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随堂练习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38092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随堂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随堂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随堂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一随堂练习题一第一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A型题】关于药品命名的说法,正确的是A.药品不能申请商品名B.药品通用名可以申请专利和行政保护C.药品化学名是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D.制剂一般采用商品名加剂型名E.药典中使用的名称是药品通用名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药品的商品名是每个企业自己所选用的药品名称,对于同一个药品来讲,在不同的企业中可能有不同的商品名,A错误。药品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名称,B、C项错误。根据制剂命名原则,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D项错误。A:属于非经胃肠道给药的制剂是A.维生素C片B.西地碘含片C.盐酸环丙沙星胶囊D.布洛芬混悬滴剂E.氯雷他定糖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含片属于口腔给药,经口腔黏膜吸收。X:辅料的作用包括A.赋形B.提高药物稳定性C.降低毒副作用D.提高药物疗效E.增加病人用药顺应性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5个选项都是辅料的作用。A.药物异构化、混悬剂结晶生长、片剂溶出速度改变B.药物水解、结晶生长、颗粒结块C.药物氧化、颗粒结块、溶出速度改变D.药物溶解、乳液分层、片剂崩解度改变E.药物水解、药物氧化、药物异构化1.均属于药物制剂化学稳定性变化的是2.均属于药物制剂物理稳定性变化的是正确答案E、D答案解析化学不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还原、光解、异构化、聚合、脱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化学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物理不稳定性是指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制剂物理性能的变化,不仅使制剂质量下降,还可以引起化学变化和生物学变化。A: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遇光易氧化变质,需避光保存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维生素AC.苯巴比妥钠D.维生素B2E.叶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肾上腺素结构中含有酚羟基,需要避光保存。A.水解B.聚合C.异构化D.氧化E.脱羧盐酸普鲁卡因在水溶液中易发生降解,降解的过程,首先会在酯键处断开,生成有色物质。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发生脱羧反应,生成有毒的苯胺。1.盐酸普鲁卡因在溶液中发生的第一步降解反应是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发黄的原因是正确答案A、DX:关于药物氧化降解反应表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C的氧化降解反应与pH无关B.维生素E可促进药物氧化降解反应C.含有酯键、酰胺结构的药物极易氧化D.金属离子可催化氧化反应E.药物的氧化反应不受温度影响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微量金属离子对自氧化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如0.0002mol/L的铜能使维生素C氧化速度增大1万倍。D选项叙述正确。A:关于药品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A.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稳定性受湿度和水分影响,与pH值无关B.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离子强度无关C.固体制剂的稳定性和赋形剂无关D.药物的降解速度与溶剂无关E.零级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在临床上,一些药物存在主动转运或载体转运,当药物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后,载体被饱和,药物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无关,速度保持恒定,此时为零级速度过程。X:提高药物稳定性的方法有A.对水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固体制剂B.为防止药物因受环境中的氧气、光线影响,制成微囊包合物C.对遇湿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包衣制剂D.对不稳定的有效成分,制成前体药物E.对生物制品,制成冻干粉制剂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ABCDE叙述正确,需准确记忆。二第二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B型题【1-2】A.渗透效率B.溶解速率C.胃排空速度D.解离度E.酸碱度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的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1.阿替洛尔属于第类,是高水溶性、低渗透性的水溶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2.卡马西平属于第类,是低水溶性、高渗透性的亲脂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第类是低水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亲脂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溶解速率,如双氯芬酸、卡马西平、匹罗昔康等;第类是高水溶解性、低渗透性的水溶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受渗透效率影响,如雷尼替丁、纳多洛尔、阿替洛尔等。【A型题】有机药物多数为弱酸或弱碱,在体液中只能部分解离,以解离形式和非解离形式同时存在于体液中,当pH=pKa时,分子型和离子型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A.90%和10%B.10%和90%C.50%和50%D.33.3%和66.7%E.66.7%和33.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pH=pKa时,利用以下公式,分子型比例等于离子型比例。