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综合测试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268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综合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综合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综合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综合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也一定具有内能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2 . 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 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B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 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C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D降雨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3 .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浮冰熔化,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B男孩头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山茶花飘香,是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重庆素有雾都的美称,雾是液化吸热形成的4 .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荷花飘香B柳枝摇曳C落叶飞舞D瑞雪飘飘5 . 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烧水时,发现水温未达到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B打开锅盖时,锅盖上方出现很多“白气”,这些“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物品,发现包装外层出现了小水珠,这是属于液化现象D食盐放入水中变成盐水,这是属于熔化现象6 .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7 . 你认为以下数据合理的是(1)1枚1元硬币质量约6g(2)1度电可以使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1h(3)超音速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可达540km/h(4)扬州地区夏季的最高温度约30(5)一只鸡蛋重约0.5N(6)刘翔110m跨栏的平均速度约20m/s(7)水的密度为1.0kg/m3(8)学校课桌高约80mmA(1)(5)B(2)(4)C(7)(8)D(3)(6)8 . 体积相同的两种物质,它们的密度之比是5:4,比热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时,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2:5B5:2C1:2D1:19 .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B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大小二、多选题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取决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它必然静止;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 必须对物体施加力;D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11 . 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冰在融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主要是从声音的产生环节来减弱噪声的B太阳能、风能、潮汐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尺度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13 . 参照密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汽油干松木酒精铜密度/(kgm-3)0.751030. 51030.81038.9103A表里的密度是用kg/m3做单位的B液体的密度都比固体小C等质量的情况下,干松木比铜体积大D等体积的情况下,汽油比酒精质量略小三、填空题14 . “年糕”是中国春节传统的民间风味食品,它主要是通过“蒸”的方式变熟其中“蒸”的过程是通过_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当年糕蒸好后揭开锅盖,发现周围出现很多“白气”,它的形成属于_现象15 . 如图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若在此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选_液体会比较合理。16 . 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_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17 .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雾霾天气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颗粒物细小颗粒物的形成,人为的因素是各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其来源包括发电、冶金、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中排放的烟尘以及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细小颗粒物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可以长时间、大范围的漫游、悬浮,吸入人体会对呼吸系统、心肺甚至大脑造成伤害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立方米PM2.5小于10 g为安全值(1) PM2.5在大气中的漫游_(填“是”或“不是”) 分子无规则运动,PM2.5_ (受不受) 重力作用(2) PM2.5指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_的颗粒物(填长度单位) (3) 近期我市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某一天空气监测PM2.5为107 gm3,一个人这天吸入10m3空气,其中吸入的细颗粒物的质量为_g18 . 初夏的清晨,当你漫步在长满荷叶的湖边,常常能看到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微风过后传来的缕缕清香令人心旷神怡“露珠”是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闻到“缕缕清香”是由于_四、实验题19 . 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0的温水,他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_;(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_20 .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通过做功改变_内能(选填“水蒸气”或“木塞”)。“白气”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1 . 图 1 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 的水和食用油,采用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1)实验中,用以通过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 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图 2 中能合理反映实验结果的图象是_(选填“甲”,“乙”或“丙”),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3)小明接着用以上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实验数据如图。假设 实验过程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五、计算题22 . 煤、石油、天然气的过量开采使人类面临能源危机,东北某县在冬季利用地热能为用户取暖。有一口自喷状态地热井,出水温度为90,出水流量为100m3/h。c水=4.2103J/(kg)(1)求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50,所放出的热量?(2)如果用焦煤蒸汽锅炉供热,且锅炉的热效率为70%,则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天可以节约多少kg焦煤?水1.0103kg/m3,q焦炭2.4107J/kg。23 . 电热水壶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家用电器,某型号电热水壶铭牌上标注额定功率是1760W,额定电压是220V,现壶中装有1.5L温度为20的水求:(1)将该电热水壶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中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多大?(2)若加热时间是5min,加热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六、简答题24 . 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