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防控疫情工作总结.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2737111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校园防控疫情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校园防控疫情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校园防控疫情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校园防控疫情工作总结为筑牢XX感染肺炎X情“安全墙”,严防X情向校园蔓延,新 城实验小学积极行动,利用微信、钉钉视频会议,全面安排部署, 健全制度保障,搞好线上培训,完善后勤服务,把好师生入学关, 确保延期开学后全校师生安全返校。一、全面安排部署,健全制度保障。1.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X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 导班子、各班主任等组成。校长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 责学校X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2. 建立学校、班级、师生、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 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学生健康状况。3. 制定和完善x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预案、开学前准备工作方案、开学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x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学生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 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 制度,通风、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4. 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学校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 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 积极开展联防联控。5. 建立x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人,及时按要求 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6. 围绕x情防控对开学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安排部署。 强化“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上报制度,晨 午检制度的落实,做好详细记录,建立专门档案,做到有档可查, 结合实际做好开学前后工作预案,将x情防控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 具体人,切实把x情阻断在校园之外。二、完善筛查工作,把好师生入学关。1. 学校对全校五百余名学生进行逐个筛查,对筛查中有过x情 区旅居史及接触史的师生进行居家观察满14天;做实筛查登记,对有出行史、接触史或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 员进行严格的居家隔离措施。要保证所有入校教职工、学生入学前 一周无发热类疾病,入学前两周无疫区出行史。严格出入校门体温 检测,对现场筛查出的体温异常者立即劝返,不能立即返回的,安 排进学校临时留置观察室,同时上报属地x情防控部门。2. 严格学校值班值守制度,学校实施开学前“封闭式”管理, 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学校,进出学校大门的值班人员一律佩戴口 罩,校园门卫室测量体温,严格登记,确保x情不进校园。3. 加强x情信息统计工作,开学前再次进行全面摸排,厘清每 一位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假期去向及身体健康状况,做到底数清、 情况明。每天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等方法对师生早晚体温情况登记, 确保学生身体健康。要密切核查来自重点疫区的人员情况及有疑似 症状的师生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严防病源进入校园。三、做好教师线上培训,学生线上观看直播学习。1. 根据县教科局的培训安排,结合我校实际,为了防止x情传 播,由师训校长安排部署,将原先安排的寒假集中学习培训,改为 了在线网络学习,要求认真学习、撰写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切实 提升专业水平。围绕“XXXX情防护”“师德师风”、“心理培训”、“学科知识及课标学习”等四方面内容展开线上培训。全体教师积 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在防控X情的同时,积极主动加强自身学 习,不断充电,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2. 严格按照新绛县中小学在线直播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做 出学校的校级授课或班级授课计划,多种形式结合,让学生离校不 离师,学习有保证;班主任要利用微信或钉钉班级群组织好学生的学习,确保在线 学习人数;知识有效落实,做到学习质量有保证;加强管理,每天做好统计,把各年级各班级在线学习学生人数 于当天晚上向学校汇报。四、落实后勤保障,确保开学后校园环境安全。1. 落实防控物资准备工作,购置消毒液、口罩、洗手液、手持 测温计、紫外线灯等防控物资。2. 开学前学校要开展一次集中消杀活动,特别是教室、宿舍、 厕所、图书馆、食堂餐厅等公共场所,都要喷洒消毒液。3. 做好基础设施准备,包括测试体温的场地与路径,测试装备 的使用、保持与更换,隔离室的大小、位置间数和预留间数等。4.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 度,加强对食材原料的把关、审查,确保学生吃热、吃卫生。五、今后工作安排(一)开学前1. 学校应在开学前汇总学生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家庭成员等 信息,逐日收集学生的体温情况、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主要活动 区域x情状况等信息并做好记录。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 有x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x情高发地区后, 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 状,应报告学校或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2. 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挥学校官网官微等平台作用,通过微 信、短信、宣传海报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x情防控知识宣传 教育,动员其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措施,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 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X情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影院、网吧、ktv、商 场、车站等。3. 开学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x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 员工进行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4. 学生应学会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换、处理。外出前往 公共场所、就医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5. 学生应保持手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接触公共物品 和部位,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 纸巾遮挡口和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挡。6. 学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光顾路边无证摊点,防止暴饮暴食, 注意食品保质期。可使用消毒湿巾对就餐的小桌板等进行擦拭消毒。7. 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本校教职 员工和学生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 掌握来自x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学生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 精准掌握每一名确诊及疑似师生的康复情况,精准掌握每个教职员 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做 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保证返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 健康监测、健康保护。8. 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 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9. 学校开学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水 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 ,宣传指引学生学会正确洗手方法。10. 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送x情防控信息。开学前一天, 学校应全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况,再次进行校园环境消毒, 做好开学准备。(二)开学后1. 上好开学第一课。学校要在开学后及时对所有在校生上一堂 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xxx感染肺炎防控知识。 同时,在校区显著位置设置x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学生和教职 员工x情防控意识。2. 学校应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 缺勤、早退、请假记录,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 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学。3. 对出现可疑症状的学生,学校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在卫生部门人员开展工作之前,学 校应将可疑病例隔离在观察区域,并做好个人防护。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果学生有恐慌等心理问题, 应尽快进行心理疏导。5. 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专人负责制,保持学生公寓及公共区 域清洁,定期消毒,做好记录。对学生发放卫生习惯手册,做好引 导;宿舍出入口应安排人员查验学生信息,控制进出人流。住校学 生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触不相关人员。外出应规范佩戴口 罩。6. 走读学生上学、放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 家长接送。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 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7. 师生在教学、办公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 免人员近距离接触。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应及 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摘除口罩后,应立即 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8. 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 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间为15-30秒。9. 师生传递纸质文件或资料前后均需洗手,传递时应佩戴口罩。 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佩戴口罩,减少握手、拥抱等肢体接触,及 时洗手。10. 学校引导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生应坚持做好课 间操,适量活动,保持身体健康。11. 学校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 定时开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 后对场地、家具进行消毒。12. 学校及时核查、补充x情防控公共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 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物资充足。13. 学校应加强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时报送x情防控信息。防控x情,需人人担责,抓牢学习,点滴落实,值此x情防控 的特殊时段,新城实验小学的全体教师将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细节 做起,认真做好x情期间各顶工作,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 年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