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34814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目录contents,1,2,3,4,重时空观念记主要史实,5,贯通学与考知能大提升,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秉唯物史观树家国情怀,6,课时检测过关练,01,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02,重时空观念记主要史实纵向理清“发展线”,一、五四运动(1919年),北洋军阀,一战,新文化运动,学生,外争,主权,工人,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早期的斗争实践(19211923年),马克思主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意义,制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内容,1922年7月,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共产国际的理论指导,条件,扩大了党的影响;极大地推动和鼓舞了全国各地的工人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意义,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高峰,过程,1922年1月到1923年3月,时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个人身份,国民大革命,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共产国际的帮助,使国共合作成为可能,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孙中山也真诚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可能性,从中国国民党方面来看,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孙中山深感国民党改组的必要性,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来看,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从国内、国际形势来看,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略中国,扶植各派军阀,又联合干涉和镇压中国革命;“_”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必要性,打倒列强,除军阀,1925,黄埔军校,长江流域,武汉,1927,北洋军阀,四、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人民军队,1927,土地革命,1931,土地,革命,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其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意义,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其为政治局常委。会后,毛泽东进入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军事行动,内容,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左”倾错误极为不满,强烈要求改变党的领导;转兵贵州避免了红军的覆灭,为会议召开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央红军与共产国际暂时失去联系,背景,1935年1月,时间,毛泽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军队继续北伐。张学良于1928年12月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1927年8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宁汉合流,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逐步转向抗日,对日本:变化,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对英美:依附,停止对苏贸易,驱逐苏联侨民,宣布与苏断交,对苏联:敌对,征服,满蒙,19291933,转嫁危机,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华北事变”,1935年,进犯山海关、热河、长城一线,攻占多伦、察哈尔等地,1933年,为转移国际视线,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占领上海作为进一步侵略的基地,发动一二八事变,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1931年,03,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纵横构建“联系面”,探究点(一),五四运动,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材料一是论点型材料,重在找论点,明确论据。材料开头即点明了论点五四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梁启超改变对“中华民族”的概念认知为论据。材料二为陈述型材料,重在抓关键词,获取信息。通过“俄国”“社会主义”“做工人运动”等关键词,可以获取的显性信息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隐性信息则是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信息知多少)学读史,材料一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中共党史资料选编,(名家怎看待)研史料,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名称比较,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都是民主革命,相同点,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革命范畴,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革命前途,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取得了最终胜利,成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果实为袁世凯篡取,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最终失败,革命结果,要把中国建设成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政治目标,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指导思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领导阶级,不同点,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探究点(二),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本材料为论点型材料,重在找论点,明确论据。依据材料的标点符号,可以将论据概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交通落后;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论点带有隐含性,需结合材料结尾信息提炼,即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或革命道路是由国情决定的)。,学读史(信息知多少),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研史料(名家怎看待),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必要性: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和它政策的正确性,基本依据,“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主要内容,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历史意义,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相互关系,04,秉唯物史观树家国情怀高度把握“历史魂”,05,贯通学与考知能大提升倾情解读“命题人”,巧,思,妙,解,解题快一点,易,误,指,正,解题准一点,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