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必备复习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化学实验探究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724910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化学必备复习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化学实验探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2019中考化学必备复习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化学实验探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2019中考化学必备复习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化学实验探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化学实验探究,类型一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5年2考),物质成分的探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探究混合物中(固体或气体混合物)物质组成的成分;另一类是探究常见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物的物质组成探究。,知识梳理,1.对混合物中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常涉及初中常见的固体物质或气体物质,解题时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来加以区分,对混合气体的探究,要注意检验的先后顺序。2.对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物的物质组成探究:若探究反应后物质的元素组成,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若对反应后物质的组成进行探究,则常涉及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常见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可溶于水的生成物存在,还应考虑可溶于水的反应物是否过量。一定存在的物质不需要检验,只需检验过量的反应物。,考点精炼,1.小意对自己使用的一节废旧干电池进行了系列探究。,老师提供如下信息:干电池的主要成分见图6-4-1,A还含有一种盐,且该盐中阴离子是SO42-、CO32-、Cl-中的一种。碘溶液能使淀粉变蓝。,NH4Cl、NaCl固体溶于水分别会解离出NH4+与Cl-、Na+、Cl-。小意首先剥开电池锌壳时,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猜想】该盐可能是铵盐。【实验】取A,滴加少量碘溶液,有蓝色出现。【实验】取少量A与熟石灰混合置于试管中,微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实验】取一定量的A,溶于适量的水中,静置,过滤。分别取4份滤液:第1份测得溶液pH7;第2份滴加稀盐酸,无现象;第3份滴加氯化钡溶液,无现象;第4份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依据小意的实验探究,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溶液呈_性(填“酸”“碱”或“中”)。(2)【实验】第2、3份中的实验可分别排除_、_(填离子符号)的存在。,碱,CO32-,SO42-,(3)以上实验证明,A主要是由_(填化学式)和淀粉混合而成。(4)为证明【实验】第1份的现象,可通过测定NaCl溶液的pH=7作对比,从而推出上述盐溶液pH7的原因与该盐中的_(填离子符号)有关。(5)第4份滴加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_。,NH4Cl,NH4+,2.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他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_性。【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碳酸钠很稳定。,碱,【猜想与假设】猜想:碳酸钠;猜想:碳酸氢钠。【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甲组方案:如图6-4-2甲,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正确。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_。,乙组方案:用如图6-4-2乙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记录如下表:,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表中m=_;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猜想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ag,V3=V2,【反思应用】(1)甲组方案中,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乙组方案可以判断,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V1V3V2,3.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只有CaC12;猜想:有_;猜想:有CaCl2和Ca(OH)2;猜想:有CaCl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CaCl2、HCl,盐酸与氢氧化钙会继续反应,不能共存,【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溶液变蓝色,溶液变浑浊,【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红色粉末的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老师提醒】它由铜、氧化铁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只有铜;只有_;是铜、氧化铁的混合物。【资料获悉】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反应物是否过量,Fe2O3,氧化铁能被稀盐酸溶解:。【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和,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你认为_(填“甲”或“乙”)的观点正确。(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6-4-3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乙,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讨论交流】(1)在装置A中先通入CO气体的作用是_。(2)应该选择_组的实验数据计算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_组(填序号)。,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CO和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3)写出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6-4-3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_。,不需要,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或用塑料袋等收集),5.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是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不稳定,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草酸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猜想2:只有_(填化学式);猜想3:含有CO和CO2。【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6-4-4所示实验:,CO2,【实验探究】(1)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请写出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C装置澄清石灰水不_,F装置中出现变浑浊的现象;E装置中出现_的现象。【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变浑浊,黑色粉末变成红色,【问题讨论】(1)A装置的作用是_。(2)B装置的作用是_。(3)该实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的空气),请提出改进措施_。,检验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类型二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5年2考),此类探究试题,常涉及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的化学性质。,知识梳理,1.常考查的金属有Fe、Cu、Al等;2.常考查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CaO、CuO、CO、CO2等;3.常考查的酸碱盐有盐酸、硫酸、NaOH、Ca(OH)2、CaCO3、Na2CO3、NaHCO3、BaSO4、AgCl等。,考点精练,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RFeCu;猜想二:_;猜想三:FeCuR。,FeRCu,【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R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快,不燃烧,【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3)金属与_是否反应。,盐溶液,2.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实验过程】(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_(用离子符号表示)。,CO32-,(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有关。要验证此猜想,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选填编号)。A.3%的盐酸B.5%的醋酸C.5%的盐酸,B,(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再逐渐滴入白醋至过量,3.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表:,查阅资料:,【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_色变为_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6-4-5中图1所示。,无,红,a点的意义为_。【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6-4-5中图2、图3所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NaCl、HCl,NaCl、NaHCO3,4.