【A型题】关于药物理化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酸性药物在酸性溶液中解离度低,易在胃中吸收B.药物的解离度越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越好C.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lgP用于衡量药物的脂溶性D.由于弱碱性药物的pH值高,所以弱碱性药物在肠道中比在胃中容易吸收E.由于体内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所以同一药物在体内不同部位的解离程度不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解离度适中比较好。B型题【1-3】A.共价键B.氢键C.离子-偶极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D.范德华引力E.电荷转移复合物1.乙酰胆碱与受体的作用,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2.烷化剂环磷酰胺与DNA碱基间形成主要键合类型是3.碳酸与碳酸酐酶的结合,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正确答案CAB答案解析共价键键合是一种不可逆的结合形式,例如烷化剂类抗肿瘤药,与DNA中鸟嘌呤碱基形成共价结合键,产生细胞毒活性。氢键:最常见,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作用的最基本键合形式,如碳酸和碳酸酐酶的结合位点。离子-偶极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通常见于羰基类化合物,如乙酰胆碱和受体的作用。B型题【4-6】A.羟基B.硫醚C.羧酸D.卤素E.酰胺4.可氧化成亚砜或砜,使极性增加的官能团是5.有较强吸电子性,可增强脂溶性及作用时间的官能团是6.可与醇类成酯,使脂溶性变大,利于吸收的官能团是正确答案BDC答案解析硫醚类可氧化成亚砜或砜,极性增加。卤素是强吸电子基,脂溶性增加。羧酸可与醇类成酯,使脂溶性变大,利于吸收【A型题】羧酸类药物成酯后,其化学性质变化是A.脂溶性增大,易离子化B.脂溶性增大,不易通过生物膜C.脂溶性增大,刺激性增大D.脂溶性增大,易吸收E.脂溶性增大,与碱性药物作用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成酯后脂溶性增大,容易吸收,容易通过细胞膜。A.O-脱烷基B.N-脱烷基化C.N-氧化D.C-环氧化E.S-氧化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上图,N原子上脱了两次烷基,因此选B。不属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类型是A.O-葡萄糖醛苷化B.C-葡萄糖醛苷化C.N-葡萄糖醛苷化D.S-葡萄糖醛苷化E.P-葡萄糖醛苷化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O-、N-、S-和C-四种类型。【X型题】通过结合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并产生水溶性代谢物的有A.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与硫酸结合C.甲基化结合D.乙酰化结合E.与氨基酸结合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结合代谢,产生水溶性代谢物就是第相生物转化中的“四大”,即:1.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2.与硫酸的结合反应。3.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4.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三第三章药物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与临床应用液体制剂重难点强化A.羟苯乙酯B.聚山梨酯80C.苯扎溴铵D.硬脂酸钙E.卵磷脂1.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2.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3.属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4.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正确答案C、D、E、B答案解析羟苯乙酯是尼泊金类防腐剂;聚山梨酯80是吐温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钙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属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A.潜溶剂B.甘油C.加入助溶剂D.表面活性剂E.阿司帕坦下述有关液体药剂对应的附加剂是1.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的甜味剂2.制备5%碘溶液3.苯巴比妥溶于90%乙醇4.挥发油类药物增溶5.防腐剂正确答案E、C、A、D、B答案解析阿司帕坦做甜味剂;碘溶液中需要加助溶剂碘化钾;90%乙醇是混合溶剂做潜溶剂;增溶剂是表面活性剂类物质;甘油可用作防腐剂。A.絮凝B.增溶C.助溶D.潜溶E.盐析1.药物在一定比例混合溶剂中溶解度大于在单一溶剂中溶解度的现象是2.碘酊中碘化钾的作用是3.甲酚皂溶液(来苏)中硬脂酸钠的作用是4.在混悬剂中加入适当电解质,使混悬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是正确答案D、C、B、A答案解析混合溶剂用作潜溶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碘酊中的碘化钾做助溶剂增加碘的溶解度;硬脂酸钠是表面活性剂做增溶剂;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是絮凝的过程。A.司盘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苯扎溴铵D.卵磷脂E.吐温801.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2.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4.阳离子型表面性剂5.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正确答案A、E、D、C、B答案解析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是司盘的化学名,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是吐温的化学名;卵磷脂是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X:关于高分子溶液的错误表述是A.高分子水溶液可带正电荷,也可带负电荷B.高分子溶液加入大量电解质可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而沉淀C.高分子溶液形成凝胶与温度无关D.高分子溶液加入脱水剂,可因脱水而析出沉淀E.高分子溶液稳定性主要因素是双电层结构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高分子溶液形成凝胶与温度有关,高分子溶液稳定性主要因素是水化膜。双电层是溶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X:有关溶胶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B.