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概要.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39789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概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概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概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生X射线需要哪些条件?答:1、高速运动的电子流;2、阻碍电子运动的靶。X射线管的一般构造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都有什么功能?答:一般应包括阴极、阴极体、阳极(含靶)、阳极体、真空管。阴极发射热电子;阴极体有聚焦电子束和回收二次辐射的作用;阳极(含靶)加速电子并阻碍电子运动发射X射线;阳极体起散热作用;真空管产生高真空环境。什么是轫致辐射?为什么轫致辐射是产生连续X射线的机制?答:高速电子进入到原子核附近的强电场区域,受到强电场的作用,电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急剧变化,按电磁理论,电子将向外辐射电磁波(即光子)而损失能量,电磁波的频率由 决定。电子的这种能量辐射叫轫致辐射。为什么轫致辐射产生的连续X射线谱中存在最短波长?最短波长受何种因素影响?答:当电子的最大动能全部损失转化为X光子的能量后,X光子不可能再获得更大的能量。从而形成最短波长。,可见,最短波长仅由管电压决定。设X射线管的管电压为100kV,求其产生连续X射线的最短波长和相应的X光子能量的最大值。解:,对应的光子能量为:什么是标识辐射?为什么标识辐射是产生标识X射线的机制?影响标识辐射的因素有哪些?答:当电子的能量较高时,可将靶原子的内层电子(K,L,M壳层)碰出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样,在内层轨道上产生一空位,这一空位不能长期存在,外层电子会跃迁至空位填充内层轨道,并将多余的能量(二能级差)以X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产生标识X射线。轫致辐射不可能产生不连续的标识X射线。标识X射线的波长只能由靶原子的能级结构决定,即靶元素决定。管电压和管电流可影响标识辐射的强度。何为实际焦点、有效焦点、靶角?三者间有何关系?答:灯丝发射经聚焦的电子,加速后,投射在阳极靶上的面积b,称为实际焦点;X射线管的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射线管轴线方向上投影的面积a,即X射线照射在胶片上的有效面积。靶面与X射线投射方向的夹角。三者的关系为:影响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焦点大小的因素有:阴极灯丝的大小和形状;阴极体的聚焦性能;管电流的大小,管电流增大时,由于电子间的为库仑作用,产生焦点增涨现象。为什么焦点面上X射线的能量分布是不均匀分布?答:一是到达靶面各处的电子密度不均匀;二是到达靶面的上各处的电子与靶原子作用的情况有差别。从而使得靶面各处产生的X射线的强度不均匀,辐射光子的频率有差别。何为半影?影响投影区半影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管球焦点对X射线的投影有什么影响?答:由于X射线管的实际焦点有一定的面积,从而使得投照物体的边缘在投影区产生半明半暗的模糊投影,称为半影。影响半影的因素有:有效焦点的大小,焦点上的X射线分布,焦点、投照物、投影屏的相对距离。管球焦点越大,半影区越大。焦点上X射线的强度分布也有影响,高斯分布半影较小,双峰分布半影较大。什么是X射线管球的容量?为什么不能超容量使用?答:由于X射线管的能量转换效率不高,99%以上的电能转化为热能,阳极靶上产热量大并且集中,容易损坏阳极靶,超容量使用将破坏阳极靶而使管球报废。一个连续工作的X射线管管球,管电压是250kV,电流是40mA,其容量为多少?解:X射线具有哪些基本性质?答:X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具有下列性质:贯穿能力强,大多数物质对X射线透明或半透明;能使荧光物质发射荧光;具有电离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能使很多物质发生光化学反应。 何为X射线的强度?它决定与哪些因素?答: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射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X射线辐射能量。它决定单个X光子的能量和X光子的数密度。 X射线在物质内的传播过程中,同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种类有哪几种?答:X射线在物质内传播时,同物质发生的主要相互作用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X射线能量很大时(大于1.022MeV)还可发生电子对效应。 连续能谱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有什么特点?答:各种波长的X射线的强度均降低,但长波X射线衰减比例越大,最终使连续X射线光子的平均能量增加,X射线硬度增大。 线性衰减系数和质量衰减系数之间有什么联系?质量衰减系数有什么特点?答:对同一种物质,线性衰减系数与密度成正比。,质量衰减系数与靶物质的物理状态无关,仅由靶物质的原子分子结构决定。 何为半价层?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使X射线束的强度减弱为原来一半时所需要的吸收层的厚度。半价层与X射线的硬度和吸收层的物质组成及其密度有关。 什么是X射线的滤过?它有哪些种类?答:X射线穿过一定的物质后,使部分较软X射线的相对强度降低,从而提高X射线的有效能量,线质变硬。称为X射线的滤过。分固有滤过(经X射线管壁的滤过)和附加滤过(在X射线管外的滤波板的滤过)。 何为X射线的硬化?