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第1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7841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第1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1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1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第10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给予他们一种悲天 mn ( )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人们将精神和自然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 lng tng( )蝉的欢鸣,感受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1)“秋则悲悼落叶”中“悼”的正确读音是( )。 Adio Bdo(2)填入文中“”最恰当的字是( )。 A融 B溶(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A悲天 mn( )人 Blng tng( )二、文言文阅读2 . 请根据上句,联系桃花源记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3 . 写出含有与加点词意义相同的成语。(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2)湖中人鸟声俱绝(_)(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_)(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5)惟长堤一痕(_)曹公有马鞍在库,为鼠所伤。库吏惧,欲自缚请死。冲谓曰:“待三日。”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为愁状。公问之,对曰:“俗言鼠啮衣不吉,今儿衣见啮,是以忧。”公曰:“妄言耳,无苦。”俄而库吏以啮鞍白,公笑曰:“儿衣在侧且啮,况鞍悬柱乎。”竟不问。(选自冯梦龙智囊)(注)冲:曹冲 谬:假装白:说,禀告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鼠所伤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今儿衣见啮 / 胡不见我于王C儿衣在侧且啮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竟不问 /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5 .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为愁状。6 . 曹操对库吏失职是怎么处理的?通过这件事可见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鲦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选自柳宗元石渠记【注释】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乍:或者。倍尺:二尺。逾:越过。泓:深潭。被:通“披”,覆盖。纡(y)馀:曲折伸延。纡,弯曲。馀,通“徐”。睨(n):斜着眼睛看。箭:小竹。庥(xi):同“休”,休息。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 民桥其上(_) (2)其长可十许步 (_)(3) 潭幅员减百尺(_) (4) 然卒入于渴(_)8 . 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泉幽幽然然卒入于渴B逾石而往有石泓潭西南而望C其鸣乍大乍细不可知其源D渠之广乃记之而去9 . 翻译下列句子。(1)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_(2)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人琴俱亡)_(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_10 . 作者围绕“石渠”依次写了石泉、石泓、石潭,请结合原文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节选自周密观潮)11 . 请用“/”标志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1)至于夏水襄陵(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3)方其远出海门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13 . 填空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的特点,以“素湍”“回清”“”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色、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雄奇壮观的景象。三、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选自元结右溪记)(注释)合:并,抵:击拍。欹嵌: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静者:谓仁人。置州:谓唐朝设置道州。俾:准备。裨:补益,增添好处。彰:宣扬。14 . 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B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C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D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15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百叫无绝B都邑之胜境为之怅然C奇山异水佳木异竹D俾为亭宇为溪在州右16 . 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书”是古代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B乙文第一段写溪,突出其小;写石,突出其多;写水,突出其清;写木竹,突出其“垂阴”。均从正面描写溪流,突出景物的美。C甲文构思奇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领全文。D甲文通过了富有诗意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富春山水图;乙文作者疏溪造亭,种上松桂和香草,这表现出他对美的追求。17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刻铭石上,彰示来者。18 . 甲乙两文都借景抒情。两文中我们能体味出作者共同的情趣,但是乙文借“溪”抒怀,另有他意。请分别加以说明。阅读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19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先天下之忧而忧(2)微斯人(3)太守谓谁20 .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不以物喜”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醒能述以文者B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C属予作文以记之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21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中写了哪几种“乐”。22 . 甲文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乙文则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甲文中的“忧”和乙文中的“乐”在本质上有何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2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四、句子默写24 . 默写填空(1)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2)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3)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4)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5)其间千二百里,_,_。(郦道元三峡)(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9)赤壁中诗人运用议论,抒发感慨,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句子是:_,_。五、课内阅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与知识连结,更懂“记”)25 . 初中已学的“记”有“修造记”“游览记”“器物记”,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岳阳楼记 核舟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小石潭记A/BCD26 .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叹?(与材料连结,更懂“人”)27 . 阅读下面宋史范仲淹传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材料二: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材料三: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注释)夷简:人名。延州:地名。砦,同“寨”。(任务一)材料一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B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A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B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任务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1)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 A丰富,充足 B供给,供养(2)帝谕仲淹使释前憾 ( ) A遗憾,心感不足,不满意 B怨恨(任务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请联系三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曲突徙薪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忘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选自汉书 霍光传(注释)害:妒忌,怨恨。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 突:烟囱。上行hng上位,坐上席。乡:通“向”,先前的意思。28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而又行以逆道(_)(2)宜以时抑制(_)(2)臣闻客有过主人者(_)(4)终亡火患(_)29 . 给下列句子断句,请标注3处。霍 氏 泰 盛 陛 下 即 爱 厚 之 宜 以 时 抑 制 无 使 至 亡。30 .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2)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31 . “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2 . 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用意是什么?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