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度上期八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三.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47199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度上期八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度上期八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度上期八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 学业质量测评 ( 三 ) 1 邛崃市 2015 2016 学年度 上 期学业监测单元练习推荐题 八 年级语文试题 ( 三 ) 班级 姓名 卷类 A 卷 A 卷 得分 B 卷 B 卷 得分 总分 总分人 题号 一、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四 得分 A 卷 ( 共 100 分 ) 第卷(选择题 21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得分 评卷人 答案 一、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 1下列词语加点字 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土地平 旷 ( kung),屋舍 俨 ( yn)然 一 舸 ( g)无迹 B重岩 叠 嶂 ( dzhng),隐天蔽日 沉 鳞 ( lng)竞跃 C 斯是 陋 ( lu)室,惟吾德馨( xn) 尝 贻 ( y)余核舟一 D出 淤 ( y)泥而不染, 濯 ( zhu)清涟而不妖 天启壬 戌 ( x)秋日 2 下列 各句中 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罔不因势象形,各具 情 态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D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 气势磅礴 ,震撼着你,使你惊异于击鼓人那瘦小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 出如此大的能量 ! B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 杞人忧天 。 C 2009 年热门的流行网络词汇,在虎年春节晚会的作品中,很常见。即便是最 主旋律的小品我心飞 翔中,也引起了流行网络用语“那一刻,飞的不是飞机,是寂寞”,让人 忍俊不禁 。 D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 琳琅满目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 代价。 八年级语文 学业质量测评 ( 三 ) 2 B代表们围绕如何防止大蒜、绿豆、玉米等农副产品涨价风蔓延的问题,畅所欲言,交换了广泛的意 见。 C针对近日发生的校园惨案,我们不仅要注意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而且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 D作为继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又一盛事,正在尽情绽放的上海世博会极大地激发了民族的自豪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6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下面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讲 信 修睦(信:诚信) B不独 亲 其亲(亲:亲戚) C女有 归 (归:女子出嫁) D谋闭而不 兴 (兴:兴起、发生) 6 同“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中 的“与” 意义相同的一 项是 A选贤 与 能,讲信修睦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 其奇者 C怀民未寝,相 与 步于中庭 D神情 与 苏、黄不属 7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段 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 文段 对“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阐述,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 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二是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三是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C文段所讲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 世外桃源 ”显然不同,这里的“大同”社会是理想中的 虚构的社会体制,而 “ 世外桃源 ” 则是现实中的真实社会现象。 D 文段中的 “ 老有所 终 ,幼有所长 ” 在 “ 世外桃源 ” 中体现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79 分) 三、 翻译、默写 ( 10 分)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_ _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 6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 ( 2 分) 月下飞天镜 , _。 ( 李白 渡荆门送别 ) _,阴阳割黄昏。 (杜甫望岳) _,三年多难更凭危。 ( 陈与义 登岳阳楼(其一) ) (2)在 柳宗元 的 江雪 和 刘禹锡 的 秋词 中任选一首默写。( 4 分) 八年级语文 学业质量测评 ( 三 ) 3 _, _ _。 _, _ _。 四、 阅读下面文 段 ,完成 10-12 题 (12 分 ) 智慧也可以移植 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读书人朱尔旦天生愚笨,学习成绩很糟,几次参加科考都未及第。 后来,他结识了一位主管人间生死的陆判官,请求帮忙。陆判官施展法术,从死人身上选了一颗“慧心”, 调换给了朱尔旦。从此朱尔旦变得非常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下笔神思飞扬,不久就考中了举人。这个故 事虽说是蒲松龄先生编造的,但现代科学不仅有可能用生物工程方法把知识“拷贝”到大脑里,使一个知 识不多的人很快获得很高的常识,而且有可能将人的智慧从一个人的身上搬到另一个人身上,使后者拥有 前者的记忆。 早在 60 年代,美国 心理学家麦康纳尔就用涡虫做过记忆移植的实验。他用一束光去照射一群涡虫, 同时用电流刺激它们。时间久了,这群涡虫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一看到光束,即使没有电流也会马上 避开。麦康纳尔把这些涡虫碾成了浆液,用来喂没有训练过的涡虫。奇迹发生了,没有经过训练的涡虫看 到光束也马上避开了。这个实验表明,动物的记忆可能存在于某种物质之中,因而可以从一个个体移植给 另一个个体。 