答:X射线穿过一定的物质后,能量较低的X射线衰减系数较大,从而出射X射线中的长波成分变小,X射线光子的平均能量增加,硬度增加,称为X射线的硬化。 什么是有效原子序数?答:如果某元素对X射线的质量衰减系数与某化合物或混合物的质量衰减系数相同,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称为某化合物或混合物的有效原子序数。 X射线摄影和X射线透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答: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均匀入射的X射线穿透人体后,出射的X射线将不均匀,使荧光屏或X射线胶片上显示出明暗不同或黑白不同的影像,对X射线吸收强的组织对应暗影像,吸收弱的组织对应亮影像。这就是X射线摄影和透视的基本原理。X射线摄影将影像记录在胶片上,便于查阅且图像清晰,空间分辨力高,避免了X射线对检查者的照射。X射线透视具有直观、方便、简单、费用低廉的优点,但不能留下客观记录,且由于影像转换、荧光物质颗粒大、人眼视觉敏感性差,影像细节分辨力差。另外,检查者不可避免X射线的照射。1-24试述影像增强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影像增强器对X射线影像系统产生的变革作用。答:影像增强管的基本结构有输入屏,光电阴极,聚焦电极,阳极,输入屏等。入射X射线照射输入荧光屏产生荧光影像,荧光照射光电阴极产生电子影像,经聚焦和阳极电场的加速打在输出荧光屏上,再次转换为亮度大大加强的荧光影像。影像增强器提高了影像亮度,使X射线电视、电影、录相和遥控得以实现,摆脱了暗室操作,使X射线影像有了更大的使用空间,同时减小X射线的剂量,降低了对受检者和检查者的危害。1-25什么是特殊X射线摄影?试述软X射线摄影、高千伏X射线摄影、体层摄影的基本原理。答:所谓特殊X射线摄影,是指通过利用X射线的某种特殊装置和方法,使人体的某一器官或组织,显示出一般X射线摄影所不能显示的影像。软X射线摄影是利用人体各种组织对不同质的软X射线的吸收有显著差别的原理,使密度相差不大的软组织形成对比度良好的影像。高千伏X射线摄影是利用不同组织对于高能X射线的吸收系数差别比常用X射线的吸收差别大较小的特点,克服普通X射线摄影中骨组织完全遮挡其它组织影像的缺点,从而在骨影中显示出其它组织的影像。体层摄影是利用X射线管、成像胶片相对于受检体作适当运动,使除指定层面的其它层面的影像模糊,从而使指定层显示较为清晰的影像而不受其它层面的遮挡。1-26什么是X射线造影?X射线造影剂有哪些种类?答:X射线造影是指将某种造影剂引入欲检查的器官内或其周围,使其形成物质密度差异,从而改变器官与周围组织的X射线密度,显示出对比度较强的图像。造影剂可分为阳性造影剂(原子序数高,对X射线吸收能力强)和阴性造影剂(原子序数底,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弱)。1-27 常用来评价医学影像质量的参数有哪些?答:对比度,细节分辨力,噪声,伪影,畸变。1-28 试述影响X射线影像质量的主要因素。答:影响X射线影像质的主要因素有:胶片的性能,受检者的厚度及运动,光子的能量和入射线的强度,散射,检测器的性能及运动等。2-1 试述数字图像的特点与数字图像的获得过程。答:图像信息为数字的图像称为数字图像。数字图像由有限个灰度不连续的续的象素点组成,具有易于存贮、管理、复制、传输、处理等多方面的优点。数字图像是通过将模拟图像数字化得到的,首先将模拟图像分成若干空间像素,称为采样,然后将每一像素的平均灰度转换为用一整数表示的灰度级,称为灰度的量化,所有象素的灰度级组成的数字矩阵就是数字图像,然后存贮在存贮器中。2-2 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有哪些?答: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有:对比度增强,图像平滑,图像锐化,兴趣区定量估值等。2-3 试述数字透视系统的基本构成与成像过程。答:数字透视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影像增强器,电视摄像机,A/D与D/A转换,计算机,显示器等。成像过程是,将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的视频输出信号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完成图像处理,然后再经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重新显示在视频终端上。2-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减影方法?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是:在血管中加入造影剂前后分别用数字透视的方法获得两幅数字图像,像素的灰度由透过该点的X射线的衰减量决定,由于两幅图像中,血管以外的骨和软组织对X射线的衰减是相同的,像素灰度级之差仅由加入造影剂前后,血管对X射线吸收的差值决定,从而在减影图像中消除了骨影和软组织影,清晰显示血管的影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时间减影、能量减影和混合减影。2-6 试述CR的物理基础及其成像过程。答:CR即计算机X射线摄影,CR成像的物理基础是光激励发光现象。成像过程是:由光激励发光物质为核心的成像板受X射线的照射时,光激励发光物质将X射线的能量转化并贮存下来,形成“潜影”,通过适当频率的激光束的激发,某处光激励发光物质中的能量以荧光的方式发射出来,通过集光器收集并经光电倍增管转化为电信号并放大,由A/D转换为数字化的影像信号,经过对成像板的扫描和计算机的处理便得到一幅完整的数字图像并显示。2-7 X射线数字化成像技术有哪些优点及缺点?答:X射线数字化成像技术的优点有:1、X射线能量的利用效率更高,灵敏度高,降低了投照X射线的强度。2、图像的对比度分辨力和宽容度大为提高。3、摄影条件大为改善,并可监查图像变化并选择最佳图像进行固定。4、图像的处理、存贮和传输更为灵活方便,易于使用。5、数字化技术使计算机辅助诊断成为可能。可实现智能化检测。缺点有:空间分辨力不及普通X射线胶片。