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生命的起源 练习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0553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生命的起源 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生命的起源 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生命的起源 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生物 23.1生命的起源 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C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体型小到体型大、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2 . 比较人与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得到下表数据:分析这些数据,错误的是( )A上表所示生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B这种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是比较C由于人和这六种生物都存在细胞色素C,所以他们之间存在亲缘关系D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其上储存有遗传信息3 .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的地球上原始大气可以形成原始生命C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D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4 .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论述,错误的是( )A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具有更复杂的结构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5 . 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家米勒的实验说明( )A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C原始地球上复杂的有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D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6 .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 )A太阳的辐射能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C三磷酸腺苷水解提供的能量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7 . 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及大气成分,在密闭装置中,连续火花放电,合成了( )A核酸B氨基酸C原始生命D蛋白质8 .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是人类的原始祖先B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自发产生的C化石是探索生命起源的最重要证据之一D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9 .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 )A原始海洋B原始温泉C原始大气D原始岩层10 . 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说明( )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B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原始地球上复杂的有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D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11 . 米勒实验为以下哪一项提供了证据A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形成生命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产生氨基酸D甲烷,氨,氰化物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12 . 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问题,米勒的模拟实验说明( )A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原始生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中D紫外线等自然条件长期作用形成原始生命13 .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一般的说,越古老的地层中埋藏的化石结构越简单,进化地位越低等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14 . 根据化学演化学说中的描述,生命起源的第二阶段是那一阶段?( )A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B无机小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C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D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二、综合题15 . 下图是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请识图答问。(1)A内泵入的混合气体是模拟原始地球的_成分,这里面绝不能含_气。(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是模拟原始地球的_。(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4)米勒的实验结果表明:由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16 . 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代号代表的生物类群: B_ C_ D_(2)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哺乳动物是由_进化而来。(3)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有生物之间都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它们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A_。17 . 下图是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1)请据图尝试描述一下它们的生活方式: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以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以野果等为食物。(2)通过观察,与同学交流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身体逐渐能,上肢逐渐被解放出来,能使用树枝、石块等天然工具,且能制造简单工具,能用火。(3)请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说明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起源于古猿,是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适应者生存下来,被淘汰掉。人类虽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相处。18 . 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叶片由表皮、2_、叶脉三部分组成。(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_(填结构)运输到其他器官,除自身利用外,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3)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的5_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要用于自身其他生命活动,需要通过_作用才能释放出来。19 . 请分析米勒设计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B处的气体模拟的是_;该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有_。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2)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_生成,c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3)D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过程。20 .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 10m、500m 和 1000m 的同一山体的山坡上。在秋季开花期(相同生长发育阶段),测量三个海拔处的野菊株高,发现同一 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何海拔越 高野菊的株高会越矮?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海拔)导致的这一结果?科研人员做了如 下实验。 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 500 米和 1000 米的野菊带幼芽的地下茎同时移栽在海拔10m处。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在开花期分别测量移栽到10m 处的野菊的株高,以及生长在原海拔 高度的野菊的株高并记录数据。 请回答与此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中移栽野菊的生殖方式是_。 (2)本实验中,从海拔 500m 和 1000m 处移栽到海拔 10m 处的野菊是_组:对照组是 _、_、_。 (3)移栽的野菊应是多株,从实验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4)在测量野菊株高时,为使获得的数据有代表性,取样时要做到_;处理 数据时,要将测量的数据分别计算取_。 (5)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 10m 处的野菊株高则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10m 处的野菊株高与10m处 的野菊株高一样高则说明 _;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 10m 处的野菊株高_则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21 . 。如图是米勒在进行关于探索生命起源问题的实验装置,请观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1)A处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的_图中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有_。(2)_装置中的液体含有有机物。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