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农业和经济发展.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19595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农业和经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发展经济学农业和经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发展经济学农业和经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农业和经济发展,姚洋,大纲,引言传统农业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现代农业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在国民经济份额中的下降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传统农业,定义:按照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舒尔茨,1964/1987)的定义,不使用现代要素的农业生产都被视为传统农业的范畴。特征:贫穷但有效(舒尔茨)从技术和收入的层面来看,传统农业是贫穷的;但从资源配置的层面来看,传统农业却是有效的。,3,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贫穷”来自于它具有的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单位面积产出较低;其二,人均产出、即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4,传统农业,原因:传统农业主要依赖三大传统要素,即土地、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最终都会面临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限制。基本不使用良种、化肥、杀虫剂、机械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较低除受制于现代要素缺失的限制之外,还和大量的人口集中在农业有关。较高的劳动力/土地比例压低了劳动力相对于土地的价格,从而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特别是机械技术的采纳,这样,人均产出就无法提高。,5,传统农业,中国历史上单位面积产出是有所提高的。特别是在清代早期的200年间,中国人口增长近三亿,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来应付如此快速的人口增长。但是,历史时期产出的提高是十分缓慢的,基本上只能赶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已,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和人均粮食拥有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6,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有效”来自于它的资源配置效率。资源有效配置通俗地说是所有要素都已经物尽其用,也意味着劳动(资本)边际产出等于工资(利率)然而,在舒尔茨以前,比如阿瑟刘易斯就认为,传统农业里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即处于完全失业的劳动力,但是,为了维持他们的生存,传统农业不得不付出高于他们劳动边际产出的工资。,7,传统农业,舒尔茨反对上述看法。在改造传统农业这本著作里,他借用大量的人类学证据说明,传统农业不存在组织和制度的效率损失。他认为,要素边际产出等于要素价格的基本原理并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即使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这仍然是成立的。但是,他也进一步指出,这种“有效”只是静态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的贫穷来自于它缺少动态意义上的效率,即技术的进步。这也是他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核心所在,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提高。,8,传统农业,在中国历史上,小农体系指的是一种以小农耕作为主导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这里的“小农”不仅包括自耕农,而且也包括佃农.小农体系不仅制约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而且还限制了现代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持这种论点的人会给出两个理由,一个是小农损失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之后带来的规模经济,另一个是小农不利于现代要素、特别是机械的采用。但是,这两个理由都缺乏理论和经验依据。,9,传统农业,中国的小农体系针对第一个理由,考虑规模经济的定义如果是经济学通常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即当所有的要素投入同比例增加的时候,产出会超比例地增加。产生规模经济的核心是某些要素的不可分性,比如一个农户购买的拖拉机。但是,农业生产的多数要素投入如土地、人力、化肥等都是可分的,那些不可分的要素如拖拉机也可以通过市场租赁变成可分的。因此,农业生产不具备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多数对农业生产函数的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10,传统农业,中国的小农体系针对第一个理由,考虑规模经济的定义如果按流行的定义,及规模经济指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产出规模递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如果其它投入不变,单单增加土地经营规模必然导致土地边际回报的下。,11,传统农业,中国的小农体系针对第二个理由,考虑大农场是否真的有利于现代要素投入的增加。这个论点是否成立,取决于市场的完备程度。在完备市场条件下,无论农户大小,他们都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要素投入强度,小农户因此不会比大农户亩均使用更少的现代要素投入。