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马原参考课件:第3章.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0548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0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版马原参考课件:第3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3版马原参考课件:第3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3版马原参考课件:第3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版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教学要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1、唯物历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唯心历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什么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社会生活的物质过程。2、什么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是一切精神要素的总和。,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5、意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1、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2、构成:非基本要素:科学技术-如何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并不是直接生产力,而只是潜在生产力;科技可以渗透到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中转化为生产力;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科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关系1、概念: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2、两种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产生、性质、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发展运动过程3、现实意义: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按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什么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生、性质、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通过服务实现服务对象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异己服务方式干预社会生活服务效果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循环往复发展的过程、现实意义: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社会历史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多样性:每个国家或民族有其各自的发展历程,(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不适应阻碍。,(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的产生阶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同时又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消亡。、阶级的实质:所谓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质: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更替量:在同一社会形态中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阶级斗争的形式:经济斗争:被剥削人民为争取现实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斗争政治斗争:为了追求被剥削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思想斗争:批判,(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人是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初级阶段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趋势:是逐渐趋于缓和但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方式:不再是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而变成少数的敌对分子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对抗。,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的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主动性,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历史观人民是决定历史的根本源泉、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历史观少数英雄决定历史(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什么是人民群众?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和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真正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局限性: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要受到人民群众自身精神条件的限制要受到统治阶级、剥削阶级有意志的压迫,不愿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智慧。,(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顺应人民解放自己的要求,为民做主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人物: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杰出人物: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英雄人物)、反面人物(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发现规律、是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团结、组织人民群众完成历史任务、是历史任务的重大影响者对历史人物的解决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阶级标准: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阶级背景中去,确定阶级性质历史标准(科学标准)、无产阶级领袖及其作用:概念:它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最具威信、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最高职务的被称为领袖的人的集团。,、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在理论上,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的理论贡献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立了不朽的功勋、正确对待无产阶级领袖:要尊重我们的领袖,热爱领袖反对个人崇拜,敢于向权威挑战,第三章课后练习题,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3、为什么说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简述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吗?为什么?8、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吗?为什么?9、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1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阅读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一卷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一章、第五章),列宁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