第三章: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CT)3-1普通X射线摄影影像与X-CT影像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答: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普通X射线摄影影像是多器官的重叠图像,而X-CT像是清晰的断层图像。3-2何为体层?何为体素?何为像素?在重建CT像的过程中,体素与像素有什么关系?答:受检体中的一个薄层称为体层;在受检体内欲成像的层面上按一定的大小和一定的坐标人为划分的小体积元称为体素;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点子”)称为像素。在重建CT像的过程中,体素和像素在坐标上一一对应。3-3重建CT像时都要通过扫描来采集足够的投影数据,请问何为扫描?扫描有哪些方式?答:扫描是用近于单能窄束的X射线以不同的方式,按一定的顺序,沿不同的方向对划分好体素编号的受检体体层进行投照,并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接收透射一串串体素后的出射X射线束的强度I。扫描方式有:单束平移-旋转方式,窄扇形束扫描平移-旋转方式,旋转-旋转方式,静止-旋转方式,螺旋扫描方式,动态空间扫描和电子束扫描方式等3-8何为CT值?它与衰减系数有什么关系?答:CT值是CT影像中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X射线线性衰减系数大小的相对值。式中K为分度因数,一般取1000,为能量是73KeV的X射线在水中的线性衰减系数。3-9何为准直器?准直器有什么作用?答:准直器是指允许X射线通过的细长狭窄通道,一般由铅制成。准直器的作用是产生窄束X射线。3-10何为灰度,何为灰阶?答:灰度是指图像某像素黑白或明暗的程度。灰阶又称灰度级,指由整数表示的像素的灰度等级。3-11请你简述X-CT重建图像原理(以投影重建法为例)。答:将人体划分若干体素,当一束X射线沿某一方向透过人体(穿透若干个体素)时,由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规律易知,P为称为这一方向的投影。如图是投影重建法的示意图。由扫描可确定各投射方向的投影值,水平方向为的投影值为和,竖直方向和倾斜方向的投影值如图所示。将各方向的投影值反投影到对应的体素中(投射X射线经过该体素)并求和,各体素的值如右图所示。各值减+(某一方向的投影值之和)再除以3就得到了各体素的实际吸收系数,再转换为对应像素的CT值作为灰度级。即可建立CT图像。3-12何为窗口技术?什么是窗宽和窗位?请你举出实例说明。答:所谓窗口技术是指CT机放大某段范围内灰度的技术。具体请参阅P96,P97图3-26。3-13据你所知,图像的后处理有哪些?答:图像后处理有对比度增加,平滑或锐化,放大或缩小,窗口技术等。4-1具有自旋的原子核置于外磁场中为什么会发生自旋或角动量旋进?答:自旋核受到磁场的力矩大小不变,其方向垂直于自旋核的角动量方向,因而产生旋进。4-2具有自旋角动量的核在外磁场中旋进时,其自旋角动量A.不发生变化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大小改变,方向也改变 答案: B4-4具有自旋的原子核置于外磁场中能级劈裂的间距等于什么?能级劈裂的数目由什么决定?答:自旋核磁矩在磁场中能级劈裂,其附加能量(为自旋磁量子数,其取值为共个可能的取值,其能级间距为。4-6 计算、在0.5T及1.0T的磁场中发生核磁共振的频率。解:核磁共频率4-7 磁场中,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核从外界吸收了能量,则其旋进角 ;反之,如果向外界入出能量,则其旋进角 。答案:增大;减少4-8样品的磁化强度矢量与那些量有关?答:在磁场中,样品的磁化强度矢量,由于磁矩在外磁场中空间取向量子化,并且高低能态(不同空间取向)的磁矩数量不等,并满足玻尔兹曼分布,能级间隔与外磁场大小成正比,磁矩空间取向的不均匀性导致宏观磁化现象。因此,磁化强度矢量决定于样品的磁矩种类、数量、外磁场强度(越大M越大)和温度(越低M越大)。4-9SE脉冲序列中的900脉冲和1800脉冲的作用是什么?答:答:有SE脉冲序列中,900脉冲对样品起激励作用,使样品产生横向旋进的磁矩Mxy,是产生自由衰减信号的条件。由于磁场的空间不均匀性,各自旋核旋进速度不同,造成自旋核磁矩方向的分散,逐渐过度到Mxy=0的去相位状态。1800脉冲的作用是使分散的核磁矩重新会聚起来,称为相位回归。4-10为什么T1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答:热辐射中包含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当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和磁共振频段相同时,会激发样品发射相应电磁波回到低能态,称为受激辐射,从而加速纵向磁矩回到平衡态。环境温度越高,热辐射中与共振频段的重叠部分越少,从而受激辐射越弱。所以T1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4-11为什么磁场的不均匀性会使T2急剧缩短?答:T2是横向弛豫时间,表示Mxy以最大值衰减到零的变化快慢,其原因是自旋磁矩所处空间的磁场不同,从而自旋快慢不一样,结果使得各磁矩的取向由有序变成无序,显然,磁场越不均匀,各自旋磁矩进动的相对速度越大,横向弛豫时间T2会急剧缩短。4-12如何从SE序列的MR信号幅度公式给出图像加权的概念?答:不考虑组织运动时,磁共振信号的强度为:,适当选取、的值,可以使磁共振信号主要表现或或参量,例如,当取,时,信号强度主要决定,称为加权,同理,当,适当长时,信号强度主要由和决定,称为加权,当较小,选取中等值时,信号强度主要由和决定,称为加权。通过上面的办法可以得到图像,各参量在成像中所起的权重不一样,这就是加权图像。4-16为什么MRI的断层会有一定厚度?答:MRI选层是通过一纵向梯度磁场实现的,在某一层中的磁矩由于磁场强度适当和激励射频电磁波发生共振,实际上,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范围的宽度称为频宽)都能发生共振,应此,处于对应磁场强度范围内的磁矩均能发生共振,从而决定了断层会有一定的厚度。超出这一厚度的磁矩不会发生共振。4-17 2D-FT中如何实现频率、位相编码,从而完成断层成像?答:样本经过选层脉冲激励后,选中层面上各自旋磁矩的旋进频率和位相均相同。