在不完备市场条件下,小农户可能比大农户使用更少的现代要素投入。比如,如果信贷市场是不完备的,相比于大农户而言,小农户可能无法购买更多的现代要素投入。从这个角度而言,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与完善银行的信贷体系均是解决现代投入要素缺乏的方法。,12,传统农业,微观发展经济学的经验研究发现,即土地单位面积产出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原因:恰亚诺夫的“自我剥削”机制当农户可耕作土地减少时,农户会在土地上投入过多的劳动,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精耕细作)。,13,传统农业,简单模型:说明人地比例的上升如何导致,单位面积的劳动投入随着土地经营面积的扩大而下降,土地单位面积产出也下降。模型设定:农业社会只使用两种要素进行生产,一个是土地,一个是劳动力投入。假设参与生产的农户是同质的,每户经营的土地数量为T.单个农户而言,但它的劳动力投入L是可变的,假设为,14,传统农业,模型设定(续):每个农户的粮食生产函数具有性质:1.不变规模报酬2.单个生产要素投入边际递减,写为Y=F(T,L)Y=F(T,L)=TF(1,L/T)以y=Y/T表示单位土地产出,l=L/T单位土地劳动投入,则写成单位土地的生产函数:y=f(l)其中f(l)=F(1,l)由农户的生产函数性质(1,2)单位土地的生产函数具有性质,15,传统农业,模型设定(续):农业劳动产生负效用,以V(L)表示模型求解:目标函数对总劳动力L求导、化简,得一阶条件,16,传统农业,模型求解(续):为了求得单位劳动投入l如何随土地经营面积T变化,对上述一阶条件利用隐函数定理,对l关于T求导得解得易知,0,也就是说,单位面积的劳动投入随着土地经营面积的扩大而下降。,17,传统农业,把上述结论应用到中国历史,则我们可以为中国的小农体系提供一个经济效率上的合理解释。由于土地数量有限,而人口在不断增加,社会必须尽可能地提高粮食产出,因此,随着人口的增长,把土地分给更多的农户,从而降低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对全社会来说是最优的选择。,18,传统农业,高水平陷阱伊懋可(MarkElvin)在其1973年的著名著作中国的历史形态(ThePatternoftheChinesePast)中,伊懋可详细考察了清代中国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高水平陷阱(thehighequilibriumtrap)理论。所谓高水平陷阱,指的是农业高度发达、但工业却停滞不前的状态。,19,传统农业,高水平陷阱首先,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南宋时期就出现了水泵、水力推动的、比英国的珍妮纺织机还先进的织布机等先进技术,并且已经出现了工厂生产的雏形。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技术改进已经达到了极限。农业技术若要进一步的改进,则需要更多的铁、铜等工业资源,但是这些工业生产要素昂贵得使投资者望而却步。要打破这一资源约束,需要农业创造更多的剩余,从而使部分人可以付得起生产要素的高价格,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由于马尔萨斯原理的作用,每次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农业剩余的增加都被人口增长所消耗,最终农业技术变革达到传统农业的最高点,不再增长,而工业则处于停滞的状态。,20,传统农业,伊懋可的理论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首先,资源约束总是在价格意义上的相对缺乏,绝对资源不足是不存在的。“石器时代的结束不是因为地球上耗尽了所有的石头”,资源约束是与价格、技术关联在一起的.其次,伊懋可对技术问题的讨论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圈套,他用传统农业技术的约束解释中国农业的停滞,而李约瑟之谜要回答的,恰恰是为什么中国没有跳出传统技术的约束,发展出现代技术。,21,传统农业,姚洋(2003),认为并构建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说明,中国比西欧高得多的人地比是导致中国和西欧出现文明分岔的原因。从秦代开始,中国的人口密度即远远超过欧洲。到1700年左右,中国的人均耕地为0.28公顷;而在同时期的欧洲,法国为0.83公顷,英国为0.91公顷,为中国的三倍左右(赵冈、陈钟毅,2006)。具体而言,人口密度上的巨大差别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在华北平原地带,森林覆盖率很低,人口发展迅速,并且在一段长期的历史时期中依靠小米即可容易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在欧洲,森林覆盖率很高,森林地区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居住,因而人口是在长期逐渐渗透到欧洲中部和北部地区的。,22,传统农业,姚模型的逻辑:相对西欧而言,在起始点上,中国的情况为人多地少,因而土地价格昂贵,投资土地的资本回报率高,因此人们更愿意投资于土地,发展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在工业环节上,人多地少的状况引起食物紧缺,因此大部分花销必然用于粮食消费,农业剩余很少。由于工业具有规模经济,需要相当规模的农业剩余才足以供给它所需的最低投资,因而工业无法发展起来。这样,中国就掉入了农业技术高度发达且保持增长而工业停滞不前的高水平陷阱里面。相比之下,西欧较低的人地比使得西欧较为容易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从而产生较大规模的剩余供工业投资使用,西欧因此得以进入农业和工业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阶段。,23,传统农业,24,图3.21500-1930年中国的米价和田价,传统农业,上图中,同期米价上涨的速度并不很高,这暗示了亩均产出提高的可能性,而亩均产量的提高会促进田价的上涨。直到近代,中国还存在许多“不在村地主”,即那些在城市居住但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他们之所以不投资于工商业却仍旧投资土地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投资土地的长期平均回报高于工商业的回报。民国时期,工商业的运营技术已经比较完备,而仍然存在大量不在村地主,这充分印证了中国的高土地回报率。,25,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农民大体上可以分成四种:地主、自耕农、佃农和雇农。