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4课时单元串知与能力测评习题讲评课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34841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4课时单元串知与能力测评习题讲评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4课时单元串知与能力测评习题讲评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4课时单元串知与能力测评习题讲评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4课时单元串知与能力测评(习题讲评课),目录contents,1,2,3,串知线索2三民主义,串知线索1西学东浙,串知线索3与时俱进,4,串知线索4科教兴国,5,单元综合检测,发展历程,时期,(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眼看世界,发展历程,时期,(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2)代表:王韬、康有为、梁启超(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4)主张:倡导君主立宪(5)影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19世纪6090年代,1.“中体西用”,2.维新思潮,发展历程,时期,(1)内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土地国有,平均地权(2)评价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0世纪初,旧三民主义,发展历程,时期,(1)内容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帝和反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2)评价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及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20世纪20年代,新三民主义,发展历程,时期,(1)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2)主张:提出民主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3)影响: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景,抗日战争时期,(1)著作: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主张:工农武装割据(3)影响:指导开辟出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2)主张: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3)影响: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发展历程,时期,(1)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主张: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3)影响: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后,(1)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2)主张:指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总任务(3)影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发展历程,时期,(1)酝酿: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抉择。在邓小平支持下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提出: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3)发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4)完善: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发展历程,时期,(1)酝酿: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提出: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3)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使其形成系统、成熟的理论,并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科技成就,时期,(1)计算机: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高性能计算机“银河号”;1997年,“银河号”巨型计算机使中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侧重为经济建设服务),(1)“两弹一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杂交水稻: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3)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侧重发展军事科技),发展历程,时期,(1)表现:将一些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认为代表不同的阶级;许多知识分子被划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2)影响:知识分子受到人身和精神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1)表现: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作为基础和长期性的方针(2)影响: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文艺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发展受阻,发展历程,时期,(1)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影响:中国文化走向世界,21世纪后,(1)表现:“文化大革命”后,清除文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邓小平指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央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影响:出现了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文学作品以及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生活的影视作品,1976年后,重新强调“双百”方针,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发展历程,时期,(1)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制定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64年,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2)1958年出现“教育大跃进”(3)1961年开始对教育进行调整,使之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4)成就:到1965年,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5年),(1)收回教育自主权(2)向广大工农开门(3)开展扫盲教育(4)参照苏联模式,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和课程改革,建国初期(19491956年),教育的奠基,发展和曲折,发展历程,时期,(1)“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大中学招生工作基本停顿,中小学教学秩序混乱(2)1966年夏,废止高考制度,中学毕业生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3)1968年,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1970年6月,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质量大幅下降(5)鼓吹“读书无用论”,“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遭遇挫折,发展历程,时期,(1)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2)1983年10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3)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开始有步骤地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4)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5)基础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6)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整合了一批高等院校,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初步形成了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7)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8)民办高等教育异军突起(9)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10)1989年10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了“希望工程”,新时期(1978年至今),复兴与繁荣,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