选层脉冲脉冲结束后,施加一Y方向的梯度磁场,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不同Y坐标处的磁感应强度略有不同,不同Y坐标处旋的旋进频率稍有不同,一段时间后,其位相随Y坐标的增大而线性变化,实现用相位编码Y坐标,相位编码结束后,施加X方向的梯度磁场,并检测自由感应信号,这时,不同X坐标处的磁场不同,自旋磁矩旋进频率随X坐标线性变化,此为频率编码。编码后的磁共振信号经数学变换得到不同坐标位置的磁共振信号的强度并据此重建断层图像。4-18 MRA突出优势是什么?答:MRA的突出优势是:(1)多参数成像,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通过核磁共振谱的分析可诊断出组织化学成分的变化,可以反映物质的扩散快慢,特别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2)不需造影剂,即可观察心脏和务管系统;(3)扫描(切层)方向灵活,能作任何方向的斜切面扫描。4-19 表征MRI图像质量的参数有哪几个?答:表征MRI图像质量的参数有如下参数。(1)信噪比:在体素V上测得的信号与噪声信号之比,反映图像的可信程度。(2)空间分辨力:单个组织体素的大小。反映了图像细节的可分辨能力。(3)对比度:不同组织的图像密度差异的相对大小。6-1 选择题(将正确的题号填入括号内)在B超成像中,对组织与器官的轮廓显示主要取决于( )回波;反映组织特征的图像由( )回波决定。A反射 B.衍射 C.散射 D.透射 答案: A,C6-2 选择题(将不正确的题号填入括号内)超声束如果不能垂直入射被检部位,所带来的弊病是产生( )。A.折射伪像 B.强度减弱 C.回波信号衰减 D.频率降低 答案:D6-3选择题(将正确的题号填入括号内)提高超声检测的空间分辨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加超声波的( ),但带来的弊病是探测( )的下降。A.波长;频率 B.频率;强度 C.波长;强度 D.频率;深度 答案:D6-4选择题(将正确的题号填入括号内)提高超声检测的图像分辨率的根本途径是增加超声波的( )。A.扫描声线数目 B.检测强度 C.探测时间 D.波长答案:A6-5某超声发射面积为3cm2,超声波的强度为200w/ m2,脉宽为5ms,脉冲的间歇时间为1500ms,求峰值发射功率。解:6-6 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率为1500m/s,求频率为0.5MHz和10Mz的超声在水中的波长分别是多少?解:因,6-7在水中传播的某超声频率为10MHz,声传播速率是1500m/s,在某点上的声强是1.0105W/m2,水的密度等于103Kg/m3,求(1)该点的声压幅值是多少?(2)忽略介质中声能的衰减,在一个波长范围内,各点声压的最大差值是多少?解:(1)(2)在一个波长范围内,各点声压的最大差值等于声压幅值的2倍,即6-8已知超声探测器的增益为100dB,探头是接受和发射两用型,在某组织中的最大探测深度是0.5m,求该组织的吸收系数。解:由题意知,超声头发射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1m(往返路程)再被探测到:因,6-9圆片型(活塞式)超声发生器产生的超声场在近场及远场声压分布各有何特点?答:近场超声的声束截面近似为圆形,面积和超声发生器的圆片面积近似相等,在同一截面上,声压分布不均匀,呈圆孔衍射形成的斑纹(强弱相间同心圆环)分布,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声压起伏较大。在远场区,波面呈球面,声束扩散,声压随距离的增加按反比例减弱。6-10直径为10mm的圆形晶片,发射的超声频率为10MHz,求在水中的近场长度和半扩散角各为多少?(设声波在水中的速率为1500m/s)解:近场长度半扩散角答:略。6-11 试比较M型超声与A型、B型超声的相同之处。答:三者都是利用超声回波信号的时间和强度来反映介面的位置和性质。M超与A超的探头和发射、接收通道完全一样,仅是显示方式不同。M超和B超同是辉度调制,不同之处在于B超通过声线的空间扫描产生断层图像。6-12用连续型多普勒诊断仪研究心脏壁的运动速率。超声频率为5MHz,垂直入射心脏,已知声速为1500m/s,测得的多普勒频移为500Hz,求此瞬间心脏壁的运动速率大小。解:,答:略。6-14在“彩超”中,如何通过色彩与亮度表现血流的方向,速率大小及湍流程度?答:用红色表示正向流,即朝向探头的流动;蓝色表示反向流,红色或蓝色的亮度表示流速的大小,用绿色的亮度表示血流速度的方差(反映血流速度分布的分散程度)。通过对混合色的分析可得出血流速度的方向,大小和血流速度分布的离散度。6-15提高超声频率对超声探测的利弊各是什么?答:用利的方面是可减小超声的衍射效应,提高超声探测的空间分辨力,有弊的方面是增加了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系数,减小了探测深度,如提高入射超声的强度则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6-17灰阶和窗口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答:灰阶也称灰度级,是数字图像中像素点量化后的整数灰度值。将一定范围内的灰度加以放大,以利肉眼观察的技术称为窗口技术。其目的是使兴趣区的信号得以加强,周围信号得以减弱,从而提高超声检查的对比度分辨力。其原理是,当需要分析某一灰阶范围内的细节时,使低于和高于这一范围的灰阶进行压缩,例如,理想的情况是使低于这一范围的灰阶变为0,高于这一范围的灰阶变为最大,通过灰阶扩展,使选定的灰阶范围的灰阶范围增大,从而提高对比度分辨力。6-18超声波的伪像分类及特点是什么?答:超声成像的基本依据是三条假设:(1)声束在介质中以直线传播(声束为平面波);(2)超声在各种介质中声速均匀一致;(3)在各种介质中介质对超声的吸收系数均匀一致。三条假设任一条不成立均可导致伪像产生,引起图像的形状、位置和亮度失真。主要分成以下十类。(1)混响:由于超声在探头和界面之间来回多次反射产生,其特征为等间距离的多条回声界面,侧动探头,伪像可减少。(2)切片厚度伪像:因声束宽度内存在两种组织,回声信号为两种组织的加权平均值,可形成假像,稍微改变探测位置可消失。(3)旁瓣伪像:由超声束旁瓣回声引起,存在于主瓣回声图像的两侧,具有浅的拱形长线。