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汇报PPT0625(专家评审).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2714741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研汇报PPT0625(专家评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可研汇报PPT0625(专家评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可研汇报PPT0625(专家评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海曙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7年6月,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第二部分:需求分析第三部分: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建设方案第五部分:项目进度安排第六部分:资金计划与筹措方式第七部分: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数字城管”的四层含义,一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建立一个城市管理的监督指挥平台,实行科学快速、有效的城市管理;二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三是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为两个轴心的管理新体制,将监督职能与指挥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监督与制约互动,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四是建立外评价与内评价相结合的比较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从而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到位。,2004年10月,“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在北京东城区首创应用,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确、敏捷、高效,并在2005年7月,“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被建设部确定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号召在全国推广;2005年7月,建设部召开了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现场会,推动“数字城管”建设工作;2006年7月13日,浙江省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研究部署浙江省“数字城管”建设问题;2007年3月,宁波市海曙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试点城市(区)。,项目背景:,“数字城管”模式代表了当今城市管理的一种趋势。“数字城管”将建立起精确、主动、高效和可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它将在管理方法、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上进行改造和完善;“数字城管”在北京、上海、杭州、路桥等试点城市(区)的运行情况看,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效果明显;宁波城市快速发展,获得了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众多荣誉。海曙区作为宁波市的中心城区,体现了宁波城市的形象和发展水平。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海曙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的起点上,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科技手段和管理机制,对于加快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水平意义重大。综上所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十分必要。,项目必要性:,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第二部分:需求分析第三部分: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建设方案第五部分:项目进度安排第六部分:资金计划与筹措方式第七部分: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覆盖范围:海曙全区2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流动人口约20万,辖8个街道办事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需在全区范围实施,覆盖本区范围内所有事部件。工作流程:以建设部推广的“数字城管”模式为基础,同时结合海曙城市管理实际情况,涵盖问题上报、核实、立案、任务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监督协调、综合评价等方面。组织机构:按照海曙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流程的要求,管理机构上,设立海曙区城市管理监督与指挥中心。,需求分析(一):,基础数据普查:包括地形数据、行政区划网格数据、地理数据、部件数据、事件数据。信息量: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每年的数据量累计约为1880G。数据要求: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实时性、安全性。系统性能:包括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连接建立时间等。整合资源:海曙区“数字城管”需整合城管局原有的信息系统与资源。,需求分析(二):,网络平台:需确保网络有效互联、系统安全稳定、高扩展性、实现集中管理。安全性:系统应用跨越政务专网、无线网,用户类型众多,整个平台会面临各种安全隐患,需考虑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的需求。应用系统:包括公众网站、呼叫中心、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GPS定位监控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子系统。手持终端需求:应配备具有通话、短信、拍照、录音、手写、GPS、GIS等多种功能的PDA移动终端。,需求分析(三):,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第二部分:需求分析第三部分: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建设方案第五部分:项目进度安排第六部分:资金计划与筹措方式第七部分: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政策环境可行性:2004年10月,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国家建设部召开了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并开始在全国试点,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宁波市海曙区已经被列入我省第二批试点城区,项目在政策上是可行的。,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海曙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主要采用以下关键技术:网络技术,实现有线网、无线网的互联,构建基础设施平台;数据存储与备份技术;网格地图技术;地理编码技术;“3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R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这些技术和方法均为当今世界信息应用领域的成熟技术,在国内外已有成功的案例,并且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领域,都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海曙区“数字城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行性分析(二):,财务可行性:本项目借鉴国内其它城市“数字城管”建设、运行、维护经验,采用BOO投资模式(即建设-拥有-经营,承包商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建设、运行、维护某项政府项目)建设,减少了政府一次性资金投入的压力。这种方式在北京电子政务网等多个IT信息化项目中得到应用。本项目在财务上可行。,可行性分析(三):,设备供货与环保节能:所采用的设备和技术已十分成熟,厂商货源充足,设备货源可以保证;所采用的设备对周围环境无电磁辐射、无粉尘、无噪声、无污染物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所采用的设备工艺流程采取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功耗低,效率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可行性分析(四):,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第二部分:需求分析第三部分: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建设方案第五部分:项目进度安排第六部分:资金计划与筹措方式第七部分: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先进性:充分吸取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城管”研究与应用成果,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3S”空间信息技术、行业实体库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特色性:建成覆盖全区、具有海曙特色的系统平台;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海曙区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对人员、设备、信息等进行整合,实现政府信息化建设相关资源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有效节约资源。