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操作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猜想假设】猜想:盐酸不足量;猜想:恰好完全中和;猜想:盐酸过量。【方案设计】(并填写表中的空格),【评价反思】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观察到溶液未变色,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填字母序号)。A.猜想正确B.猜想正确C.猜想或正确理由是_。,C,有气泡产生,猜想正确,5.图6-4-6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1)用手触摸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_(填“吸热”或“放热”),该溶液呈_色;中的溶液显_色。,放热,无,红,(2)从到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中的溶液呈_性(填“酸”或“碱”)。(3)c溶液和a溶液对比,c溶液颜色更浅。【提出问题】为什么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会更浅?【设计实验】,碱,碳酸根,【实验结论】根据甲、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写出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反思】同种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_或_。,CO2,CO,6.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_。【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_。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碱性,【探究实验三】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6-4-7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类型三有关物质变质的探究,(5年1考),物质的变质一般是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常见的有NaOH、CaO、Ca(OH)2、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的变质。解题时需掌握NaOH、Na2CO3、CaO、Ca(OH)2、CaCO3的检验鉴别等有关基础知识。,变质的情况有三种:没有变质(变质后的物质不存在),检验时只需证明不存在变质后的物质。部分变质(变质前与变质后的物质都存在),检验时需分别证明变质前和变质后的物质都存在,但一定要注意二者在检验时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扰以及加入的物质对成分检验的干扰。全部变质(变质前的物质不存在,只存在变质后的物质),检验时只需证明不存在变质前的物质。,知识梳理,1.氢氧化钠(NaOH)的变质(1)变质的原因:吸收空气中的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2)变质情况分析:没有变质,成分:_。部分变质,成分:_。全部变质,成分:_。,CO2,NaOH,NaOH和Na2CO3,Na2CO3,(3)变质情况的检验方法:没有变质:取样,滴入_(或_溶液),无气泡产生(或无白色沉淀生成)。部分变质:取样,滴入足量或过量的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上层清液中滴入_,溶液变红色,说明部分变质。全部变质:取样,滴入足量或过量的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往上层清液中滴入_,溶液不变红色,说明全部变质。,稀盐酸,CaCl2,Ba(NO3)2,无色酚酞,Ba(NO3)2,无色酚酞,2.氧化钙的变质(1)变质的原因:吸收空气中的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2)变质情况分析:没有变质,成分:_。部分变质,成分:_。全部变质,成分:_。,H2O和CO2,CaO,Ca(OH)2、CaCO3或CaCO3,(3)变质情况的检验方法:CaO的检验:取样,加水,温度明显升高,说明有CaO。Ca(OH)2的检验:因为CaO的检验会对Ca(OH)2的检验带来干扰,所以若有CaO存在,一般不能检验Ca(OH)2的存在。CaCO3的检验:取样,滴入足量稀盐酸,有_产生,说明有CaCO3。,气泡,3.氢氧化钙的变质(1)变质的原因:吸收空气中的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2)变质情况分析:没有变质,成分:_。部分变质,成分:_。全部变质,成分:_。,CO2,Ca(OH)2,Ca(OH)2和CaCO3,CaCO3,(3)变质情况的检验方法:没有变质:取样,滴入_,若无气泡产生,说明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取样,加水,滴入_,溶液变红,再往不溶物中加入足量_,有气泡产生,说明部分变质。全部变质:取样,加水,滴入_,溶液不变红,再往不溶物中加入足量_,有气泡产生,说明全部变质。,稀盐酸,无色酚酞,稀盐酸,无色酚酞,稀盐酸,考点精练,1.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如图6-4-8: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_。,Zn(或其他合理答案),2.小明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_。K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假设:只含KOH;假设:含KOH和K2CO3;假设:只含K2CO3。,【进行实验】,I,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不变红,【问题讨论】步骤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这瓶变质的试剂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作钾肥,使碳酸钾全部反应完,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_。,.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猜想3: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与反思】(1)猜想_错误(填“1”“2”或“3”)。(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_。(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_。,1,氢氧化钙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总结与提升】(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_。(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_,会加速食品变质。(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_。,称量,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6-4-9),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寻问老师后只知道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进行猜想】猜想:原溶液的溶质是NaCl;猜想:原溶液的溶质是NaOH;猜想:原溶液的溶质是Na2CO3;猜想:原溶液的溶质是NaHCO3。,【查阅资料】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3,因为_。,【进行实验】(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2)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图6-4-10所示的实验:,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_。,NaCl,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获得结论】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原瓶中的溶质是_,且已变质。,NaOH和Na2CO3,NaOH,类型四有关化学反应影响因素的探究,(5年1考),有关影响化学反应因素的探究包括催化剂、燃烧条件、金属生锈的条件等内容。解答此类探究题的关键是掌握控制变量法。在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时,必须明确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只改变一个因素来进行分析。在分析问题时,要先找出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相同,从改变的条件入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催化剂的探究(1)催化剂:“一变二不变”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2)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通常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来判断;质量不变往往通过比较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来证明;通常将反应后的物质回收后重复实验来判断其化学性质是否改变。,知识梳理,2.燃烧条件的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3.金属生锈条件的探究:常考查Fe、Al、Cu三种金属的生锈条件。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溶液的浓度;外界的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的浓度等。,考点精练,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取同浓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图6-4-11装置完成表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2)实验和可探究_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欲探究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填实验序号)。(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写出1点即可)。(4)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除上述因素外,还有_(写出1点即可),请设计实验方案_。,Fe2O3,温度,或,2.探究白酒燃烧的奥秘。在诊所里,小华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老中医告诉她:只有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好奇并喜欢探究的小华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mL酒精水溶液中含75mL酒精)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酒精(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可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忽略不计。