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2696868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空坐标,1.图示法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并理解其革命性、结盟性和平等性的特点。2.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历程。3.联系时事,理解当今中国落实外交目标及扩大并深化多边外交关系的表现。,学法指导,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深化探究核心突破,巩固练习随堂反馈,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1)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2)国内:新中国诞生,国家独立自主。,美国,苏联,2.三大外交政策,国民政府,平等互利,帝国主义,半殖,民地,易错提醒,社会主义,“一边倒”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一边倒”不仅不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悖,相反,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发展友好关系。3.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美国,民族独立国家,印度,4.内容:、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5.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易错提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特点上不同于“三大政策”:“三大政策”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美国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2)目的:和平解决和印度支那问题。(3)概况: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召开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4)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朝鲜,2.参加万隆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2)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发展民族经济等。(3)概况:1955年,亚非29国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提出“_”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4)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民族独立,求同,易错提醒,图解历史,存异,“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图示法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史料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思考(1)史料中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其具体内容。,答案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答案,(2)上述原则在我国外交史上的地位如何?,答案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史料中这些原则要解决什么问题?它是针对什么现象而提出的?,答案问题: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问题。现象:它是针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而提出的。,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史论总结,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与运用,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创举。(2)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题二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意义,日内瓦会议,答案,答案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思考图片中两次国际会议对新中国外交发展有何意义?,万隆会议,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1)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并存,以双边外交为主。(2)外交的指导思想呈现从“革命外交”(意识形态外交)向利益外交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3)出现两次外交高潮:第一次是1949年20世纪50年代初,以中苏建交为起点,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第二次是1955年万隆会议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与中国建交的“主力军”。(4)立足点: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拓展提升,巩固练习随堂反馈,1.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一边倒”C.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D.“求同存异”,答案,1,2,3,4,5,解析“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反映了新中国要求独立自主;“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体现了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解析,2.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1,2,3,4,5,解析题干反映了新中国致力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这符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的内容。,解析,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体现在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B.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答案,解析,1,2,3,4,5,4.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中回忆道,印度尼西亚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与其他亚非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倡导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核心是A.求同存异、互助合作B.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答案,1,2,3,4,5,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精神的核心是求同存异、互助合作。,解析,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如右图)本是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间曾在我国广为流传。,1,2,3,4,5,材料二据说美国组织对中国进行围堵会议开始时,许多代表赞扬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不久,伊拉克的发言人开始疯狂地攻击共产主义绕道缅甸而来的周恩来总理作了“求同存异”的回应误入歧途的会议在妥协中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凤凰大视野,(1)请举出当时我国影响“布拉吉”广泛流行的重大外交活动,并据此归纳当时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1,2,3,4,5,答案,解析,答案中国和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形成新中国第一次外交高潮;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形成中苏同盟关系。“一边倒”。,解析可联想到当时影响“布拉吉”广泛流行的外交因素是中苏友好关系的建立。,(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红色中国在万隆会议受到责难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政府为“求同存异”观点所作的铺垫。,答案,1,2,3,4,5,解析,答案原因:美苏两极对峙,中国倒向苏联一边;美国对共产主义进行敌对宣传,使中国形象受损。铺垫:参加日内瓦会议,提出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建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睦邻友好;绕道缅甸,取得周边国家支持。,解析结合材料总结本题红色中国在万隆会议受到责难的原因。较难回答的问题是中国政府为“求同存异”观点所作的铺垫,实际上,题意是要求列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