(4)声影:由于前方有强反射(包括全反射)或声衰减很大的物质存在,以致在其后方出现的声线不能到达的区域,特征是后方组织全为暗区。(5)后方回声增强:前方的病灶或器官的声衰减甚小,小于预计的衰减量,后方组织的回波信号在时间增益补偿后亮度远高于其特征值,形成亮度反常增强的伪像。(6)多途径反射伪像、镜面伪像、透镜效应伪像、声速失真伪像等略。6-20超声成像与X-CT比,主要特点有哪些?答:和X-CT相比,超声成像具有成本低,对人体无损害,检查者不需要防护的优点,超声成像不需要大量的运算,成像速度快,利于实时观察。和X-CT比较,由于衍射、散射造成的图像失真和对比度下降比较严重。由于正确的超声成像依赖于三条近似假设,组织对假设的不满足带来各种形式的伪像,降低了图像的质量,并限制了超声成像的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检查软组织)。(分辨力较差,适用范围窄)6-21怎样减小探头与皮肤表面的入射超声衰减?答:在探头与皮肤之间涂导声耦合剂(声阻抗最好是探头和皮肤声阻抗的平均值)。6-22用10MHz的脉冲超声探险测眼球,脉宽为2ms,声速为1500m/s,求最小探测深度的理论值。解:X射线单项选择题为缩小有效焦点,可( )A. 缩短物片距 B. 使用滤线器、遮光板 C. 使用旋转阳极 D. 缩短曝光时间 E. 使用高速减感屏关于X射线防护,哪种说法不正确( )A应重视防护,控制辐射量并采取有效措施B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保护患者与工作人员C尤其重视孕妇、小儿患者的防护D屏蔽防护是使用原子序数高的物质作为屏蔽的措施E距离防护是利用X射线辐射量与距离成反比这一原理,增加X射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以减少辐射量的措施X射线吸收量主要取决于( )A待检组织的密度 B待检组织的厚度C 待检组织的形状 D待检组织的范围 E靶片距多项选择题4. 产生定向的、实用的X射线应具备哪些条件( )A. 电子源 B. 阳极靶 C. 管电压 D. 高度真空的环境 E. 管电流5. 对X射线而言,在低能范围时,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 )A. 光电效应 B. 康普顿散射 C. 电子对效应 D. 生物效应 E. “足跟”效应(三)论述题6. X射线摄影和X射线透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四)计算题7. 如果要得到连续谱中最短波长为0.05nm的X射线,加于X射线管的电压为多少?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为多少?8. 已知某种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为200cm,现在一束单色X射线通过物质后的强度减弱了90%,该物质的厚度应为多少?9. 若空气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氮75%,氧23.7%,二氧化碳1.3%,试计算在能量为10keV光子作用下,空气的质量衰减系数是多少?氮、氧、二氧化碳的质量衰减系数分别为0.36、0.587和8.31(一)单项选择题1. 伦琴发现X射线是在( ) A. 1895年 B. 1795年 C. 1695年 D. 1885年 E. 1875年2. 关于X射线的产生,下述哪项不正确( ) A. 需要有自由电子群的发生 B. 电子群的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进行 C. 绝大部分动能转变为X线 D. 高速电子流突然受到阻挡 E. 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热能3. 标识X射线的波长仅取决于() A. 阳极靶物质 B. 管电压 C. 管电流 D. 灯丝温度 E. 阴极材料4. X线管是( )A. 真空荧光管 B. 真空二极管 C. 真空五级管 D. 真空四级管 E. 真空三极管5. 产生标识X射线的最低激发电压U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 A. eUW B. eUW C. eUW D. eUW E. eUW6. 下列关于X射线的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X射线管球才能产生X线 B. 凡是X射线都可用于影像诊断 C. 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D. 比红外线波长长 E. 波长范围为510nm 7. 对于给定的靶原子,各线系的最低激发电压大小排列顺序为( ) A. B. C. D. E. 1 .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A. 与螺距无关 B. 与重建方法相关 C. 与探测器大小成正比 D. 与探测器数目成反比 E. 与被测物间密度差成反比2. 关于CT值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CT值说明组织结构的密度高低 B. CT值由吸收系数换算非典型而来 C. CT值没须单位 D. CT值具有量的概念 E. 测量强化区CT值,并与平扫比较,可了解强化程度(二)多项选择题3. 影响对比度分辨力的因素( )A. X射线的能量 B. 探测器噪声 C. 窗宽和窗位的选择 D. 图像的失真 E. 图像的倾斜4. X-CT扫描方式有( )A.单束平移旋转方式B.窄扇形束扫描平移旋转方式C. 旋转旋转方式D.静止旋转扫描方式E. 螺旋扫描方式(三)论述题5. 请你简述X-CT重建图像原理(以投影重建法为例)。(见习题答案)(四)计算题 6. 欲观察脑部的血液(CT值为12H)及凝血(CT值5676H)时,把上限灰度C定为80H,下限灰度C定为0H,问该题中窗宽和窗位是多少?(一)单项选择题1. 普通X射线摄影像与X-CT影像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 普通X射线摄影像是多器官的重叠图像,而X-CT像是清晰的断层图像B. 普通X射线摄影像是清晰的断层图像,而X-CT像是多器官的重叠图像C. 普通X射线摄影像和X-CT像都是清晰的断层图像D. 