,26,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如此严重的土地分布不均存在什么问题呢?在社会层面,土地雇佣可能导致雇农和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特别是雇农中的长工,他们吃住在地主家里,往往因为贫困而不能组建自己的家庭,从而形成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在经济层面,土地租赁会导致效率的损失。,27,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两种形式的土地租赁一种是固定租,即佃农给地主上缴固定数量的粮食产量;另一种是分成租,即佃农和地主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产量。不同租赁形式的效率损失来源固定租:佃农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但却承担了全部风险,导致效率损失分成租:佃农只分得一部分收入,他对土地投入的激励会下降,导致效率损失,28,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模型说明假设农业生产使用土地和另一种投入x(可以是劳动力,也可以是其它投入),其价格是p。但农业产出面临风险,可以表示为其中e为一个均值为1、方差为2的随机变量固定租的净收入:佃农的目标函数最大化期望效用:maxEU(y),为了求解换算成确定性收入即(在e=1时,一阶展开得到),29,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固定租目标函数:一阶条件:,30,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固定租与无风险时的要素投入x0相比,有风险时的要素投入x1减少风险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拥有更多的财富人能够承担更多的风险,即有更小的,31,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分成租下类似地,最大化目标函数:一阶条件:这个方程的解x2仍然小于x0,有可能比x1大,也可能小,图中的x2比x1大,也存在效率损失。,32,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租赁合约都意味着效率损失。固定租合约的损失来自于佃农较低的承担风险的能力,而分成租则来自佃农较低的风险承担能力和较低的激励水平的组合。文献中对所谓最优合约的讨论(如Cheung,1969/2010;Stiglitz,1974),均是以传统土地所有制结构为前提的,因此不能作为对传统土地所有制效率的论证。土地改革(简称土改)、实现耕者有其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除此之外,土地改革还有其它方面的意义。,33,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首先,土改提高普通农民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子女的教育,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其次,土改打破传统的等级结构,消除了大地主对国家政策的控制,从而使得促进社会进步的公共政策得以实施。第三,土改增强了民众的公平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第四,土改消除了佃农和雇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因此是对人的解放。,34,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土地改革中国的土地改革可以追溯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蒋介石在1927年取得政权之后便开始着手实施土地改革。在1928-1933年间,国民政府颁布了土地法等土地改革法律,其主要目标是实行“三七五减租”,即把地主的租佃收入限制在产量的37.5%或以下。但改革措施也没有得到多少具体的实施,但最后都不了了之。,35,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汲取了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落脚未稳就开始在台湾实现土地改革。和在大陆不同,蒋介石政权和台湾社会无任何瓜葛,因此可以分开手脚进行真正的土改。和同时期大陆的土改不同的是,台湾土改没有没收地主的土地,而是采用赎买的方式。政府将地主的土地作价收购,但不支付现金,而是发给地主公营事业的公债,解决了政府资金的难题。,36,传统土地关系和土地改革,共产党的土改在江西苏区期间,共产党的主张是“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苦农民。抗战期间,党改变了措施,转而实施国民政府的“三七五减租”措施。抗战接近尾声之时,以1945年5月4日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为起点,解放区开始没收地主土地的土改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正式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运动。,37,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为“现代要素”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机械的广泛使用其二为化肥、杀虫剂等现代化学品的普及以及生物技术带来的改进。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由于生物技术的广泛使用,农业从科技进步获得的好处甚至超出了制造业和服务业。,38,现代农业,例子美国在1929-2008年期间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3.96%,相比之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率仅分别为1.71%和0.8%(MaoandYao,2012)。在1970-2009年间,韩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4.38%,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率分别是3.07%和0.8%(MaoandYao,2012)。