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版初二会考复习测试生物(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9833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9版初二会考复习测试生物(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2019版初二会考复习测试生物(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2019版初二会考复习测试生物(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9版初二会考复习测试生物(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肠的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吸收营养B神经元细胞表面有突起,利于接收和传导信息C蚯蚓身体有很多相似的体节,利于其进行运动D植物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利于储存丰富的营养2 . 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B是胃液,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C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D若是肠液,则一定是胰液3 .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一片海洋D一个羊群4 . 下列各组中均属于生物的是( )A克隆羊、蜻蜓、钟乳石B蘑菇、珊瑚、松鼠C珊瑚虫、菊花、水草D枯树枝、小鱼、杨树5 .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培养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常集中在培养液的表层,原因是培养液的表层( )A氧气充足B阳光充足C营养丰富D温暖6 . 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蜗牛生存的生物因素是( )A绿色植物B阳光C空气D土壤7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B蚯蚓能疏松土壤C在北极的冰天雪地里北极熊的毛色是白色的D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8 .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小污点,移动玻片,污点不动;换一个新目镜,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A玻片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目镜上9 . 下列关于唾液淀粉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B属于人体内的消化酶C能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D存在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10 .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出现如图的现象,则最可能出错步骤是( )A撕取B盖片C展平D染色11 . 七年级(2)班的小红爸爸最近感觉头晕、乏力,于是小红跟随爸爸去看医生,医生说是贫血聪明的小红问医生:”我爸爸是身体缺( )引起的”医生说:对的”那你知道小红爸爸是缺什么引起的吗?A含碘无机盐B含铁无机盐C维生素AD维生素D12 .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胎盘C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D女姓输卵管结扎后将不会怀孕也不再产生月经13 . 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进化、发育等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青春期个体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突出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B胎儿的生活是通过脐带、胚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14 .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液两部分组成B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C蛋白质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小肠吸收D咽和食道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15 . 小林一到黄昏就看不清楚东西,你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B鱼、肉、奶、蛋C胡萝卜、玉米D奶油、巧克力16 . 下面是晓晓同学列出家中的几种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洗衣机B机器人玩具C吊兰D电视机17 . 下列细胞中的物质,都被称为有机物的是( )A水、糖类、蛋白质B糖类、脂质、蛋白质C无机盐、氧、核酸D氧、核酸、葡萄糖18 . 下列关于白细胞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输养料和氧气B对人体起防御、保护作用C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D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19 . 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欲将图中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A右下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上方20 . 下列适合糖尿病病人食用的一组食物是A馒头、土豆、梨B豇豆、鱼、胡萝卜C米饭、猪肉、西瓜D米粥、包子、橙子二、综合题21 . 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答题。(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_,与D相连的血管是4_。(2)图中1是_,当血液流经1再回心脏时,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写出肺循环的路线_(用图中的字母和数字,以箭头连接)(3)图中的128的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_,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进入组织细胞的物质有氧、水和7_。(4)如果人体内9的数量不足,则平时应该多吃含_丰富的食物。22 . 如图所示是两种细胞结构的示意图。(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细胞的是_(选填“甲”或“乙”);(2)瓜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23 . 李阿姨常有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的现象,近来腮腺区肿痛,于是便到医院抽血化验。下面是李阿姨验血的部分结果,请分析回答:检查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红细胞2.73.5-5.01012个/L血红蛋白82110-150g/L白细胞124.0-10.0109个/L血小板2.51.0-3.01011个/L(1)现诊断李阿姨悲有急性腮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她的_数量过多。(2)李阿姨的_数量过少和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可能患有_症,除了吃医生开的药物外,在饮食上应多吃一些富含_和蛋白质的食物。(3)若李阿姨为O型血,输血时,她可以接受的血型为_型,输血应以输_为原则。24 .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 10m、500m 和 1000m 的同一山体的山坡上。在秋季开花期(相同生长发育阶段),测量三个海拔处的野菊株高,发现同一 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何海拔越 高野菊的株高会越矮?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海拔)导致的这一结果?科研人员做了如 下实验。 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 500 米和 1000 米的野菊带幼芽的地下茎同时移栽在海拔10m处。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在开花期分别测量移栽到10m 处的野菊的株高,以及生长在原海拔 高度的野菊的株高并记录数据。 请回答与此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中移栽野菊的生殖方式是_。 (2)本实验中,从海拔 500m 和 1000m 处移栽到海拔 10m 处的野菊是_组:对照组是 _、_、_。 (3)移栽的野菊应是多株,从实验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4)在测量野菊株高时,为使获得的数据有代表性,取样时要做到_;处理 数据时,要将测量的数据分别计算取_。 (5)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 10m 处的野菊株高则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10m 处的野菊株高与10m处 的野菊株高一样高则说明 _;如果实验结果是:移栽到 10m 处的野菊株高_则说明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三、实验探究题25 . 某校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装置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甲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窗中种子不萌发乙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窗中种子萌发丙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吧(4)种子不萌发丁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窗中种子不萌发(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_、_、_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_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_装置。(2)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_。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