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哲学的基本问题-谢慧良.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61743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1哲学的基本问题-谢慧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二1哲学的基本问题-谢慧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二1哲学的基本问题-谢慧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含几个方面?2、你是如何理解“何者为本原”的?3、如何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会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阅读教材P1012,思考:,“在我看来,凡是认识的清楚的、明白的东西就存在。因为既然认识的清楚、明白,就真实了。而真实,即为存在”。,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西方理性哲学开创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英国哲学家,绝对精神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内在本质基础,是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客观思想”。他认为“绝对精神是自身能动的实体,它自身包含了差异和矛盾,具有自身的否定性,使它处于辩证发展过程中。”,德国古典哲学家辩证法大师,黑格尔,“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一切由道出生。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无形无声,独立于整个自然界之外而永远不变的绝对理念。,老子,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如果没有理,也就无天地,无人无物。理是事物的规律,人只能顺应事物一定的规律而行,而不能违背理。,朱熹,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庄子曰:鯈ti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们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二)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说:“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根本对立,三种形态,正确性,局限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A.具有猜测性,B.没有科学依据;C.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战国荀子)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北朝范缜)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气者,理之依也。(明朝王夫之)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联系,发展,全面,1、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2、世界联系、发展、并充满矛盾的世界。3、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且都是原子在动。,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1、物是观念的集合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3、心外无物4、存在就是被感知5、我思故我在6、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6、理生万物,主观,主观,主观,主观,客观,辨别下列观点属于哪种唯心主义:,主观,客观,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4、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5、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闭。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7、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唯物,唯心,唯心,唯物,唯心,唯心,唯物,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膊;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产生的三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矛盾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量变和质变是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这否定则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基本轨迹。,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认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则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他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他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中国化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