实用性: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再造城市管理流程,结合城市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解决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具体难题,系统易于操作、便于维护,具有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数据更新便捷。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应用成效显著。,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系统标准化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功能实用性原则,资源共享原则,系统安全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易操作和易维护原则,建设内容,至2007年12月底,在海曙全区范围内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包括:确定海曙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两个轴心(“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完成城市部件数据的普查、测绘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整合利用海曙区现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完成基础平台建设;完成“数字城管”应用系统的建设;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监督评价体系;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标准规范的制定。,现阶段:,1、业务流程建设(1),1、业务流程建设(2),以后拓展:,2、工作流程建设,监督轴,指挥轴,城市管理监督与指挥中心,城市管理监督中心,3、海曙区“数字城管”组织机构,场地建设,4、办公场地建设,基础资源库包括:地形图、地理编码图、空间数据库、部件事件库。,5、基础资源库建设,通过电子政务网,实现政府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全区城市管理业务单位、4个城管养护中心和69个社区的互联互通。实现海曙公安(129个监控点)的信息接入,并与特定区域(如天一广场、南站广场等)的视频监控系统整合,逐步实现与海曙区“三防”决策系统的对接。整合市民的诉求渠道,包括:114、96310、87103110(作为统一接入号)、81890、市(区)长热线、市(区)长邮箱、信访类的诉求等;扩充城管局原有的门户网站功能;整合或利用城管局的投诉处理平台、车辆违章案件处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初步建立政务信息与城市地理信息交换平台,将GPS与GSM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对信息采集员和城管作业车辆的实时跟踪监管;对城市管理问题实行全天候监管。,6、整合利用海曙区现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特色: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和共享技术,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宁波市海曙区已有信息系统,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使各个分立的系统产生1+1大于2的效果。,7、总体架构,8、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核心机房建设,8、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海曙区“数字城管”IDC托管示意图,呼叫中心系统,8、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视频监控系统,8、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视频监控系统,8、基础设施平台建设,8、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特点:从综合成本、资源整合方面考虑,对呼叫中心、视频监控系统、核心机房等几项内容进行比较;比较后结论:呼叫中心、核心机房、视频监控采用外包或租用方式,政府一次性投资可以节约530万左右。,9、应用系统建设,建立无线采集系统,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城管管理。,9、应用系统建设,协同工作系统建设,多部门并发联动工作,多部门协同处理,实时协同督办,9、应用系统建设,基础资源和应用维护系统建设,9、应用系统建设,10、监督评价体系,通过有序整合,形成海曙区的标准和规则,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最大范围地实现资源共享。,11、标准规范建设,海曙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海曙区“数字城管”特点,海曙区所有的事部件纳入“数字城管”,但在属性上区分市城管局与区城管局;系统开放性,兼顾以后宁波市“市区街道”三级架构,考虑分为现阶段实施和以后拓展两种情况安排;整合利用海曙区现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公安监控点全面接入。,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第二部分:需求分析第三部分: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建设方案第五部分:项目进度安排第六部分:资金计划与筹措方式第七部分: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项目进度安排:,2007年7月上旬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2007年8月15日前完成项目立项和招投标等工作。2007年9月底前完成网格编码;基础数据普查;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工作。2007年10月底前完成监督与指挥中心场所装修;人员招聘及培训;信息采集员队伍的组建。2007年11月底前完成系统硬件平台的建设、软件系统的开发测试工作。2007年12月底前完成系统的联调、初始化,系统进入试运行。2008年2月底前完成系统试运行,正式交付使用。,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第二部分:需求分析第三部分: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建设方案第五部分:项目进度安排第六部分:资金计划与筹措方式第七部分: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建设一次性费用估算,BOO方式下年运行成本分析估算,备注:年运行费包括:固定费用(一次性费用总计/5)、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系统维护费、资源租费(链路租费、视频监控租费、呼叫中心租费、主机托管租费)、移动运营商、管理运维成本(信息采集员外包费用、办公经费、场地租用费)。,针对此类项目的经费筹措,国内基本上采用政府一次性投资和BOO投资建设经营模式(即建设-拥有-经营,承包商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建设、运行、维护某项政府项目)。借鉴国内其它城市数字城管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经验,建议采用BOO投资建设模式。该方式可以减少政府一次性资金投入的压力,有效防止国内外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中,重建设轻维护的问题;同时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承建商在后期运维过程中的长效性和服务质量。对于BOO建设模式,建设部专家,浙江省专家都充分进行了肯定,认可这种方式是经济实用、资源合理利用的一种模式。,资金筹措方式建议,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第二部分:需求分析第三部分: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建设方案第五部分:项目进度安排第六部分:资金计划与筹措方式第七部分: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通过采用城市管理新模式,理顺区城管局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从而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城市管理与服务的质量、效率,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城市管理综合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基础设施资源系统,摸清“家底”,整合管理资源,为提高设施利用率、支撑城市有效运行、设施的综合监测和管理、实现综合管理决策等打好基础。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城市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信息,强化城市管理的安全机制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其应急指挥管理能力,实现城市管理从被动反应式走向前瞻式。通过建立直通的、统一界面的服务平台,降低公众对信息的交易成本,提高公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因此,海曙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可以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析:直接效益:数字市政和市级平台的建设可以大大减少政府和企业部门信息重复采集、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信息利用率和时效性,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间接效益:为城市管理决策提高及时、准确、科学的信息,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包括:由于资源共享、信息整合而提高的信息化利用率,减少的重复建设投资。由于技术手段的使用、业务流程的优化而减少的公共服务成本,增强经费使用效率;由于公众享用本系统的有效便利服务而节省的信息交换成本,提升社会时间价值。表现为节省整体社会的时间成本。减少市民对城市管理问题的投诉,直接增加了市民在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时间的投入。由于良好城市管理形象的增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产生的外资吸引、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增值效应。,以上是宁波市海曙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