1978 年,联邦德国有位生物学家叫马田,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证实麦康纳尔的结论。马田选 择了两只健康的蜜蜂,对其中的一只作专门训练,每天让它在一个固 定的时刻从蜂房里飞到另一个蜂房去 寻找一碗糖蜜。时间久了,这只蜜蜂就养成了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作一次这种飞行的习惯。马田从被训练过 的蜜蜂的神经组织里取出某些物质,移植到未训练过的蜜蜂的神经组织里。奇迹出现了,未训练过的蜜蜂 的伤口长好后,居然像训练过的蜜蜂一样,每天到了固定时间,就毫不迟疑地飞到放着糖蜜的那个蜂房里 去。 马田的“换脑术”轰动了欧洲,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相信,记忆是完全可以移植的。 美国的神经化学家瓦加尔,曾从大鼠的脑中分离出了 3 种记忆物质,它们是黑暗恐惧素、嗓声忍受 素、蓝绿色辨别素。把这 3 种物质中的一种注入大鼠的脑中,大鼠就能增加对某一方面的感受能力。荷兰 化学家戴维德从大鼠脑中分离出另外一种记忆物质,把这种物质注射到大鼠的脑中,大鼠的记忆力就显著 提高。 到目前为止,从高等动物中分离出来的记忆物质还不很多。经分析发现,这些记忆物质都是由某种 特殊的蛋白质组成,因为构成的形式不一样,性质也就大不一样。 瓦加尔进一步预言:记忆也像动物的遗传那样,是通过一种密码来实现的,一切动物的记忆密码都 相同。 既然记忆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那么记忆蛋白能否应用于人类呢 ?为此比利时科学家进行了大胆的 实验:他们用 加压素喷洒一位因车祸昏迷不醒的青年的鼻子,一天后这位青年记起了一些车祸的情况,一 星期后恢复了记忆。以后他们发现加压素不仅能恢复病人的记忆,而且能提高记忆力、识别力和注意力。 记忆移植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一旦获得成功,聊斋志异中的神话将变成现实,科学技术和社 会生活将发生新的飞跃。假如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即将离世,只要把他大脑中的记忆物质取出来,移植到 一些年轻科学家的头脑里,他的工作就可以有人接替了。 八年级语文 学业质量测评 ( 三 ) 4 (选自中国科协报 ) 10 开头一段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 3 分) 答: 11 文中 段大致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 3 分) 答: 12 文中是怎样说明“记忆移植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 的 ?( 3 分) 答: 五、作文 ( 60 分) 素质教育要求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不能只从课本上、课堂上学知识,而应该从生活中、社会中 广泛的学习知识,应该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院时,即提出“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教 育”的观点,我们应该从社会中、生活中学习知识,从自然生活中学习 (一草一木等 ),从社会万 象 (一人一事等 )中学习,从人生百态 (喜怒哀乐等 )中学习,我们应该走近自然,师法自然 ; 走进社会,认 识社会 ; 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社会中,你学习到了什么, 请以 从 _中学习 _为题 (将题目补充完整 ),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 八年级语文 学业质量测评 ( 三 ) 5 B 卷( 50 分 ) 一、诗歌鉴赏( 4 分)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宴词 :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畎:田间小沟 1 第一句中“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 2 分) 答: 2 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 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 (12 分 ) 裴琰之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 而问户佐。佐 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司户尤甚,公何不别 求京 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 但遨游耳。他日,崇义召 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 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以供研墨点笔。左右勉唯而已。 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 ,倚柱而断之,词 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 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 。案达于崇义,崇义 初曰:“司户解判邪?”户佐曰:“司户太高手笔。”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崇义悚怍,召 琰之,降阶谢曰:“ 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是日名动一州。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司户:官名,主管户籍。闲:熟习。系: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遽者:这里 指需紧急办理的案件。勉唯:勉强答应。翰:毛笔,引申为文辞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 1)崇义 谓 琰之曰 ( ) ( 2)同州事物 固 系 ( ) ( 3)厉 色 形言 ( ) ( 4) 比 四五十案 (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 分) ( 1)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 译文: ( 2)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 译文: 5. 裴琰之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据史料记载其官位并不显赫,请根据选文,推断原因。 ( 2 分) 答: 三、 名著和现代文 阅读( 22 分) (一)名著阅读( 4 分) 八年级语文 学业质量测评 ( 三 ) 6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剖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 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 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 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 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他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6.