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22999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水,大气,土壤,生物,岩石,地形,问题探讨一: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把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融合成自然综合体,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大气,生物,水文,岩石、地形,土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一.整体性的含义:,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地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特性叫做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循环),例如:太阳能、水、钙、铁等元素在各要素间流动(下图),上面的过程还可看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着有机物质的连续合成与分解过程,这叫做生物循环。,阅读案例一,,归纳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改变原始大气:CO2、CO、CH4、NH3N2、O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参与沉积岩的形成,改造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答案要点,(1)生物、土壤、大气、水、岩石等。,(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流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生物的水分等。,(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表现(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大气,平衡功能(通过相互作用,使各要素自身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大气本身不具备这一能力,例如:大气中CO2、O2、N2的含量长期保持稳定。,地理环境能自动消除部分新增的CO2,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光合作用,吸收CO2主要靠。,生产功能(指共同合成有机物的功能),CO2、光热,土壤岩石水圈,水分、无机盐,植物,叶绿素,有机物,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哪些,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分析羚羊的减少原因。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藏羚羊的例子,动态平衡,活动2,地理要素间的平衡功能,(1)高原地形、寒冷的气候、含盐的土壤、充沛的水源等。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2)减少原因: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猎杀。(3)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是平衡功能。,考考你,“一山不能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A生产功能B消费功能C分解功能D平衡功能,解析:一定范围山林生态系统中老虎的生长繁殖都要受到食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老虎和其他各物种的数量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各物种在一定时期基本恒定,老虎也是这样。,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具有统一性?,想一想,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表现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统一的演化过程,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变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西北地区景观,深处内陆,气候干旱,探讨: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干旱,地形:由湖泊变成了陆地。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文: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反映问题:森林锐减,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表现(四)地理环境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东北林区的命运,“牵一发而动全身”,破坏森林的环境效应:,滥伐森林,(气)湿度下降,气候变干,(水土)水土流失严重,(土)土壤侵蚀,水旱灾增多,(生)物种灭绝,(地)岩石物理风化强烈,生态环境失调,“牵一发而动全身”,植树种草的环境效应:,人工造林,风速减少气温降低湿度增大,吸烟滞尘,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大气CO2增多,滥伐森林,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地壳中碳元素减少,大气植被水地貌地质,水库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库修建,库区温差降低,提取:水库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哪些不利影响有?,第90页活动,水位上升,变得更丰富,水生生物增加陆生生物减少,温差变小湿度变大,减少,减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整体性的含义:,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各特性叫做整体性。,表现(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表现(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表现(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表现(四)地理环境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练习,1)生物与环境的正确叙述是()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B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环境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C,2)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A,练习2,3)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B整体性C不可替代性D数量的有限性,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