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37364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2(2分)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3(2分)下列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教室内不能大声喧哗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C城区道路口安装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B“8”读作“零下8摄氏度”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为35D通常情况下,洗澡水的温度约705(2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正确的使用顺序为()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估计被测物体温度 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e。取出温度计AabcdeBcdbeaCdcabeDcdbae6(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初春:冰雪消融 盛夏:洒水降温 深秋:浓雾弥漫 严冬:凝重的霜ABCD7(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A月亮B太阳C钻石D玻璃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小孔成像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9(2分)洁白的柳絮在夕阳下变成红色了,这是因为柳絮()A发出红光B发出红外线C吸收夕阳的红光D反射夕阳的红光10(2分)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11(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草叶上形成“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12(2分)如图,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盛有乙液体,加热烧杯使甲液体沸腾后,仍继续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B若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C若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D乙液体一定能沸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3(3分)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 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 产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 越大。14(3分)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15(4分)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常用温度计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这种温标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 。16(4分)用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 ;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 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保持 。17(4分)把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热量。18(5分)通常情况下,物体处于哪种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请你根据表格信息,确定下列物质的状态。(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70的酒精是 态;熔点/沸点/铅3281740酒精11778水银39357氧218183(2)117氧是 态;(3)0的水可能是 态,可能是 态,还有可能是 。19(3分)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红、蓝、 叫做光的三原色。红色玻璃只能通过 。20(3分)红外线具有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7分)21(4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 。禁鸣喇叭是在 处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 减弱噪声;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塞是在 处减弱噪声。22(6分)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填写完成图中的空格(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 ; ; ; 。23(6分)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 、两个小孔和 调到 ,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 (选填“烛焰”或“A纸片”)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24(6分)在做“碘的升华”实验中,有同学疑问:固态碘是否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分别对两个实验方案分析评价。实验方案1实验方案2如图所示,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碘锤,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如图所示,放入水中加热碘锤,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碘的熔点:113.5碘的沸点:184.35水的沸点:100酒精灯火焰:800在实验方案1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出现的碘蒸气可能是碘 后,再 形成的;在实验方案2中,沸水的温度 碘的熔点、沸点温度,碘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熔化,试管中的气态只能是碘升华形成的。在做“碘的升华”的实验时,为了避免碘出现从固态液态气态,因此要控制加热温度 碘的熔点温度,实验方案2更有说服力。25(4分)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 ; 。 ; 。26(9分)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2)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目的使海波 。(3)图丙中海波熔化过程是 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 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更换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图丁水的沸点为 ,可能是当时大气压强 (选填“不等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结合两次实验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共同的特点是 。27(12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外焰”或“焰心”);(2)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3)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种即可) ;(4)另外两组同学用相同的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中b、c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 (选填“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停止加热,水 继续沸腾(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在沸腾过程中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两个小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 不同。(5)小明同学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 。(6)四个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1234水的沸点/98.298.898.598.6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7)某小组实验时,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698989898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戊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铅笔作图,图线清晰、平滑)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4)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与响度无关,故C错误;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声现象相关的多个知识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等。2(2分)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两者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3(2分)下列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教室内不能大声喧哗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C城区道路口安装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A、教室内不能大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符合题意;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城区道路口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出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防治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B“8”读作“零下8摄氏度”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为35D通常情况下,洗澡水的温度约70【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相同温度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与物体种类、状态无关。所以0的冰与0的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也相同。故A错误;B、“8”表示温度比0低8,读作“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故B正确;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错误;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气温、体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5(2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正确的使用顺序为()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估计被测物体温度 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e。取出温度计AabcdeBcdbeaCdcabeDcdbae【分析】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如果估计待测的温度超出它能测的最高温度,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就要换用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测不出温度值;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温度值。温度计使用时,应该: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答】解: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c估计被测水的温度;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e取出温度计。