上面 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 ,该书中主人公因 而在 12 岁的时候 就被迫过早地离开了学校,做起了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别人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 道路。 所选文段是写主人公因伤病接受手术的情景,体现了他 的性格。文中“一 条道路”具体指的是 。 (二)现代文阅读( 18 分) 桥在水上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座桥,桥总是架在水上。 星期天清晨,一 片宁静。我站在一座桥上看风景。 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旁躺着个男子。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 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男孩六 岁模样,女孩小一些。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 !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早上好 !男子翻了个身, 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 这是你的早餐 !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 !女 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女孩说,哦, 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 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 ? 我没有房子。 女孩马上说,你可以住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有房子。 谢谢你,可我不能去你家。 为什么呢 ?女孩很惊奇。 那不是我的家, 每个人都应该住自己的家。 你的家在哪里 ?男孩问 。 我的家在外地,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没有家。 两个孩子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 ?不,不不,男子惊慌地缩了缩身 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 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 八年级语文 学业质量测评 ( 三 ) 7 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拥抱在一起。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 拥抱一个肮脏的发着烧的乞讨者吗 ?我知道,我是 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我遥望对面桥头 的母亲,她依然站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 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 ?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男子的膝盖上,像自 家 亲人一样。男子激动得声音发颤, 我怕是感冒了,会传染给你的。女孩说,不要紧的,我打过感冒预防针。男子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 给你玩的呀。 我有玩具 !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男子。男子接过去。看了看,往地上一 收一放,小汽车呼啦一下滑了出去。三个人趴在桥上一起玩了起来。咯咯咯的笑声在空气里震荡,传得很 远。 太阳升高了。桥头 的母亲抬手看了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 !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地站 起来,和男子挥手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给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 说,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 !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 !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伛偻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 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最快乐的一天 !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男子正 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 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赚钱寄回去。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 又不能打工,只能暂 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几天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 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1 (作者:王周生。有删改 ) 8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3 分 ) 答: 。 9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 (3 分 ) 答: 。 10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4 分 ) 答: 。 11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4 分 ) 答: 。 12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4 分 ) 答: 。 八年级语文 学业质量测评 ( 三 ) 8 四、语言运用( 12 分) 13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 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 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语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语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 花木深”。 