【实验探究】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0mL、10mL)、蒸发皿、玻璃棒、火柴。,(1)实验时,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mL60%的酒精溶液。最好选用_mL量筒,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_。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方法是_。,10,(2)在室温(20)时,小华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1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室温(20),在小华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要想更精确测定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请你补充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方案_。(4)拓展应用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能被点燃。其原因是_。因酒精含量低而不能燃烧的酒精溶液,要分离出其中的酒精,可采用的方法是_。,蒸馏,3.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2)猜想与假设:_。,(3)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4)实验步骤: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_;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5)预测实验结果: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_。,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6)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6-4-12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_,判断的理由是_。,乙,4.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填实验编号)。(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_(填实验编号),结论是_。(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pH变化关系是_。,c3,a1、b1、c1,温度越高,溶液pH越大,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4)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_(填“大”或“小”)。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_。,大,(5)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_(填标号)。a.酚酞试液b.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d.氯化钙溶液(6)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写名称):_或_,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一个)。,bd,熟石灰,消石灰,5.实验探究一: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实验探究】,氧气,续表,质量和化学性质,【拓展应用】已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101.2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CuSO4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_g。,3.2,6.某研究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制取氧化铜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往步骤得到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到不再产生蓝色沉淀,然后将烧杯中的物质转移到蒸发皿,加热,当蓝色沉淀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已知氢氧化铜加热会生成氧化铜和水);将步骤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铜。,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上述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填步骤序号)。(3)检验步骤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少量最后的洗涤液于试管中,_。,.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用图6-4-13装置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时均收集20mL气体,相关数据见下表:,(4)图中的量气装置B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mL带刻度的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检验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_。(5)上表中实验的作用是_。若x_y(填“”“,7.小金利用图6-4-14所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在导管后扎气球,(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填写化学性质)。,4.64,还原性,类型五有关实验设计与评价的探究,(5年1考),实验设计与评价的原则: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方法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操作安全,推断完整严密等。,知识梳理,实验的评价要注意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原理是否正确;所用的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是否节约药品;操作是否简单,是否安全;是否对环境有污染;是否有实验误差;方案是否有新意等。,考点精练,1.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6-4-15)。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填“同意”或“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3)小红按图中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不同意,【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猜想正确,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3,O2比N2化学性质活泼,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2.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猜想三:硫酸钠、硫酸。【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下表实验现象中的。,无气泡产生,【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评价反思】(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操作错误是:_;(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3.图6-4-16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猜想: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实验与结论】实验: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_7(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成立。实验: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_(填“酸”“中”或“碱”)性,猜想不成立。,中,【交流和反思】(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不成立,理由是_;(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列_(写出反应物即可)。,甲组实验生成了Na2SO4,若它显酸性,在此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白色沉淀,碳与氧气,4.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可以用字母AB+CDAD+CB来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稀盐酸与以下四种物质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1)甲同学提出稀盐酸与NaCl溶液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乙同学认为不反应,因为这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所得的物质是一样的。你_(填“同意”或“不同意”)乙同学的看法。,同意,(2)甲乙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请你在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有气泡产生,(3)写出实验2的化学方程式:_。,(4)在实验3中,甲乙两同学因为观察到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故判断该反应不能进行,你_(填“同意”或“不同意”)他们的看法,若不同意,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发生。可用试剂:NaOH溶液、稀盐酸、石蕊试液。,向稀盐酸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不同意,5.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紫(紫红、红),【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微,碘的汽油溶液,强,【反思与应用】(5)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填“分层”或“不分层”)。“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不分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