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06574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重点1、空间数据坐标变换2、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3、空间数据的内插,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各有优缺点,适合完成不同的功能,因此需进行相互转换。,矢量数据的基本坐标是直角坐标x,y,其坐标原点一般取图的左下方。,栅格数据的基本坐标是行和列(i,j),其坐标原点一般取图的左上角。两种数据变换时,令直角坐标x,y分别与行和列平行。,由于矢量数据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因而只要实现点、线、面的转换,各种线划图形的相互转换问题就解决了。,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一、矢量向栅格的转换:,首先确定栅格元素的大小:即根据矢量图的大小、精度要求及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确定栅格分辨率。,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1、基本要素转换,1.1:点的转换:将点的矢量坐标转换成栅格数据中行列值(i,j),得到点所在栅格元素的位置。,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1.2线的转换:直线AB的转换过程包括坐标点A,B分别从点矢量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还包括求出直线所经过的中间栅格数据。,步骤:将A(x1,y1),B(x2,y2)分别转换为栅格数据。由上述行列值求出直线所在行列值的范围确定直线经过的中间栅格点。,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1.3面的转换:面数据的转换要对多边形轮廓进行转换,这通过直线转换而成,同时还要解决面域数据的填充。栅格数据结构中,栅格元素值直接表示属性值,因此,填充的关键是判断哪些点或栅格单元在多边形内,哪些点在多边形外。,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1.3.1射线法:,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从该点向左引水平扫描线,计算此线段与区域边界相交的次数,若为奇数,该点在多边形内;若为偶数,在多边形外。利用此原理,直接做一系列水平扫描线,求出扫描线和区域边界的交点,对每个扫描线交点按X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其两相邻坐标点之间的射线在区域内。,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奇异性:上述情况出现例外,称奇异性。如射线I2遇到奇异点P3,从而可能出现判断错误。,高端点下移射线法:对于组成多边形的每条直线的高端点y值坐标进行负修正,即“上闭下开”法,在二直线的交点处,扫描线上面的边与该扫描线相交的交点有效,下面的边与该扫描线相交的交点无效,当扫描线与多边形重合时不作求交运算。,邻点分析法:区分出极值点,极值点必定是两直线的交点,与顶点相交的两个直线段若在扫描线的同一侧,则为极值点,若不在同一侧,则为非极值点,对极值点看作两个同值交点,对非极值点看做一个交点,从而解决奇异性。,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思考:射线I1,I2,I3,I4,I5,与多边形的相交次数。,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1.3.2边界点跟踪法该法从边界上某一栅格单元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跟踪边界上各栅格(对多边形中岛则按逆时针方向跟踪,使岛内不被填充),可将跟踪的每个栅格分别赋予R,L,N。R:表示该栅格同相邻象素的行数不同,且行数增加的单元。L:表示该栅格同相邻象素的行数不同,且行数减少的单元。N:表示该栅格为极值单元或与相邻单元行数相同的单元。最后,逐行扫描,填充栅格。,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边缘跟踪法填充,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1.3.3边界代数法假定沿边界前进方向y值下降时称下行,y值上升时称上行。上行时填充值为左多边形号减右多边形号,下行时填充值为右多边形号减左多边形号,将每次填充值同该处的原始值作代数运算得到最终填充属性值。弧段上行:左多边形号减右多边形号,在弧段左边栅格加其值。弧段下行:右多边形号减左多边形号,在弧段左边栅格加其值。,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二、栅格向矢量的转换,1、基于图像数据的矢量化方法:二值化:(阈值T)。细化:(单个栅格的宽度)。跟踪:(存储特征栅格点中心的坐标)。,第二节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2、基于再生栅格数据的矢量化方法:P82对栅格数据按行扫描,找出位于各类型边界的栅格单元,并将边界内部具有相同值或同质的栅格单元以一种显著不同的符号进行填充,产生只记录类型边界栅格值的文件。建立对类型边界栅格单元的追踪算法,寻找同质区的闭合界线,同时计算其坐标,并整理成有序(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坐标数组。处理相邻类型的公共边界,将按区域单元建立的数据结构转换为按线段链建立的数据结构。,IXY(i,j):栅格数值,栅格单元(i,j)四角点坐标的计算:,:识别内边界,并将内边界端点坐标置零.判别方法:判断与栅格单元某条边相邻的另一栅格单元的值,若值小于零,则该边为内边界.内边界端点坐标置零:边界起点和终点坐标置零.,:识别公共边界,并将公共边界端点坐标置零.判别方法:同一边在前一栅格中的起点和终点分别等于在后一栅格中的终点和起点.内边界端点坐标置零:边界起点和终点坐标置零.,:追踪外边界,并将外边界各点坐标顺序排列.判别方法:非零的端点坐标即为外边界.顺序排列:若某条边的起点和终点均不为零,则为外边界的一段其始边,记录端点坐标.若某条边的终点等于另一条边的起点,则为相邻点,记录端点坐标.按照第步的方法,继续追踪,直到回到起点.:建立绘图数据文件.,作业:,1、对下图进行自下向上的四叉树编码,并写出红色标示结点的M码。,2、已知直线两端点坐标为A(21.5,13.4)和B(88.7,67.5),将该线段由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写出计算过程(栅格分辨率要求10m10m)。,第三节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1、遥感与GIS数据的融合:,第三节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2、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方法主要有:2.1基于转换器的数据融合:一种软件的数据格式输出为交换格式,然后用于另一种软件的数据格式。特点:数据转换过程复杂,转化次数频繁,系统内部的数据格式需要公开,但转换采用的技术不公开。,第三节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2.2基于数据标准的数据融合:采用一种空间数据的转换标准来实现多源GIS数据的融合。特点:能处理多个数据集,转换次数少,系统内部的数据格式不需公开,但转换采用的技术需要公开等。,第三节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2.3基于公共接口的数据融合接口相当于一种规程,是大家都遵守并达成统一的标准(互操作)。特点:独立于具体平台,转换技术高度抽象,数据格式不需要公开。2.4基于直接访问的数据融合在一个GIS软件中实现对其他软件数据格式的直接访问,用户可以使用单个GIS软件存取多种数据格式。,第四节空间数据的压缩与综合,1、空间数据压缩:从取得的数据集合S中抽出一个子集A,这个子集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2、空间数据综合:根据数据管理或数据使用的需要,对数据进行的定向处理。,第五节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空间数据内插概念: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就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1、点的内插:研究具有连续变化特征现象的数值内插方法。步骤:数据取样;数据处内插;数据记录,第五节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第五节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2、区域的内插,研究根据一组分区的已知数据来推求同一地区另一组分区未知数据的内插方法。,区域内插方法:,2.1叠合法:认为源和目标区的数据是均匀分布的,首先确定两者面积的交集,然后计算出目标区各个分区的内插值。,例:,第五节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2.2比重法:将源区的统计数据从同质性改变为非同质性。,步骤:,1、在源区叠置格网,保证有足够内插精度。2、将源区各个分区平均数赋予相应分区各格网点。3、按四邻域或八邻域法计算相邻格网点的平均值。4、将各分区的格网点值相加,得Us,计算系数p=Us/Us,然后将各格网点值乘以p,得到调整后的各个分区的格网点值。5、循环此过程,直到p接近1为止。6、计算目标区内插值。,第六节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匹配处理步骤:1、统一坐标,规范化属性。2、识别和检索相邻图幅的数据。3、相邻图幅边界点坐标数据的匹配。4、删除拼幅时的公共边界。,O(_)O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