【材料三】 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 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 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 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 分) 探究结果: ( 2)成语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请从备选 成语中任选一个,依 照示例句子的形式,仿写一句话。( 3 分) 【备选成语】锲而不舍 雪中送炭 不耻下问 众志成城 示例: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仿句: ( 3) 请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练。( 4 分)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 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 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 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 非常空虚 不切实际的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 喜悦、恼怒、悲哀、快乐 。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 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 勇敢的不断向前奋进 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_ _ _ _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评(三)参考答案 9 邛崃市 2015 2016 学年度上期学业监测单元练习推题 八年级语文试题 ( 三 ) 答案 A 卷 第卷 一、 1 B 2 C 3 D 4. D 二、 5 B 6 D 7 C 第 II 卷 三、 8(略) 9(略) 四、 10. 引出说明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1.时间顺序 12.从“喂养”实验到“换脑”实验再到“分离”实验,从动物实验到人的实验 五、参考成都市中考作文评分意见 B 卷 一、 1、运用叠词,具有音韵美 ;( 1 分) “悠悠”一词写出了春水绵延流淌 的状态 ; 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 依依惜别之情 ( 1 分)。 2、 A 寄情于景 (借景抒情 )( 1 分) ,借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 ( 1 分) 或: B 反衬 (衬托 ),以“浅溪”反衬离愁之深 二、 3( 4 分) ( 1)告诉 ,对说 (2)本来 (3)脸色,表情 (4)等到 (每小题 1 分) 4( 5 分) (1)(裴琰之 )不听详细情况, 告诉主办案子的人大致汇报案情 (即可 )。 (2) 州府的官员都赶来了 , 围观的人堵得像墙一样,惊异赞叹的声音不断。 5( 2 分) 裴琰之喜欢游玩,工作漫不经心。他为人特立独行 (恃才放旷 )。 处事方式不合常 理。未能获得当时官员 (主流社会 )的认同。 (答到 2 点即可) 译文: 裴琰之担任同州司户的时候,刚刚二十岁,每天以玩乐为主要的事,一点也不关心处理公文。刺史 谯国公李崇义怪罪他而去询问户佐,户佐说: “ 司户是大家的孩子,恐怕不善于处理公文。 ” 过了数日, 李崇义对裴琰之说: “ 同州的公务繁忙,司户尤为突出。你何不另外谋求个京城里的官当,没有必要滞 留在这里。 ” 裴琰之只好点头称是。又过了数日,司户应该办理的公文堆积。大家偷偷议论,以为裴琰 之不会撰写公文,只会玩乐。后来李崇义召见裴琰之,严厉 地对他说,要请示朝廷将他免职。 裴琰之出来问户佐: “ 有多少公文案卷? ” 户佐回答说: “ 着急处理的有二百多份。 ” 裴琰之说: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评(三)参考答案 10 “ 我以为有多少呢,竟如此逼迫人! ” 他命令每件等待处理的案卷后面附上十张纸,又命令五六个人给 他研墨点笔,左右的人勉强去做了。裴琰之不听详细情况,只让主办各个案卷的事物的人员汇报事情的 大概情况,他倚着柱子处理。词意奔放,文笔华美,手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写完的纸如飞落下。州府的 官员都赶来了,围观的人像墙一样,惊异赞叹声音不断。处理完的公文案卷送到李崇义那里,李崇义一 开始还问: “ 司户会处理公文吗? ” 户 佐说: “ 司户手笔太高了! ” 李崇义仍然不知道裴琰之的奇异才 能。等到他看了四五十卷,发现词句语言非常精采。李崇义惊奇惭愧,将裴琰之找来,走下台阶谢罪说: “ 你的文章如此好,何必隐藏锋芒,这都是我的过错啊! ” 当天裴琰之的声名就震动了全州,数日之后 又传到京城,不久被提拔为雄州司户。 三、阅读( 22 分) (一)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一:补考时,他把烟末撒在神父家的面团里 示例二:与神父闹矛盾 示例三:反抗神父对他的不公正待遇 乐观(其他如“顽强”“不向命运屈服”“永不言败”等也可) 从事文学创作(或“ 写作”) (二) 7两个孩子给桥上乞讨的男子送早餐,和他拥抱、玩耍 , 孩子的行为让男子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意思 对即可。 主要是 孩子的行为 和 孩子行 为产生的影响 。 ) 8指架在水面上的桥,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指架在善良的人们与落难者之间的桥,点明主题。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诗意,为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 (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 9示例一:“绕住”“扑”等词语具体细致地展现了两个孩子拥抱男子的感人情景,突出了孩子的纯真善 良。 示例二:“犹豫” “ 紧紧 ” 等词语细腻地表现了男子内心的波动, 表现 了孩子 的纯真善良带给男子的感 动。 (写出体现细节的词语言之成理即可。 ) 10教子有方:在具体行动中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德。善良有爱心:同情乞讨男子, 让孩子给他送早餐、送钱;当孩子拥抱男子时,不阻拦。 (意思对即可 ) 11示例:桥下,水静静地流着,在阳光下泛着片片金光,远处飘来悠扬的乐声,好听极了。 (景物描写 符合主题和意境 即可 ) 四、 12. (1)成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或成语和文化关系密切。 (2)答案示例:锲而不舍体现了一种坚韧执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发动机。 ( 3) 百折不回(百折不挠) 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虚无缥渺) 喜怒哀乐 勇往直前 (此题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每个 1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