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70347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分别放入这两个杯子且浸没在水中(密度铝铜),水不溢出。则此时A两个杯子液面一样高B放入铜块的杯子液面较高C两个杯的总质量相同D放入铜块的杯子总质量较大2 . 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A河岸上的树B乘客坐的船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3 .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A10mm之外B略小于50mmC略大于50mmD等于50mm4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5 . 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中学生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约为10sB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3.5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一张考试答题卡的厚度约为1mm6 . 下列用于解释光现象的光路图中含有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虚像B近视眼的矫正C水变浅了D小孔成像7 . 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C木头比铁轻一些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8 . 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远视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9 .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10 .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应该取出温度计立即读数B温度计不能测量超过它最高温度值的温度,但可以测量低于它最低温度值的温度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D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必须要使用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二、填空题11 . 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传到人耳的。12 . 透镜是利用光的_规律制成的,有_透镜和_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前类的为_,属于后类的为_三、实验题13 . 某同学利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再拿一支_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_完全重合(2)做完一次实验后,接下来应该移动_,重做实验(3)如果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4)如下左图所示是由本实验得出的结论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间的距离为_m(5)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下右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_)14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cm(2)在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清晰但不完整(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选填“上”或“下”)调节(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举一例即可)(4)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移动(填“左”或“右”)(5)如图中有四幅示意图,下面A、B、C、D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位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_A BC D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将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15 . 如图是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利用光具盘等工具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分别观察到的两种光路情况并记录了如下数据:(1)实验中,光具盘除具有知道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的作用外,还有_作用(仅说一条)(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一条关于折射的规律:_(3)当光线从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其折射角是_(4)如果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其折射角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16 . 实验题(1)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 s(2)如图用橡胶棰敲击音叉发声时,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17 . 小邦和小册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他们用不同方法做实验。(1)小邦将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g。(2)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牛奶的密度为_kg/m3。(3)小册认为小邦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4)小册另外设计了实验方案,他用一台电子秤和玻璃杯做了如下实验: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用玻璃杯装水,在杯身水面位置标记“-”,再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1;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尽,然后吹干,把牛奶慢慢倒入玻璃杯中,直至液面与标记“-”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_(用m0、m1、m2、水表示)四、计算题18 . 一个空心铜球质量为445g,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545g。(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1)这个空心铜球的总体积是多少?(2)若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525g,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19 . “十一”黄金周,小华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小华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就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 g则:(1)壶盖的体积是多少?(2)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五、作图题20 . 如图,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_。请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_)六、简答题21 . 如图所示两幅插图,请你说出它们各自的物理原理A图说明:_;B图说明:_七、综合题22 . 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回答问题。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例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如图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如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图所示的图像,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_m。(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温度/807264595551474645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选择下图中_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_)请简要总结出物理图像法在绘制图线时的注意事项_。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