,39,现代农业,联系前面章节的马尔萨斯陷阱马尔萨斯陷阱成立的最重要条件是土地边际报酬的递减。在传统农业范畴内,由于现代要素投入的缺乏,土地生产力得不到改善,因此必然受到土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现代农业打破这个限制的要点在于,生物技术进步是一种土地加强型的技术进步,即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技术进步,相当于增加了土地的数量,把一种有限的投入变成了近乎无限的投入。,40,现代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如果现代农业技术得以推广,世界的粮食供给将不会成为问题。可以说,基于绿色革命的现代农业在一夜之间解决了人类的吃饭问题。但是,在现实中,饥荒仍然时有发生,而慢性营养不良更是非洲和南亚的普遍现象。原因一是现代农业技术还没有得到推广,例如,世界平均的水稻亩产只有200公斤。二是也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现存的世界体系和经济秩序,它们阻碍了世界范围内粮食的有效配置,同时也压低了贫穷国家穷人的购买力。,41,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是文明的摇篮,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世界各国的对比发现,一国的贫困首先表现为农业的贫困在中国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况,2008年三个最富有的省份(浙江、江苏和广东)和三个最穷的省份(贵州、云南和甘肃)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42,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城市而言,最富有的三个省的人均收入是最穷的三个省的1.64倍;但是,就农村而言,这个差距变成了4.63倍。在最富有的三个省内部,城市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均收入的1.49倍,城乡差距和其它国家的水平相当;但是,在最穷的三个省内部,城乡收入差距为4.21倍,远远高于其它国家的水平,同时也达到最富有的三个省的城乡收入差距的2.83倍。,43,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落后和低收入水平之间的很强的相关关系,但从因果关系上将农业落后是否会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增长?否定回答的逻辑:农业的作用限于为人口提供食物,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粮食可以通过进口获得,因此,只要开放农产品贸易,快速的工业化完全可以带动就业,进而带动一国经济的增长。1980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银行对非洲的政策建议恰恰使用了这个逻辑。但其结果却是非常糟糕的,非洲长期处于饥饿的阴影之下,而工业也没有发展起来。,44,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保障粮食供给国内粮食供应如果不能有效满足需求,将直接导致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若一国内部粮食供应不足,则只能寄希望依靠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来填补缺口,但是由于国际市场容量的限制,这样的进口行为将立刻导致粮食价格显著上涨,让进口国面对极大的经济压力和政治风险。,45,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供就业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之一,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农业仍然是提供就业的最主要场所。从过去来看,农业的破产是早期资本主义进程的一部分,然而稳定的农业为“无剥夺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保障。然而,农业要发挥这样的作用,需要农村土地制度的配合。,46,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供就业如果土地分配较为平均,则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可以享受土地带来的收益。土地为农民提供一种收入保险。在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中国7000万外出打工的农村移民当中,3000多万人失去了工作,他们中的多数人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农业生产。而印尼在危机中发生大规模的骚乱,最终导致苏哈托政权的瓦解。,47,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供就业土地的保险功能不仅仅限于提供就业,而且也可以降低工业化的成本。吉莉安哈特(Hart,2002)对比了中国和南非的工业化进程,认为中国均等的土地分配为工业化提供了一个“社会工资”-即工厂不用负担的工资-从而降低了工业化的成本。农业的就业功能还可能影响城市贫民窟的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的粗略观察可以发现,贫民窟较多的国家是那些土地分配比较不均的国家,而在东亚土地比较紧张但分配又比较平均的国家,贫民窟比较少一些。,48,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缓解贫困无论是在哪个发展中国家,贫困都相对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农业是否得到发展是能否消除贫困的关键。发展农业生产才是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的出路。中国的脱贫之路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978年中国的贫困人口也达到2.5亿,1984年,贫困人口下降到1.25亿。,49,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进程农业的发展则对劳动力外移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首先,粮食在市场上的短缺将导致粮食价格持续维持在很高水平,降低了劳动力外移的动力。