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第10-13章.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6369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第10-13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文地理-第10-13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文地理-第10-13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旅游地理学,第十章旅游地理学,第1节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第2节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第3节旅游地的文化特征第4节世界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第5节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第一节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大众旅游的发展,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对个城邦国之间的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在当时,宗教旅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麦加的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繁起来。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7月5日组织了一个540人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队包价旅游。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第二节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旅游者客源地与目的地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1)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2)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3)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旅游者分为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这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第三节旅游地的文化特征,旅游地文化的要素物质要素物质文化层面文化行为要素行为文化层面心理要素精神文化层面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直观性季节性,第四节世界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与世界旅游资源分布旅游地与世界主要旅游地国家,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遗存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地也称作旅游风景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七类:自然风景旅游地、文化旅游地、历史古迹旅游地、娱乐旅游地、运动型旅游地、产业旅游地、综合旅游地(城市)等。,第五节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二)旅游与经济发展(三)旅游与收支平衡(四)旅游与就业(五)旅游与税收(六)旅游与经济结构(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三种。(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旅游与植物2.旅游与水质量3.旅游与大气质量4.旅游与野生动物5.旅游与地质(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一)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二)旅游的文化示范效应(三)旅游与社会道德(二)旅游与宗教(二)旅游与语言(二)旅游与健康,(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1.游客2.时间、空间和交流3.文化经纪人(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第十一章政治地理学,第十一章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要素国家政治地理特征国家权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一节政治地理要素,政治地理现象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地理结构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地理现象,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政治地理结构,一、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二、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政治地理过程,1.政治扩散2.政治整合3.政治分离4.主权的变化,第二节国家政治地理特征,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国家的中心性区域边界与边疆,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行政、外交等职能的政府4.拥有主权,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国家为保障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甚至不惜诉诸战争,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所谓的领土主权。1.领土规模2.领土形状3.领土位置,国家的中心性区域,1.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必须是全国的交通中心,有的首都还是全国的经济中心。2.核心区从一国历史看,核心区是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原子”中心地区;从一国的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聚集的“心脏”地区。前者称为起源型核心区,后者称为经济型核心区。,边界与边疆,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一条边界线将其分开。这条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线内是一国的主权管辖范围。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限,往往随国家势力而变动。当一国力量强大而对方又较弱时,边界带就向弱方移动,因而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第三节国家权力,国家权力要素国家实力分析,国家权力要素,国家权力要素包括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和政府的质量。,国家实力分析,1.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2.“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第四节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1.欧洲的殖民扩张2.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4.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2.二战后全球格局的核心行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政治组织,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1、马汉的“海权论”主要观点: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好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2、麦金徳的“心脏地带”学说主要观点: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3、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主要观点:谁控制陆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4、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主要观点:第一等级世界性地缘战略区(海洋、大陆);第二等级区域地缘政治区;破碎带。5、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第十二章行为地理,第十二章行为地理,第一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第三节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第一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环境知觉与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与行为,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地理物象也有动态性特征。,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从心理图谱(mentalmap,亦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地描绘出来,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环境感应与行为,价值系统,感应过滤,感应报告,信息,映象,决策,行为,现实世界,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行为空间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包括直接活动空间和间接活动空间。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通勤、购物、闲暇等日常活动空间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1)迁移的距离偏移:迁移行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2)迁移的方向偏移:城市间迁移的方向为,大部分的迁移流在大城市之间发生,或中小城市移民流向大城市。,行为矩阵模型报偿矩阵模型消费行为空间模型,第三节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行为矩阵模型,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D.M.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行为矩阵与工业区位选择,报偿矩阵模型,美国艾萨德(W.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一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第三节全球化与本土化,第一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对资源的压力1.土地资源退化2.水资源短缺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二)引起的环境问题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3.臭氧层遭破坏4.水体污染加剧(三)引起的社会问题,(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第二节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世纪之交的政治地理新现实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一)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初见端倪(二)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1.苏联的变化2.前南斯拉夫的变化,(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欧洲共同体;2.东南亚国家联盟;3.其他国际性组织(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第三节全球化与本土化,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背景、内涵文化全球化:内涵、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问题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文化本土化:含义、表现形式、问题与局限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与地理环境文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