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液体温度计使用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初春:冰雪消融 盛夏:洒水降温 深秋:浓雾弥漫 严冬:凝重的霜ABCD【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解答】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符合题意;盛夏,洒水降温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符合题意;深秋:浓雾弥漫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严冬:凝重的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不符合题意。综合分析符合题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过程的判断及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的判断。7(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A月亮B太阳C钻石D玻璃【分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属于光源。【解答】解:月亮、钻石、玻璃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光,因此不是光源,只有太阳能够自身发光,属于光源。故选:B。【点评】掌握光源的定义,我们看到很亮的物体不一定是光源,例如月亮、阳光下的小镜片,都不是光源,反射太阳光。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小孔成像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根据小孔成像的成因去分析。【解答】解: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C、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后会形成影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9(2分)洁白的柳絮在夕阳下变成红色了,这是因为柳絮()A发出红光B发出红外线C吸收夕阳的红光D反射夕阳的红光【分析】不透明的物体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洁白的柳絮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夕阳是红色的,洁白的柳絮反射红色的夕阳光。【解答】解:A、柳絮不是光源,不会发出红光。故A不符合题意;B、一切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不会看到红色。故B不符合题意;C、柳絮是白色的,能反射各种色光,故C不符合题意。D、洁白的柳絮能反射红色的夕阳光,洁白的柳絮是不透明的物体,根据不透明的物体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所以洁白的柳絮的红色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能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掌握一切物体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线。10(2分)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分析】冰是固态,湿衣服晾干是最终转化为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而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结合选项进行选择。【解答】解:衣服中的水结成冰时是固态,0以下的环境达不到冰的熔点,不可能熔化,直接变干是变成气态散发到空气中,即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所以物态变化是升华。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物体所处的状态及三态转化的名称。11(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草叶上形成“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分析】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解答】解: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壶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C、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选:B。【点评】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得出结论,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12(2分)如图,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盛有乙液体,加热烧杯使甲液体沸腾后,仍继续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B若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C若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D乙液体一定能沸腾【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解答】解:A、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若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乙液体达不到沸点,乙液体不能沸腾,故A错误;B、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若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根据沸腾的特点可知烧杯内的甲液体温度将不再变化,所以试管内的乙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乙液体不能沸腾,故B错误;C、若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可以达到沸点,并且能够从甲液体中吸收热量,所以乙液体可以沸腾,故C正确;D、通过ABC选项分析可知,乙液体可能沸腾,也可能不沸腾,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液体沸腾和沸腾的条件,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3(3分)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音调产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1)用手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频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发生变化;(3)若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故答案为:振动;音调;响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综合题。14(3分)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分析】(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答案为:大于;真空;空气。【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情况,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15(4分)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常用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这种温标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100C。【分析】(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解答】解:(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摄氏度;0;100。【点评】此题考查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就是摄氏温度,在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16(4分)用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规则:(1)使用时,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2)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答案为:充分接触;稳定;不能离开;相平。【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需要熟练掌握,规范操作和使用。17(4分)把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熔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吸收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液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放出热量。【分析】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汽化吸热。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解答】解:冰变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冰熔化吸热,使杯子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会附着在外壁上,液化放热。故答案为:熔化;吸收;液化;放出。【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及条件,知道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8(5分)通常情况下,物体处于哪种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请你根据表格信息,确定下列物质的状态。(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70的酒精是液态;熔点/沸点/铅3281740酒精11778水银39357氧218183(2)117氧是气态;(3)0的水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还有可能是固液共存。【分析】晶体高于熔点时是液态,低于熔点时是固态,等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解答】解: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1)酒精的熔点和凝固点是117,70高于酒精的凝固点,所以酒精是液态;(2)氧是晶体,氧的熔点是218,沸点是183,117的氧高于沸点,所以117的氧是气态;(3)水是晶体,水的熔点和凝固点是0,0的水,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故答案为:(1)液;(2)气;(3)固;液;固液共存【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是一道基础题,关键是理解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的含义。19(3分)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红、蓝、绿叫做光的三原色。红色玻璃只能通过红光。【分析】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解答】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红光、绿光、蓝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红色玻璃只能通过红光。故答案为:色散;绿;红光。【点评】本题是对光的色散相关知识的灵活掌握考查,同时也考查了我们的观察能力,是一道基础题。20(3分)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以用来取暖,例如浴室内的红外线取暖灯;紫外线可以用来验钞,它和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同的,所以使用范围也就不同。【解答】解: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拍出热谱图,能做成红外线夜视仪,利用红外线取暖的浴霸。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做验钞机。故答案为:热;使荧光物质发光。【点评】掌握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注意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同样符合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7分)21(4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声源产生处、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和在人耳处,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塞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噪声;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点评】本题考查噪声的划分及减弱噪声的方法等,注意对生活实例的归纳,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22(6分)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填写完成图中的空格(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液化;凝华;凝固;升华;熔化;蒸发(汽化)。