普通X射线摄影像和X-CT像都是多器官的重叠图像2. CT与X线图像相比,哪项是错误的A. CT与X线图像的形成均需要X线 B. CT与X线图像均为灰度图像C. CT图像为断面重建图像 D. X线图像为二维重叠图像 E. CT图像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3. CT问世于A. 1968年 B. 1965年 C. 1971年 D. 1972年 E. 1970年4. 关于CT图像以下概念哪项不妥A. 断层图像 B. 重建图像 C. 用X线扫描 D. 像素的数量与图像的细节的分辨率成正比 E. 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极高5. CT扫描机中实现人机对话的系统是A. 电视组件系统 B. 软盘系统 C. 图像处理系统 D. 视频显示系统 E. 扫描系统6. 关于病变密度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病变区与邻近组织有足够的密度差,则可显影 B. 病变密度高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高密度病变 C. 病变密度等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等密度病变 D. 病变密度低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低密度病变 E. 病变强化显著且不均匀,即称混杂密度病变7. 1972年英国制成第一台X-CT用于临床的A. 脑组织检查 B. 全身检查 C. 心脏检查 D. 腹部检查 E. 胸部检查8. 关于CT值哪项正确A. CT值越大,组织密度及厚度越小 B. CT值越小,空间分辨力越大 C. CT值可以描述组织密度的高低 D. CT值可以表达组织厚度的大小 E. 软组织的CT值为040HU9. 关于高分辨力CT扫描技术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与肺功能检查有更好的相关性 B. 完全可替代常规CT C. 扫描层多、层薄、条件大D. 扫描时不需造影增强 E. 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力10. 扫描是为获取下列哪个量而采用的物理技术A. 投影值 B. 质量吸收系数 C. CT值 D. 衰减系数11. 发射X线对人体进行扫描的部件A. 显示器 B. 扫描架 C. X线管 D. 计算机 E. 探测器12. 下列关于CT值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A. CT值反映了物质的密度 B. CT值反映了物质内水分的成分 C. CT值是物质密度的绝对值 D. 不同的机器产生的CT值不同 E. 根据CT值可以对病变做出定性诊断13. 下列哪项不属于CT影像相关的内容A. 核素 B. 像素 C. 体素 D. 吸收系数 E. 衰减系数14. 扫描方式的选择着眼于A. 加快重建图像的速度 B. 提高重建图像的分辨率 C. 增强重建图像灰度对比D. 减少重建图像的边缘失锐15. CT中使用的管电压为A. 110140kV B. 2080kV C. 140160kV D. 80110kV E. 80140kV16. 关于高分力CT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该技术可提高空间分辨力B.该技术可提高密度分辨力C.所有CT机都可作HRCT D. 扫描层厚5mm E.矩阵25625617. 根据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被下列哪一部分接受A. 计算机 B. 照相机 C. 磁盘 D. 阵列处理机 E. 探测器18. 体内CT值最高的组织是A. 肝脏 B. 前列腺 C. 骨髓质 D. 骨皮质 E. 脾脏19. 分析CT图像的过程中,哪项是错误的 A. 应先了解扫描技术和方法 B. 必须全面使用窗技术 C. 注意观察病变的密度变化D. CT值的测定不作诊断参考 E. 分析病变增强的程度与方式20. CT机现在普通采用的数字算法为A. 滤波凡投射法 B. 联立方程法 C. 选代法 D. 二维傅里叶变换法 E. 以下都不是21. 关于CT基本设备不包括 A. 独立工作站 B. 图像显示系统 C. 存储系统 D. 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 E. 计算机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22. 显示器所表现的高度信号的等级差别称为A. CT值标度 B. 矩阵 C. 窗宽 D. 窗位移 E. 灰阶23. 对反投影图像的边缘重建法的缺点最恰当的描述是 A. 会出现图像的边缘失锐(即一种伪像)现象 B. 会出现图像的失真现象 C. 会出现图像的模糊 D. 会出现图像的重叠现象24. 将扫描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存储的设备A. 显示器 B. 扫描架 C. X线管 D. 计算机 E. 探测器25. 与普通平片相比,下列哪一项不是CT的优势A. 密度分辨率高 B, 解剖分辨率高 C. 空间分辨率高 D. 横断面成像 E. 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的定性26. 关于螺旋CT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 通过滑环技术而实现 B. X线管使用电刷和短电览供电 C. X线扫描轨迹呈螺旋状 D. 螺旋CT为快速扫描 E. 螺旋CT仍为层面扫描,并非容积扫描27. 凝固血的CT值为A. 5676HU B. 3060HU C. -6090HU D. 1000HU E. -1000HU28. 脑灰质的CT值为A. 5676HU B. 3646HU C. -6090HU D. 1000HU E. -1000HU29. 空气的CT值为A. 020HU B. 3060HU C. -6090HU D. 1000HU E. -1000HU30. 关于CT图像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重建图像的断面图像 B. 数字化图像 C. 灰度图像 D. 密度分辨力高于X线图像 E. 空间分辨力高于X线图像31. 脑蛋白质的CT值为A. 