其次,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机械的采用降低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农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的工业化进程。,50,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先发国家早期和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转移,是以农民的破产或农业的不发达为前提的,在这种情况下,进城的农民必然发生马克思所说的“贫困化”,成为被剥夺的对象。中国和一些东亚国家(地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过程,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忽视农业一个国家如果想跳过农业的发展直接进入工业化阶段,就将付出巨大的代价。,51,农业在国民经济份额中的下降,农业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就应该成为一个主导产业。世界范围内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一国人均收入的提高,农业就业及其对一国经济总体的贡献将显著地下降。,52,农业在国民经济份额中的下降,农业份额的持续下降的原因供给方面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率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实质是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的相对价格会降低。而劳动力也将转移到相对价格高的产业。,53,农业在国民经济份额中的下降,农业份额的持续下降的原因需求方面农产品主要是食品这样的必需品,而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即当收入增加1%的时候,人们对食品的消费增长会小于1%。当收入增加时,越来越多的收入份额会被用在非食物产品的消费上。这样,一方面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下降,而其消费量占经济总消费量的比例也在下降,其乘积的综合结果必然导致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不断下降。,54,农业在国民经济份额中的下降,中国城、乡恩格尔系数(1987-2009年),55,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在早期研究中就发现,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此系数是在不断下降的。,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对农业过度汲取政策的历史背景中国领导人的经济逻辑是,中国内忧外患的百年史告诉他们,发展重工业是一个国家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当时的困难是工业基础薄弱,资金匮乏,要满足快速工业化的需求,就必须从农业汲取剩余,方法是压低农产品的价格,从而降低城市工人的工资,让工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56,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对农业过度汲取政策的历史建国初期,国家经历了大规模土改,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粮食的生产和销售都是由私人所掌控,生产靠农民,销售靠粮商,国家缺乏调控粮食价格的手段。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统购统销”政策应运而生。后来,国家不再参与直接收粮,而由生产队和公社一级一级上缴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直至1984年公社制度正式结束之后才取消。,57,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对农业的汲取依赖所谓的价格“剪刀差”。在历史上,剪刀差存在两种形式:其一是指以低价收购粮食,再将这些粮食分配给城市居民消费;其二是以低价收购粮食,但以高价提供农业投入品,导致人为的差价。无论何种形式,剪刀差的直接受益者都是工业的积累,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都会下降。中国主要采用的是第一种形式。,58,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后果农村开始呈现完全等同于农业的态势费孝通在江村经济里提到(费孝通,2001),20世纪30年代在其家乡吴江开弦弓村已经存在纺织厂。曹幸穗(1996)根据“满铁”调查资料的计算结果也表明,江南农村在当时的兼业化程度已经很高,非农收入甚至已经超过农业收入。人民公社实行之后,农村居民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其唯一的生产方式被限制在了粮食的种植上。,59,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后果城市农产品供应空前紧张由于农产品产量、特别是经济作物增长速度低,城市的农产品供应趋于紧张,不得不实行计划供应。国家对计划供应的产品进行价格补贴,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60,小结,本章讨论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的下降以及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对农业的过度汲取问题。对于传统农业,本章从传统农业的特性出发,探讨了中国小农体系的经济成因,进而讨论了土地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对于现代农业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章强调了现代要素投入对农业增长的作用,并从粮食供给、就业、缓解贫困以及促进劳动力转移几个方面论证了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61,小结(续),对于农业份额的下降,本章揭示了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滞后于收入增长这两个原因。最后,本章总结了计划经济时代压抑农业所带来的负面后果。,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