2018年公需课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6594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公需课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公需课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公需课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依法治国是(实现)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2.本讲提到,“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选举制度)?3.在扩大证照改革试点工作中,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生态环保等活动,要(加强风控、强化市场准入)。4.(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问题,法治政府必须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法治政府履行职能必须依法进行,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5.不同机关制定效力相同的文件发生冲突时,应该由(国务院)解释或者裁决。6.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7.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8.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9.法的(预设性)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10.本讲提到,法律制度是治理的开端,但是君子是制定法律制度的人,只有具有公平正义美德的人,他所制定的法律制度才是公平合理的,他才能够把制度实施到位。这句话是对(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的解释。11.法治政府基本内涵不包括(准则法定)12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全面建设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的关键和重点。13.(1954)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14.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是(法制完备)。15.(司法监督)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16.“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习近平)。17.法治的最佳效果是(理性自治)。1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科学立法)。19. 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以上都是)。20.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关键所在。2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规范化)。22.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到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是(十九大报告)。23.民法典的编纂分几步走(两步)。24.本讲提到,(社会教育)是诗词、歌舞、戏剧、小说等等都秉持孔老夫子“思无邪”的理念。25.民法总则制定的依据是(宪法)。26.第一部民事单行法是(婚姻法)。27.民法总则基本规定新增加了什么原则(绿色原则)。28.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29.(职权统一)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30.(公开)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程序的要求。31.(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依靠法治而不能依靠人治。32.依法治国应当与(以德治国)相结合。33.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府的(合法性)。34.依法治国主要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三个关键词”不包括哪一项(法治)。35. 我国应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法队伍。伍的特征不包括(情重于理)。36.(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审查职责提供服务。37.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38民法总则施行后,民法通则将会(有效,但新法优于旧法处理)。39. 法治保障体系所包括的因素都属于典型的刚性约束条件。没有下列哪一项(文化)。40. 以下属于权力清单的主要任务的是(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职权)。41.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42本讲提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题库二一、单项选择1. (D)是指政府权力要依法取得。A 程序法定 B行为法定 C责任法定 D职权法定2. (A)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A权责统一 B依法决策 C依法履责 D严格执法 3.(D)一般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情报公开、行政公开、透明行政等。A有限政府 B责任政府 C诚信政府 D透明政府 4.(B)要求用法律明确规定政府的职权和职责。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5.(B)是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程序的要求。 A公正 B公开 C公平 D效率 6.“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句话出自(C)。 A波斯纳 B马克思韦伯 C伯尔曼 D贝卡利亚 7.(B)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协商性、指导性的规范。A硬法规范 B软法规范 C特定规范 D以上都不是 8.(B)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 十七大 9.(D)是世界各国通过实践总结的治国原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A人治 B法制 C专制 D法治 10.(C)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1.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B)。 A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D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D)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原则 B重大任务 C意义 D总目标 13.(D)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 B以民为本 C对外开放 D法治 14.政治权力的(D)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A权属 B规范性 C合理性 D合法性 15.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B)。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6.(D)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 A亨廷顿 B丹宁勋爵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7.(D)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A十七大 B 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18.(B)同志明确指出:“有些行政立法和规则的制定尚未完全消除部门利益,借法扩权,以法争利的现象依然存在。”A李建国 B马凯 C张德江 D李源潮 19.(A)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党政机关 D司法机关 20.(B)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A党内监督 B司法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21.(D)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四中全会 2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A)。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23.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C)。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24.城管粗暴执法凸显(B)缺位。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25.(A)是我国的根本大法。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6.(B)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27.法治的核心是(A)。A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力的制约性 B法的存在 C法的正义性 D法的至上性 28.(D)是法治的内在机制。A监管 B问责 C选举 D监督 29.(A)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30.(B)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A朱德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毛泽东31.政府公信力其实质是政权的(C)。A社会化 B真实性 C合法性 D关联性 32.(C)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政府 B公务人员 C人民群众 D军队 3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C)年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A2017 B2018 C2020 D2030 34.守法诚信中的诚信是指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行使职权时应遵守(B)原则。A职权法定 B信赖保护 C公正公开 D合理性35.政企分开是指(B)要区分明确。A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C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D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 3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D ),工作重点在( )。A高层 B上层 C上级 D基层37.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A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司法机关 D党委 38. 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A)相抵触。A宪法 B党章 C执政党的政策 D道德 39.行政法规的立法主体是(B)。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D地方人民政府 40.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执政党 D人民 4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C)的原则。A党委领导 B行政首长负责制 C民主集中制 D民主制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B)年实施。A1997 B2004 C2012 D2014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于(C)年实施。A1997 B2004 C2012 D2014 4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于(C)年实施。A1990 B1995 C1999 D200645.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C)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A犯罪 B违约 C违反行政管理秩序 D违反道德 46.行政诉讼的主管机关是(B)。A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人大常委会 47.行政复议的主管机关是(A)。A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人大常委会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1.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3.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1.我国要加快建设(ABCD)的法治政府。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5.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包括(ABC)。 A组织法定 B职权法定 C程序法定 D准则法定 6.法律是政府一切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ABC)。