5676HU B. 3646HU C. 2232HU D. 1000HU E. -1000HU32. 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扩大的根本原因是A. 密度分辨力高 B. 显示的范围大 C. 空间分辨力高 D. 患者接受X线少 E. 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33. 骨骼的CT值A. 020HU B. 3060HU C. -6090HU D. 1000HU E. -1000HU34. CT设备的基本构成不包括A. 扫描系统 B. 影像增强系统 C. 计算机系统 D. 图像显示系统 E. 图像存储系统35. 脂肪的CT为A. 0HU B. -100HU C. 32HU D. 1000HU E. -1000HU36. CT值为0HU的是A. 空气 B. 脂肪 C. 软组织 D. 骨皮质 E. 水37. 关于窗宽,下列哪一项不对 . 窗宽规定了显示CT值的范围 B. 组织CT值超过了窗宽规定的范围时为全白密度C. 缩小窗宽使图像组织的密度对比缩小 D. 窗宽除以16等于每个灰阶包含的CT值 E. 调节窗宽的大小可改变图像中组织的密度对比38. 关于CT成像的基本原理,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 B. 输入计算机处理 C. 在探测器中,X线转变为可见光,并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 D. 探测器接收透过人体层面后剩余的X线信息 E. 数字矩阵可存储于磁盘,但不能存储于光盘中39人体组织的CT值界限可分为A2000个分度 B. 1000个分度 C4000个分度 D. 3000个分度 E. 以上都不是 40将CT重建图像显示出来的部件是A. 显示器 B. 扫描架 C. X线管 D. 计算机 E. 探测器41关于CT扫描技术,哪项不正确 A. 普通扫描 B. 增强扫描 C. 高分辨力扫描 D. 造影剂均为水溶性有机碘剂 E. 造影剂的运用方法有团注法、静滴法等42普通CT扫描与螺旋CT扫描的相同点是A. 以下都不是 B. 连续产生X线 C. 曝光时连续动床 D. 连续取样 E. X线管连续旋转43CT值的实用定义式为A. B. C. D. 44对CT图像密度分辨率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 信噪比 B. 待检物体形状 C. 待检物体密度 D. 噪声 E. 扫描参数45窗宽为300、窗位为20时,其CT值显示范围为A. -170130 HU B. -150150 HU C. -130170 HU D. 0300 HU E. -3000HU46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A. 密度分辨力 B. 可作定量分析 C. 极限分辨力高 D. 真正的断面图像 E. 图像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47单束平移旋转(T/R)扫描方式的扫描装置 A. 由一个X射线管和6002000个检测器所组成 B. 由一个X射线管和一个检测器所组成C. 由一个X射线管和250700个检测器所组成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48关于仿真内镜技术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是计算机技术 B. 为容积扫描后处理技术 C. 不能进行活检 D. 可模拟内镜检查过程 E. 反映内腔真实颜色,逼真49旋转一旋转(R/R)扫描方式的扫描装置 A. 由一个X射线管和6002000个检测器所组成 B. 由一个X射线管和一个检测器所组成 C. 由一个X射线管和250700个检测器所组成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50关于窗口技术不正确的是 A. 窗位指窗宽上、下限CT值的平均数 B. 窗技术包括窗宽、窗位的选择 C. 窗宽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的CT值的范围 D. 根据诊断需要调解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的调节技术 E. 如窗位和窗宽均调节至80,CT值的范围是8016051窗宽的计算公式为A. 窗宽=CTmax+CTmin B. 窗宽=CTmaxCTmin C. 窗宽=2(CTmaxCTmin ) D. 窗宽=2(CTmax+CTmin ) 52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技术是A. 放大 B. 黑白反转 C. 窗口 D. 图像方向旋转 E. 三维图像重53 CT的优点是A. 密度分辨力高 B. 空间分辨力高 C. 密度分辨力低 D. 空间分辨力低 E. 密度分辨力低而空间分辨力高54下列关于CT发展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由德国科学家伦琴发明 B. 最初仅用于头部 C. 1996年发明,1972年首次报道D. 1974年开发出全身CT机 E. 目前已发展到第六代CT55防止产生图像伪影的准备工作是A. 碘过敏试验 B. 去除金属饰物 C. 换鞋入室 D. 扫描前禁食 E. 带齐检查结果56窗位的计算公式为A. B. C. D. 57在临床应用中,螺旋CT检查效果不如常规CT的部位是A. 胸部 B. 腹部 C. CTA D. 头部 E. 以上都不是58关于CT血管造影(CTA)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结动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的重建技术 B. 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重建技术 C. 对小血管的显示十分理想 D. 创伤较大 E. 不能立体观察59血的CT值为A. 12HU B. 22HU C. 32HU D. 1000HU E. -1000HU60关于CT机的工作原理,描述错误的是A. 利用窄束X线穿透被检部位 B. 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 C. X线穿透被检部位时,其强度呈负指数关系衰减 D. 