【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答】解:(1)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液化形成小水珠,有的凝华形成小冰晶,形成形态各异的云,云中的液态的小水滴也会凝固成固态的小冰晶;(2)积雪由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升入天空,是升华过程;(3)积雪由固态冰变成液态水,是熔化过程;(4)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蒸发(汽化)过程。故答案为:液化;凝华;凝固;升华;熔化;蒸发(汽化)。【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23(6分)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选填“烛焰”或“A纸片”)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蜡烛发出的光线通过A纸片上的小孔在B纸片上形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烛焰;人眼;同一直线上;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烛焰;倒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的应用和小孔成像的特点,属于基础题。24(6分)在做“碘的升华”实验中,有同学疑问:固态碘是否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分别对两个实验方案分析评价。实验方案1实验方案2如图所示,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碘锤,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如图所示,放入水中加热碘锤,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碘的熔点:113.5碘的沸点:184.35水的沸点:100酒精灯火焰:800在实验方案1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出现的碘蒸气可能是碘熔化后,再汽化形成的;在实验方案2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碘不可能(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熔化,试管中的气态只能是碘升华形成的。在做“碘的升华”的实验时,为了避免碘出现从固态液态气态,因此要控制加热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温度,实验方案2更有说服力。【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2)可以将试管浸入沸水槽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出现的碘蒸气不会是汽化形成的,只能是升华形成的;(3)为避免碘出现从固态液态气态,因此要控制加热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温度。【解答】解:(1)固态碘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碘的过程叫熔化;液态碘吸收热量变成气态碘的过程叫汽化;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导致出现的碘蒸气可能是碘先熔化后汽化形成的;(2)将装固态碘的试管放在沸水中加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的温度最多只能达到水的沸点,碘不会熔化,所以看得到碘蒸气只能是升华的结果。(3)为避免碘出现从固态液态气态,使碘直接升华,因此要控制加热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温度。故答案为:高于;熔化;汽化;低于;不可能;低于。【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概念及碘升华现象,不仅考查我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进一步考查我们运用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5(4分)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吸热;放热。液化;汽化。【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熔化、汽化、升华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吸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固、液化、凝华这三种物态变化需要放热。【解答】解:(1)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故答案为:吸热;放热;液化;汽化。【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我们要在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26(9分)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46。(2)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目的使海波均匀受热。(3)图丙中海波熔化过程是BC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48海波属于晶体(选填“晶体”“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更换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图丁水的沸点为98,可能是当时大气压强不等于(选填“不等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结合两次实验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共同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分析】(1)在观察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2)用水浴法加热固态物质,可以使其均匀受热;(3)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分析;(4)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升高而升高;(5)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解答】解:(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6;(2)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受热均匀;(3)从海波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到达48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海波是晶体,BC段是它的熔化过程,不变的温度就是其熔点为48;(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时,到达98,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水沸腾,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当时大气压强不等于1标准大气压;(5)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故答案为:(1)46;(2)均匀受热;(3)BC;48;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4)98;不等于;(5)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点评】本题考查熔化和凝固实验,像这类实验题主要考查这样几个方面:实验数据的分析,判断晶体还是非晶体,绘制温度时间图象,找出熔点或凝固点;判断某个时间段物质所处的状态,熔化前固态,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熔化后液态。27(12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选填“内焰”、“外焰”或“焰心”);(2)水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的乙(选填“甲”或“乙”);(3)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种即可)提高水的初温(减小水量);(4)另外两组同学用相同的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中b、c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97;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不变(选填“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两个小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5)小明同学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在这里不易放热液化。(6)四个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组别1234水的沸点/98.298.898.598.6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7)某小组实验时,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698989898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戊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铅笔作图,图线清晰、平滑)【分析】(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及外焰的温度最高;(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根据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3)加热时间过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水的初温、水量多少、火焰大小等(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水的体积(或质量)越大,升温会越慢;(5)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离壶嘴越远处,温度越低,水蒸气越易液化,相反,近处温度高,不易液化。(6)要解决此题,需要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数据和实验者的原因,都会造成读数上的误差。同时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由于烧杯上方加盖与否或盖子是否严密也会造成沸点的不同。(7)根据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解答】解:(1)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2)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3)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也可能是水量太多;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为缩短加热所用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增大火焰等。(4)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7;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与火力大小无关,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不变;读图乙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c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c水的质量多于b的缘故。(5)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液化。(6)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的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还有水的沸点还受其上方气压的影响,故选D。(7)根据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故答案为:(1)外焰;(2)乙;(3)提高水的初温(减小水量);(4)97;不变;不能;吸热;水的质量;(5)靠近壶嘴处温度高,水蒸气不易发生液化(6)D;(7)如上图。【点评】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应能正确分析实验条件对其结果的影响,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0/1/1 15:00:04;用户:数学;邮箱:jlzx01qq.com;学号:20938019第26页(共2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