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8张居正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270229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8张居正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8张居正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8张居正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张居正改革,预习导引,1内忧(1)嘉靖年间,_反复南下劫掠。(2)嘉靖、隆庆年间,政治腐败,财政困难。(3)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2外患(1)东南沿海倭寇猖獗。(2)_乘虚侵占澳门。3号称“救时宰相”的_应运登上了历史舞台。,知识点一改革的背景,蒙古贵族,葡萄牙,张居正,图解历史张居正改革的背景,知识点二改革的内容,尊主权,以法理政,考成法,内阁,戚继光,汉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清丈田地(1)原因:明中期土地兼并导致财源枯竭,入不敷出。(2)实施:1578年,张居正下令清查天下田亩以“_”。(3)结果:查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多达300万顷。,均田税足民,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名师点拨张居正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相同点:北宋与明朝进入中叶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2不同点:(1)在对改革方略的认识上:王安石认为理财为先,从经济入手;张居正认为吏治为先,从政治入手。(2)在理财方面:王安石: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张居正: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3)从改革者的命运上看:王安石被排挤,张居正身后毁誉。,1失败:1582年,张居正去世,保守派群起反扑,_下诏削夺了张居正官秩,抄没其家,变法的法令相继被废除,十年改革毁于一旦。2原因(1)明神宗贪欲膨胀,对_劝教约束早怀不满。(2)变法触动了怙恶违法的豪强权贵及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3)张居正策略不当,结怨太多。3恢复名誉:明末天启、崇祯朝统治濒临瓦解之际,朝廷为张居正平反昭雪,重新恢复名誉。,知识点三改革的结果,明神宗,权相,【史料探究】史料一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傅维鳞明书史料二“工匠佣力自给,以无田而免差;富商大贾操资无算,亦以无田而免差”,“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明穆宗实录,主题一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史料二反映出当时富商大贾的经济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时富商大贾的经济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现象:张居正改革使吏治得到整顿。原因:尊主权,伸张法纪,依法理政;颁行考成法。影响: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面推行改革铺平了道路。(2)变化:由兼并土地到投资商业。原因:一条鞭法按亩征税。,【史论归纳】1张居正整顿吏治(1)首先从整顿吏治入手。颁行考成法,规定“以钱谷为考成”,把督责地方官清理追缴豪强地主多年拖欠赋税,列为考核政绩的标准。凡追缴不力的,要受到调离或撤职的惩处。,(2)整顿吏治的影响通过推行考成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由内阁控制,“事权归一,法令易行”,使张居正控制的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由三级机构逐层定期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的制度,也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从而为全面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2张居正改革在经济领域的核心措施“一条鞭法”(1)背景:是拯救社会财政危机与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明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主掌握了大量土地,国家控制的土地日益减少,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这一切都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收入的增加;各种杂税、杂役负担加重,再加上失去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明朝中后期白银开始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2)内容:把田赋、力役、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因此叫一条鞭法。(3)特点:征税手续环节项目趋于简单;用白银代替实物来征税。,【史料探究】史料一肩劳任怨,举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明史张居正传史料二数年以来,所结怨天下者不少矣,夫恶党,显排阴嗾,何尝一日忘于孤哉!念己既忘家殉国,惶恤其他,虽机阱满前、众镞攒体,孤不畏也!张居正,主题二张居正改革的结果及评价,问题:(1)从史料一看出,明史对张居正作出了高度评价。请列出支持材料观点的史实。(2)史料二体现了一个优秀的改革家必须具备的素质。请加以概括。答案(1)实行边防新政,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进行赋税改革,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进行吏治改革,加强中央的权力,严明了法纪。(2)面对改革遇到的阻力,为了国家利益,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史论归纳】1张居正改革的结果及失败原因(1)结果:一度使明王朝恢复了生机(张居正执政十年是明朝中后期最有生气、最为光辉的时期);最终失败,改革成果毁于一旦,身后毁誉不一。(2)失败原因:触动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他们的反攻倒算;明神宗蜕变,昏庸腐化,对权相劝教约束早怀不满而下诏废弃新法。,2张居正改革的积极性和局限性(1)积极性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防御能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2)局限性张居正倡导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而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变法不可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能做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挽救不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总趋势。,【课中思考】1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教材第50页)提示朱东润的看法有一定道理。少年得志也许会使人恃才孤傲。但因人而宜,多一些磨难和挫折也许会练就一个人坚忍不拔的性格,也许会因此错过一些机遇。他们的看法都属于事后估计,改变不了历史。2请思考,张居正实现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和平交往的秘诀是什么?(教材第52页)提示“外示羁縻,内修守备”。,3请思考生齿、守备、田野、商贾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第52页)提示简言之,生齿即人口和牲畜,守备即边防守卫,田野即耕地,商贾即商业贸易。它们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明政府边防守备的加固和汉蒙关系的改善,为边疆人民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促使人口和牲畜繁衍生息,农耕区域扩大及双方贸易畅通和活跃,由此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状况。,4你认为有利于实施一条鞭法的客观形势是什么?张居正发挥了什么作用?(教材第53页)提示在一条鞭法之前已清丈田地,卓有成效。白银已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张居正先试行,后向全国推广。既策略,又坚决,考成法的推行加强了中央的办事效率和对地方的控制,因此改革得以实现。,5请思考,为什么一条鞭法发挥了如此神奇的作用?(教材第53页)提示因为一条鞭法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并使得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从而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农业生产的商品化。6邹元标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教材第54页)提示张居正改革的成果说明了改革是正确的。事实教育了有良知的官吏。,【阅读与思考】(教材第55页)阅读以上原始文献,判断其间是非曲直。提示(1)材料一中于慎行的话很公道,有道理。(2)材料二反映了张居正死后其家族的遭遇,值得同情。(3)材料三中明神宗既承认张居正功大,又以私怨报复功臣,使改革毁于一旦,同时也葬送了明王朝。,【解析与探究】(教材第55页)1根据材料一推算弘治年间大约有多少国家控制的纳税田亩,这一数字比洪武初年少了多少?少掉的这部分土地到哪里去了?提示弘治年间大约有400多万顷,比洪武初年少了近400万顷。少掉的这部分大多为豪强地主所隐瞒。,2张居正清丈田地后,国家控制的纳税田亩增加了300万顷,但比明初洪武年间还少约100万顷。结合材料二、三,判断新清查出的300万顷土地来自何方。是不是改小弓丈量“以求田多”,凭空捏造出来的?提示张居正清查出的300万顷土地多来自豪强地主和奸猾官吏。这些土地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3张居正为什么能够在减轻小民负担的情况下,确保“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提示一条鞭法按田地多少征收赋税,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地的地主手里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的贫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自我测评】(教材第56页)张居正改革的哪些举措发生了深远影响,哪些举措死后毁于一旦?为什么?提示(1)张居正在经济政策和赋役制度方面深化改革,推行一条鞭法。首先,一条鞭法的推行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其次,扭转了国家财政危机。再次,赋役折银征收,农民可以以银代役,减轻了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从而拥有了更多的劳动时间。一条鞭法对明初以来的赋役制度做了重大改革,适应了明中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边防新政也取得巨大成功。首先,这一政策重视边贸,鼓励汉蒙民间往来,互助互利。其次,一大批优秀边将的存在从人力资源上保证了该政策的顺利实施。再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边防改革的进行必须以其他方面的改革作为引导和保障。“外示羁縻,内修守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这也是该政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2)考成法和限制官员特权等制度法令在张居正死后相继被废除。因为这些措施打击不法权贵,触犯了豪强地主的既得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