透过被检体的X线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 E. A/D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61关于CT图像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CT图像系灰度图像 B. CT图像由像素按矩阵排列构成 C. 像素越大,数目越多,空间分辨力越高 D. 像素的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 E. CF图像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致62静止旋转扫描(S/R)方式的扫描装置 A. 由一个X射线管和6002000个检测器所组成 B. 由一个X射线管和一个检测器所组成 C. 由一个X射线管和250700个检测器所组成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3CT图像的质量参数不包括A. 扫描视野 B. 部分容积效应 C. 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 D. 噪声与伪影E. 周围间隙现象64关于电子束CT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又称超速CT(UFCT) B. 不使用X线管 C. 不产生X线 D. 扫描时间可短到50ms E. 可行平扫及造影扫描65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A. 骨 B. 脂肪 C. 空气 D. 水 E. 脑组织66螺旋CT使用的是A. 大容量X射线管和高效率的检测器 B. 小容量X射线管和高效率的检测器 C. 小容量X射线管的低效率的检测器 D. 大容量X射线管和低效率的检测器(二)多项选择题67关于像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 B. 对划分好的像素要进行空间位置编码 C. 一幅图像划分的像素越多,像素越小,画面就应越细腻,携带的生物住处量就应越大 D. 体素与像素在坐标上要一一对应68扫描的方式有A. 平移扫描 B. 旋转扫描 C. 平移加旋转扫描 D. 以上都不是69X-CT优势表现在 A. 无重叠像章 B. 具有数字图像,密度分辨率高 C. X-CT片图像清晰,无“灰雾” D. 以上都是70X线CT设备包括 A. 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B. 下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 C. 普能CT或常规CT D. 螺旋CT(SCT) E. 电子束CT(EBCT)71关于体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指在受检体内欲成像的层面上按一定的坐标人为划分的小体积元 B. 体素与像素在坐标上要一一对应 C. 对划分好的体素要进行空间位置编码 D. 划分体素的方案有多种72对准直器描述说法下确的是 A. 准直器是指允许X射线通过的细长狭窄通道,一般由铅制成套 B. 准直器的作用是产生窄束X射线 C. 准直器能吸收散射线索 D. 以上说法都不对73扫描装置主要包括A. X射线管 B. 扫描床 C. 检测器 D. 扫描架74关于CT诊断的临床应用,哪些是正确的 A. 由于它的特殊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B. 定性诊断还存在一定限度 C. 颅脑CT诊断价值大,但X线气脑、脑室造影仍继续应用 D. 胃肠道病变的CT诊断价值大,但其腔内病变仍继续应用钡剂造影检查 E. 心血管造影CT的出现可取代超声心动图75CT成像的步骤包括A. X线扫描数据的收集和转换 B. 扫描数据处理和重建图像 C. 图像的显示及贮存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76单束平移旋转(T/R)扫描方式的缺点A. 射线利用率低 B. 扫描速度慢 C. 射线利用率高 D. 扫描速度快 E. 以上都不是77静止旋转扫描方式可分为A. 普通静止旋转扫描(S/R)方式 B. 章动旋转(N/R)扫描方式 C. 特殊静止旋转扫描(S/R)方式 D. 以上都是78图像重建的数学 A. 联立方程法 B. 反投影法 C. 滤波反投影法 D. 卷积反投影法 E. 迭代法79对窄扇形束扫描平移旋转方式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平移扫描的步长 B. 增大扫描系统每次旋转的角度 C. 能实现对人体除心理器官以外的各器官的扫描成像 D. 窄扇形束扫描扫完一个体层的时间为10s左右 E. 会因扫描这种运动而出现运动伪影80关于窗口技术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A. 窗口技术纯属一种显示技术 B. 合理地使用窗口技术,只是能获得组织或结构上差异的最佳显示 C. 合理地使用窗口技术,能改变人体组织或结构上的真实差异 D. 合理地使用窗口技术,不改变人体组织或结构上的真实差异81图像的再加式处理包括 A. 图像的加、减 B. 图像的过滤 C. 图像的局部放大或缩小 D. 图像的直方图处理 E. 容积再现技术82影响空间分辨力的因素A. 检测器有效受照宽度和有效受照高度的大小 B. 在检测器前方的准直器的准直孔径C. 图像重建算法 D. 图像矩阵83对旋转旋转(R/R)扫描方式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一个X射线管和250700个检测器排成紧密圆弧形排列组成 B. 扫描一次可采集到一个方向上的全部数据 C. 进行全身CT中某体层的扫描时间已降为1s左右 D. 宽束扫描使得X射线的利用率高 E. 缺点是会产生环形伪影84关于滤波反设影法的正确描述是A. 可以消除图像的边缘失锐 B. CT机现在普遍采用的数学算法 C. 不能消除图像的边缘失锐 D. 把获得的投影函数作卷积处理 E. 以上说法都正确85图像的后处理技术有A. 对比度增加 B. 平滑或锐化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