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814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奢侈(ch)器皿(mn)匿笑(n)苛捐杂税(k)B尴尬(g)慰藉(j)寂寥(lio)爱憎分明(zng)C瞭望(lio)勾兑(du)气氛(fn)兢兢业业(jn)D哀悼(do)誊写(tng)字帖(ti)谆谆教诲(hu)2 .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B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C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3 .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天津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B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水经注是一部记录全国水道简要提纲的地理书。C陶弘景,自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著名的的文学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成“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说 扇扇子的历史悠久,据晋崔豹在编纂的古今注中说:“舜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作五明扇”。这说明扇子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问世了。不过有人说当时主要是作为仪仗之用。至于人们用它作为引风取凉之用,是何时呢?淮南子人间中曾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周武王有一回碰到一个中暑的人,他为了救治他,替他用扇子扇风取凉,后人还为周武王此举颂扬他的德政呢!这说明炎夏人们使用扇子取凉的历史也有三千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扇子成了中华传统深厚文化的内容之一,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从简单地使用蒲叶等植物叶子当扇子,发展到现在成了数以百计各种各样的扇子家族。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制扇的材料除了使用竹、木、纸、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等以外,还有使用棕榈叶、槟榔叶、咸草、蒲草叶、塑料等编制而成,各种工艺扇经过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造型优美、构造精细,加上名人挥毫提诗作画,使扇子价格不菲。华夏扇子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平扇。这种扇不能折叠,如团扇、葵扇、麦草扇、玉版扇等。平扇来之于秦汉时期的“户扇”,即单门扇,可遮面窥视。古代美人常用团扇来遮面,以求得半隐半现的美态效果。“以扇遮面,得其自便”,所以扇子亦称“便面”、“障扇”。汉时流行“纨扇”,纨扇以竹木为架,扇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用薄丝绢糊成,当时以中原一带所制的纨扇最为考究,所以有“齐纫楚竹”之说,即指采用山东的绢和湖南的竹制成的纨扇,最被人青睐。到了清代,平扇除了椭圆形外,还有长圆、扁圆、正圆、梅花形、葵花形、腰形和马蹄形等,特点是对称、轻盈和美观。二是折扇,古称“聚头扇”、“撒扇”、“折叠扇”,这种扇是因其两头合并折叠而得名。南宋时已有批量生产,水浒传中曾写有好汉白胜卖酒作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估计当时王孙公子摇的应该是折扇。明清时期,折叠扇已相当盛行,他们采用象牙、玳瑁等名贵材料做为扇骨,并加以镂雕、细刻成“如意头”、“琴头”、“玉兰头”、“方头”、“圆头”、“金鱼头”等各种图案,装饰扇子,博得人们的喜爱。古代文人墨客还在不足盈尺的扇面上,精心布局绘画出山水花鸟和人物,从小见大,表现出美的神韵。因此扇面成为古往今来书画家的用武之地之一,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如三国时才子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滴下一小墨点,他便顺势将墨点改画成一只苍蝇,曹操看后误以为是真苍蝇,忙用手去拍打。从此“误点成蝇”的故事便一直流传至今。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1426一1435年),曾在扇面上作松下读书图,被后人视为罕世之宝。清代名人郑板桥是一位画扇高手。他的一幅雨竹扇面画,竹篁瘦筱,仅仅几片叶子,但水墨酣畅,极富风雨秋深、清幽箫爽的意趣,被后人誉为扇画中的一绝。除了“扇诗”、“扇画”以外,一些文化人还通过“扇联”、“扇谜”等达到以扇喻德、因扇寄情、借扇骂世等目的,给小小的扇面增添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此外,在我国的文化领域里,还有扇戏、扇舞、扇俗等有趣的扇文化,令人回味无穷。扇子同服饰文化一样,对人们的性格也有某种陪衬作用。蒲扇朴实自然;竹编扇轻巧灵便;折扇潇洒大方;各有各的特色,选用得当,可起到陪衬作用。在民间,扇子常被做为礼品互相赠送,或把它作为装点家居的装饰品。(有删改)5 . 文章开篇引用晋崔豹在编纂的古今注中说的话有何作用?6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扇,依次介绍了_、_和_。7 .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第段画线句采用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平扇。B古代文人墨客在扇面上精心布局绘画山水花鸟和人物,因此扇面成为古往今来书画家的用武之地,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C扇子同服饰文化一样,对人们的性格也有某种陪衬作用。D在我国的文化领域里,除了“扇诗”、“扇画”以外,还有“扇联”、“扇谜”、“扇戏”、“扇舞”、“扇俗”等有趣的扇文化,令人回味无穷。8 . 扇自古以来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写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至少两个与扇有关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要求:标明作品、人物形象及扇名或故事情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妤,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9 . 对选文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B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C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D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10 . 对选文第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选段画线句子为承上启下句。B寻求真理的途径之一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C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D在个人行动上,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11 . 对选文第段词语“由此”中的“此”指代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B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C实验的过程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D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而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元镇读书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注)外兄:表兄1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尝取旁舍儿书(_)(2)但闻书声不绝(_)(3)反长安(_)(4)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_)13 . 下列各句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B公亦以此自矜C以钱覆其口D自以为大有所益14 . 用“/”线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自 以 意 识 别 之15 . 翻译句子。(1)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6 . 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有人认为精神可贵,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盗窃行为。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四、句子默写17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名句(每题2分,共10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5)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五、名著阅读18 . 名著阅读。(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_,满族,有“_”的称号。(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次买车又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3)_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六、综合性学习19 . 请结合网友的评论,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写一段推荐语。伶熙紫杉所有的选择都不如徐静蕾的一颗奶奶的星星她结合自己的故事,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几度哽咽,瞬间戳中万千心灵panyue1997朗读者这个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很好,每个朗读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泪流满面。kid.666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他们那蕴含着感情的声音却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_七、作文20 . 作文: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的乐园,在那里他可以按斑蝥,可以拔何首乌根,可以摘到覆盆子,可以和小伙伴们在雪地捕鸟你的乐园在哪里?那里又有哪些有意思的人和事?请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