具有双分子层C.具有乳光D.又称亲水胶体溶液,如蛋白质、纤维素衍生物E.水化膜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溶胶剂具有双电层不是双分子层;溶胶剂又称为疏水胶体;双电层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A.分层B.转相C.酸败D.絮凝E.合并1.电位降低可造成2.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有密度差可造成3.油相或乳化剂变质可导致4.乳化膜破裂可导致5.乳化剂类型改变,最终可导致正确答案D、A、C、E、B答案解析电位降低可造成絮凝;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有密度差可造成分层;油相或乳化剂变质可导致酸败;乳化膜破裂可导致合并;乳化剂类型改变,最终可导致转相。A.洗剂B.搽剂C.含漱剂D.灌肠剂E.涂剂1.灌注于直肠的液体制剂是2.用纱布、棉球蘸取后涂搽皮肤或口腔、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是3.专供清洗、涂抹皮肤或腔道的液体制剂是4.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是正确答案D、E、A、B答案解析灌注使用的是灌肠剂;蘸取后涂搽的是涂剂;专供清洗、涂抹皮肤或腔道的液体制剂是洗剂;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是搽剂。A.溶胶剂B.混悬剂C.乳剂D.低分子溶液剂E.高分子溶液剂1.硫磺洗剂属于2.碘酊属于3.胃蛋白酶合剂属于4.磷酸可待因糖浆属于正确答案B、D、E、D答案解析硫磺洗剂属于混悬剂;碘酊属于低分子溶液剂;胃蛋白酶合剂属于高分子溶液剂;糖浆属于低分子溶液剂。四第四章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与临床应用灭菌和其他制剂重难点强化A:以下有关制药用水说法错误的是A.纯化水是原水经蒸馏等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B.纯化水可作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C.注射用水是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D.注射用水可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E.灭菌注射用水可用于注射剂的稀释剂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不含任何添加剂。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A.耐热性B.水溶性C.不挥发性D.过滤性E.不耐强酸、强碱下列除去热原的方法对应的性质分别是1.蒸馏法制注射用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不挥发性:热原本身没有挥发性,但因溶于水,在蒸馏时,可随水蒸气雾滴进入蒸馏水中,故蒸馏水器均应有完好的隔沫装置,以防止热原污染。2.加入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以及超声波破坏。3.180,2小时被破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耐热性:热原在120下加热4小时能破坏98%左右,在180200干热2小时或250 3045分钟或650 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在维生素C注射液中A.亚硫酸氢钠B.二氧化碳C.碳酸氢钠D.依地酸二钠E.注射用水1.适用于偏酸性药液抗氧的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亚硫酸氢钠是还原剂(抗氧剂),可以防止药品被氧化。2.用于溶解原辅料的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注射用水用于溶解原辅料。3.对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的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依地酸二钠是金属螯合剂,用来络合金属离子,防止药品被氧化。4.与维生素C部分成盐,减轻局部刺激作用的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维生素C是主药、显强酸性,由于注射时刺激性大,会产生疼痛,故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中和部分维生素C成钠盐,以避免疼痛。5.用于除去药液及安瓿空间内氧气的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二氧化碳可以除去药液及安瓿瓶内的氧气。A:有关滴眼剂的正确表述是A.滴眼剂不得含有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滴眼剂通常要求进行热原检查C.滴眼剂不得加尼泊金、三氯叔丁醇之类的抑菌剂D.黏度可适当减小,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E.滴眼剂每个容器装量不得超过20ml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用于眼外伤或术后的眼用制剂必须满足无菌,成品需经严格的灭菌,并不加入抑菌剂,一般采用单剂量包装,一经使用后不能放置再用。而用于无外伤的滴眼剂,要求无致病菌,不得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滴眼剂是多剂量剂型,患者在多次使用后易染菌,因此可适当加入抑菌剂于下次再用前恢复无菌。除另有规定外,滴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不得超过10ml;洗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得超过200ml。适当增大滴眼剂的黏度可延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从而增强药物作用。增大黏度后在减少刺激的同时亦能增加药效。A:下列关于气雾剂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能使药物直接到达作用部位B.药物密闭于不透明的容器中,不易被污染C.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作用和肝脏的首关效应D.简洁、便携、耐用、方便、多剂量E.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将药物以雾状喷出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气雾剂使用时借助抛射剂将药物以雾状喷出,不是手动泵。【处方】水杨酸50g 硬脂酸甘油酯70g硬脂酸 100g 白凡士林120g 液状石蜡100g甘油120g 十二烷基硫酸钠10g 羟苯乙酯 1g蒸馏水 480ml1.油相?2.乳化剂?3.保湿剂?4.防腐剂?忌用于糜烂、继发性感染部位X:关于直肠栓剂的正确表述有A.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可直肠给药B.使用前可置于冰箱中冷却后再取用C.患者给药时仰卧位,塞入肛门2-3cmD.既可以产生局部作用,也可以产生全身作用E.中空栓剂可达到快速释药目的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患者应该是侧卧位,不是仰卧位,所以C项说法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