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詟说赵太后》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724496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6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詟说赵太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触詟说赵太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触詟说赵太后》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詟说赵太后,故事背景: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死,孝成王初即位,由于年纪太小,由赵太后执政。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秦国抓住有利时机,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发兵条件是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长安君即孝成王,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触詟,应作“触龙”,史记赵世家作“触龙”,汉书古今人表也作“左师触龙”。今本战国策误合“龙言”二字,遂成“詟”。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战国纵横家帛书,中有“触龙见赵太后”章,正作触龙。,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赵太后:赵惠文王威后,赵孝成王之母。用事:执政,当权。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死,子孝成王立,年幼,所以由赵太后执政。长安君:赵太后幼子的封号。质:古代诸侯国求助于别国时或结盟,常常把自己的子孙交给对方做抵押,已取得信任。赵太后新掌权,秦国猛烈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强谏:竭力诤谏。坚、固、刚、强:“坚”本义是土硬;“刚”本义是刀硬;“强”本义是弓有力;“固”本义是四面闭塞,难攻易守。明谓:明明白白的说给。者:赵太后自称。赵太后不同意,大臣极力劝谏。太后明确告诉左右:“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我老婆子一定朝他的脸吐唾沫。”,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愿,表示主观上的愿望、希望。盛气:很生气的样子,气呼呼的、怒气冲冲的,不同于“盛气凌人”中的“盛气”(傲慢的气势)。揖:辞让。史记赵世家“揖”作“胥”,胥为等待之意。义较胜。左师触龙说希望谒见太后。太后怒容满面地等待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徐:慢慢地。趋:快步走。当时臣见君,按礼当快步走,只因触龙脚上有毛病,所以只能徐趋,其实只不过作出“趋”的姿势罢了。另:秦汉以来,皇帝以允许大臣“入朝不趋”作为特殊的恩宠和礼遇。曾:放在“不”字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玉体,等于说贵体,古人把玉看成贵重的宝物,这里用玉来表示贵重。郄():同隙,“有所郄”,是身体有所不正常的委婉说法。触龙进来后慢步走向太后,到了跟前请罪说:“老臣脚有病,已经丧失了快跑的能力,好久没能来谒见了,私下里原谅自己,可是怕太后玉体偶有欠安,所以很想来看看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辇:古文为合体会意字,从二人从车会意,像二人挽车之形,意思是人拉的车。小篆的构字原理与甲骨文金文一脉相承,将两个人形写作两个“夫”字位于字形的上部,下部为车,从二夫从车会意。说文车部:“辇,輐车也。从车从夫夫,在车前引之。人拉的车特指国君、帝王、皇后等乘坐的车贵族乘车。“辇”字在相关成语中通常都是指国君、帝王、皇后等乘坐的车。“扶辇下除”、“出舆入辇”、“帝辇之下”。,日:每天,时间名词作状语。得无,类似现代汉语“该不会”,副词性的凝固结构,常与“乎”连用,表示一种推测性的疑问。太后说:“我老婆子行动全靠手推车。”触龙说:“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靠喝点粥罢了。”,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今者:这里当“近来”讲。殊,很,副词。乃:这里当“却”讲。步:慢慢走,动词。与“趋”的区别。益:副词,更加。耆:通“嗜”,喜爱。少:副词,稍微,稍稍。触龙说:“老臣现在胃口很不好,但自己坚持着步行,每天走三四里,稍为增进一点食欲,对身体也能有所调剂。”太后说:“我老婆子可做不到。”太后的脸色稍为和缓些了。,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古人谦词自己的儿子的称呼还有:小儿、犬子、不肖子、无状子、弱息、粪土息。不肖:不贤、不才。怜:爱。爱怜同义复用,表示对人有很深的感情,喜欢他。黑衣,卫士的代称,因当时王宫的卫士都穿黑衣。借代的用法。没通冒,假借字。闻:使闻,即禀告的意思。左师公说:“老臣的劣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才。臣子老了,偏偏爱怜他。希望能派他到侍卫队里凑个数,来保卫王宫。所以冒着死罪来禀告您。”,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讬之。”,填沟壑:指死后没人埋葬,尸体被扔在山沟里,这里是谦虚的说法,就是指死。讬托:上古没有“托”字,“托”是后代“讬”的通俗写法。宋代以后,“讬身”、“讬故”等,有人写成“托”。但是,“托”字有它自己所特有的意义,表示用手撑着东西,如“托钵”,又有引申义“称托”。太后说:“一定同意您的。年纪多大了?”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在老臣没死的时候先拜托给太后。”,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异,非同一般、特别,作“甚”(厉害)的状语。太后说:“做父亲的也爱怜他的小儿子吗?”回答说:“比做母亲的更爱。”,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这句话是主谓句,谓语动词“以为”的宾语是主谓词组“媪之爱长安君”;这个主谓词组的主语是一个小的主谓词组“媪之爱燕后”,“之”用在主语“媪”和谓语“爱”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贤,超过胜过,于表比较对象。回答说:“老臣个人的看法,老太后爱女儿燕后,要胜过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比不上对长安君爱得深。”,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计深远:等于说做长远打算。计,动词,打算,考虑。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一点。,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踵:脚后跟。祝,用言语向鬼神祈祷好运或幸福,“祷告”。前一个“祝”是“为动”用法,为祷告。古代女子出嫁,只有被弃才回娘家。诸侯女儿远嫁到他国,只有被废或亡国后才回到本国,所以赵太后祭祀时祝女儿别回来。老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是想到可怜她要远去,也是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并不是不想念她,每逢祭祀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为王吗?”,“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前一个“赵”指晋国的大夫赵氏,后一个“赵”指诸侯国赵国。侯:名词活用为动词,封侯。继,动词活用为名词,继承者。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微,否定副词,非,不;独,范围副词,只,单单;“微独”连用,义为“不只是”、“不光是”。诸侯后面省略了“之子孙侯者其继”七个字。左师公说:“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国的子孙还有继承爵位的吗?”太后说:“我老婆子没听说过。”,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重器:指钟鼎、珍宝、金玉一类的宝器,这些宝器是象征国家权力的。这是他们近的灾祸及于自身,远的及于他们的子孙。难道是君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地位高人一等却没什么功绩,俸禄特别优厚却未尝有所操劳,而金玉珠宝却拥有很多。,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尊贵。“之”是间接宾语,“重器”是直接宾语。现在老太后使长安君地位很高,把富裕肥沃的地方封给他,又赐予他大量珍宝,却不曾想到目前使他对国家做出功绩。,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讬于赵?,山陵崩:比喻君王死去,这里比喻赵太后死掉。何以:以何。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安身立足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老臣认为老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我以为你爱他不如爱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质,名词活用为动词,当人质。任凭你怎样支使他。太后说:“行啊。任凭你派遣他到什么地方去。”于是为长安君套马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就出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