A依法决策 B依法履责 C严格执法 D信息公开 7.(ABCD),这样才能构成法治政府的监督和责任保障机制。A有权必有责 B有权要尽责 C用权受监督 D监督要全面 8.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措施有(ABCD)。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D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9.政府诚信的基本要求是(ABC)。A诚信履约 B诚信执法 C诚信守法 D信息公开 10.法治政府应当是(BCD)正确的统一。A目标 B效能 C效率 D方向 11.下列属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标准的是(ABCD)。 A廉洁高效 B守法诚信 C职能科学 D权责法定 12.政府职能的设定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是指(BCD)。 A社会和市场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D政府内部的关系 13.权责法定的宗旨在于保障政府(ACD)。A不越位 B不乱位 C不错位 D不缺位 14.下列属于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法定程序”的是(ABCD)。 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 15.(ABC)仍然是某些行政执法部门常用的不当的执法方式。A运动式执法 B突击式执法 C割韭菜式执法 D经常性执法 16.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方式有(ABCD)。A推进综合执法 B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C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D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 17.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形式主要有(ABCD)。A党内监督 B大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18.对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的具体方式有(ABCD)。A分事行权 B分岗设权 C分级授权 D严格防止行政权滥用19.行政问责立法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有(ABCD)。A明晰行政问责与行政纪律处分的关系 B明确行政问责的内涵和外延 C明晰行政首长的问责处分权 D制定公开透明、科学严谨的问责程序 20.政务公开的范围主要包括(ABCD)。A决策公开 B执行公开 C管理公开 D服务公开 21.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有(ABCD)。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高效便民 2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ABCD)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 B权责法定 C执法严明 D公开公正 2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ABCD)。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C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D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24.组织法定是指(AC)必须依法进行。A政府机构的设置 B政府机构的职权 C人员编制 D政府行为 25.程序法定要求政府行为必须遵循法定的(ABCD)。A方式 B步骤 C时限 D顺序 26.程序法定可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ABCD)。A知情权 B表达权 C参与权 D参与权 27.硬法规范包括(ABCD)。A宪法 B法律 C法规 D 规章28. .硬法规范包括(ABC)。A纲要 B指南 C标准 D 规章29.法治政府建设必须落实于(BCD)A强化严格执法 B转变政府职能 C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D强化行政权力的监督30.下列属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依法决策方面设置的决策的“五大程序”的有:(ABCD)A公众参与 B专家论证 C风险评估 D合法性审查31. 以下属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明确的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八种形式的有(ABCD)A党内监督 B民主监督 C行政监督 D社会监督 32.政务公开中公开的内容应该包括(ABCD)。A政府职能 B法律依据 C实施主体 D职责权限 33.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AD)法律化。A部门利益 B人民利益 C官僚主义 D地方保护主义 3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ABC)有机统一起来。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3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凡经(ABCD)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A 经人大选举 B经人大决定任命 C经人大常委会选举 D经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 36.(BCD)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全国各族人民 B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C各政党 D各企业事业组织37. 建立重大决策(CD),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A行政首长负责制 B集体负责制 C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D责任倒查机制 38.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ACD)的法律责任。A行政首长 B领导班子 C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 D相关责任人员39.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BCD)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A严格控制编制 B减少层次 C整合队伍 D提高效率 40.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规定,以下属于推进综合执法重点领域的有(ABCD):A食品药品安全 B公共卫生 C文化旅游 D农林水利 41.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BC)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A择优招聘 B持证上岗 C资格管理 D纪律处分 42. 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的制度是(AB)。A罚缴分离 B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C分税制 D税费相分离制度 三、多项选择题(五选项)1.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做到依法决策,具体措施包括(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合法性审查)。2. 我国民法典制定曾启动过四次,时间分别是(1954、1962、1979、2001)。3.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法治建设中要做到“四个亲自”,内容包括(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4. 在公正司法方面,我国进行了司法体制改革,主要措施包括(依法治国建立支持法检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制度机制、健全维护司法权威的法律制度、探索实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5.民法典编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6. 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就要坚持“三个统一”、“四个善于”,其中“的内容包括(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7.以下属于民事单行法的是(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8. 关于人的尊严,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哪些?(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人的尊严是人的绝对自由、人的尊严是人的绝对自由、人的尊严不因人数而有差异)四、判断题1.法治所追求的,或者说法治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要价值有三,即公平、自由、正义。错2.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对3.依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对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对5.全面依法治国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6.习近平在中央政法会议上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7.法治理念的中介和外化功能,表现在社会对法律的客观需要不可能直接表现为法律制度,必须通过法治理念的表征和指称功能的转化。对8.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的法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第一个成绩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对9.民法总则总共10章206条。错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髓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错11.建设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对 12.法律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议机关制定。对13.不是任何超越法律之外的权力都是不正当、不合理的。错14.政府权力的取得和运用符合法律规定是程序合法。错15.政府权力有限是法治政府的根本和关键。对 16.公正是公开的保障,公开是公正追求的最主要价值。错17.法律信仰来自于对法律的学习。错 18.“高效率”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法治政府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对 19.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是法治政府最关键的标志。对 20.依法行政的“法”不仅包括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硬法规范,也包括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软法规范。对21.我国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至今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 对22.我国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对23.行政机关做重大决策时,应该提交国务院进行合法性审核。错24.所谓重大决策权就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国计民生,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的决策行为。对25.目前我国出现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的情况。对26.从行政执法系统内部来看,有些行政执法机关的设置比较混乱。错27.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有助于实现依法行政。对28.构建法治政府测评体系,目的是将政府考核从主要考核经济发展指标,转移到主要考核履行法定职能、严格执行法律、建设法治政府。对29.法律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错30.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一论断。错 31.国务院于2004年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3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对33.依法设立政府机构是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对34.政府行使任何权力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对35.法律只是政府重要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错36.法治政府中的责任法定,要求公民必须对法律负责,承担因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各种法律责任。错37.执法严明既要严格执法,也要刚柔相济。对38.法治政府要求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39.裁量基准属于软法规范。对40.法治政府的形成,应该以公务员是否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为最终判断标准。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