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777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一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与恩师藤野先生相识、相处以及离别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这也是本文暗线所在。B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C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D与朱元思书的“书”是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2 .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篁竹(hun)丧乱(sng)幽邃(su)往来翕忽(x)B藻荇(xn)蕲水(q)鸡黍(sh)沉鳞竞跃(jng)C俶尔(ch)差互(c)浃背(ji)斗折蛇行(du)D沆砀(dn)挂罥(jun)藻荇(xn)余舟一芥(ji)3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B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C平凡生活中,常有一些情感不能自已,令我们微笑着俯下身去,细细清点飞珠溅玉般的回忆,诉说对生命的感激。D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4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农业农村部等多部委发文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完善促进农户规模奶牛养殖发展。B近日,遂宁安居机场作为2025年四川8个新建机场之一,纳入了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C生肖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带法定面值,具备流通与收藏双重价值,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收藏群体。D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纪念日。毛主席给中国留下很多厚实的“家底”,让中国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迅速崛起!5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在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暗然失色。B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脑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奏。C到了秋天,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D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澜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6 . 根据语境,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A荡漾 神秘B激荡 神秘C激荡 奥秘D荡漾 奥秘7 . 选出对水浒传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A高衙内一心霸占林冲的妻子,高俅助子为孽,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白虎堂,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沧州。B武松回乡探兄,途中路过阳谷县景阳冈,连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冈”,独自一人上山,借酒劲,仅凭双拳和断棒打死猛虎,一时轰动了整个县城。阳谷知县欣赏他,留他做了步兵都头。C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D梁山泊好汉连战连捷,被活捉的高俅答应请朝廷前来招安。宿太尉奏明情况,皇帝大怒,将几个奸臣痛骂一顿。经过一番周折,宋江率军迎战辽军,走上了为朝廷出力的道路。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意识比能力更重要黄鸣很多人认为,成功是要有许多先天能力的,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成功的最本质要素,不应该用能力来描述,因为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比如对创业者来说,不可能在创业前就具备成功所需的“十八般武艺”,而需要在创业过程中历练成长。能否尽快掌握这些“武艺”,关键取决于创业者是否具备获取这些能力的意识和愿望,而且在长期的创业历程中坚持这些意识和愿望。当然,要把意识转变为能力,需坚持不懈地、有目的地提升改造自己。我一直认为,在宇宙自然大规律的框架下,特别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领域,有时是“意识决定存在”。只有强烈的意识,才能促使主体去不断改进。正如有了爱迪生才有电灯,有了艾菲尔才有艾菲尔铁塔,有了瓦特才有蒸汽机一样。如果没有他们那种努力探索的意识,即使机遇到来,也照样会错过。那么如何有强烈的、积极提高改进的意识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要有创造梦想、发现机遇的意识。一般认为好的创业者应该是善于发现商机的人,但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机遇呢?是那些习惯创造梦想的人。梦想会指引他去寻找、捕捉机遇,并将机遇转化为恒久追求的事业。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源于伟大的梦想,而伟大的梦想却起源于创造梦想的人。当微软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提出这样一个伟大的梦想:让计算机进入家庭,并放在每一张桌子上。进入21世纪后,微软又提出新的梦想:通过优秀的软件赋予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进行沟通和创造的能力。伟大梦想的指引,是微软之所以成为伟大公司的根本原因。再则是有突破陈规、创新创造的意识。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只有一个,但通往罗马的道路却不同。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成功的荣耀是相同的,但每个人成功的方法和历程却千差万别。创业者的经历、环境、素质、所从事的行业领域各不相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相同,必须要靠当事人的创新与突破,才能开辟一方新天地。离开创新和创造。创业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以为仅模仿前人成功的经验做法就能创业成功,那简直是异想天开。另外要有平和心态、调节情绪的意识。创业是艰苦的,创业者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创业的不同时期,经常要面对发展机遇、陷阱诱惑、市场竞争、经营风险、兴衰存亡等重要关口,这些都是考验创业者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历史和现实当中,在此时情绪失控、丧失理智、迷失方向、铸成大错的比比皆是,甚至因为无法承受压力和责任,而踏上不归之路的也大有人在。创业者即企业的领导人要成功闯关,必须拥有和保持或慷慨激昂、或热情奔放、或沉着冷静、或坚毅不拔、或果敢无畏的心理状态。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不是他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而是要具备改变他人及环境的强大意志力和自信力,然后再不断地调整改造自己,朝着一名成功者应有的素质与标准前进。因为,只要成功者有“心”,成功才可能降临。而以上三种意识,是你应该具备的。(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8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9 . 文章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有强烈的、积极提高改进的意识?11 . 请你为第段中“要有突破陈规、创新创造的意识”这一观点补充一则事例来证明。12 . 请联系你的学习、生活经验,谈谈你对第段中“有平和心态、调节情绪的意识”这一观点的理解。树犹如此西汉的辞赋家枚乘在著名的七发一文中写了一株梧桐树,历尽艰辛它的根是一半生一半死,夏日被雷电劈打,冬日被风雪摧残,被急流冲刷,它却顽强地生长,于树干中积聚了很多纹理。终于有人把它砍下制成琴,音质太好了,“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真是天下独一份的琴声。经历这种艰辛的过程,终于修成正果,这也是很理想的结局了。不论是人、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使行进的历程百般不畅万般蹭蹬,严重的就称之为磨难了。磨难因人而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了仲尼、屈原、左丘、孙膑诸人,不是被囚禁、流放,就是膑脚、失明,凄惨之至,非常人所能承受,最终却都成为史上人物,千百年过往而不湮其辉光。就是司马迁本人,也是受宫刑后而发愤著史记的,这些人物的经历成为教育的典型,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书法家对于书法的关系,当然不能言说磨难,至多就是笔墨上的磨练,但作用于人的精神却是一脉的。像王谢家族中人,比一般人成名成家也就顺当得多。但是,逃不脱的是笔墨上的磨练,因为书法家要靠作品来说话,而作品是写出来的,写就需要扎实的笔墨功夫,谁也没有理由逃避。成一字须反复不辍,成一篇则如上蜀道,立一体则以一生为计,尚未知可成否。唐人孟郊曾风趣地说:“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是啊,一个人为何要如此?此心有远大理想,思遐举,而必然要筋骨承其劳累,身心共赴一处,以期遂愿。大抵文人都有身心磨练的过程,积年之功夫终于有了相应的收获,心中甚喜。文人雅集时相互欣赏,优者备受称道,几因磨练长精神,定非碌碌者。可是,持续上进不由人,虽功夫所下甚多,穷昏昼,忘饥渴,却是毫无寸进了,不觉心烦气躁难以平复甚至有人就弃笔墨而走,以为艰深不可求索。清人曾国藩是深有体会者,他认为:“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这个“熬”字运用得尤其传神,暂时不见有何进展,仍然心手不放松,始终自守,不离不弃,继续读书、研究、临摹、创作,似乎不动声色、不激不厉,却韧以行事。时日忽忽过去,终于学识又有所提高腕力又有所增强,悟性又有所开启,豁然天开,进入新境。而那些不能自守者,终将难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悦。一株梧桐,终究要经风雨而后成为琴之优者,更多人听到了它悠扬的琴声,忽略了它曾经的苦难。书法家的磨练,指腕的、心灵的,其中的复杂和幽微,难与外人道。人们聚于酒肆,惊看张旭笔走龙蛇的迅疾,一幅之内烟波万状,感到了书法家书写是这般轻易。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摘自2016年1-2语文世界,有删改)13 . 文章开篇叙写枚乘七发中的梧桐树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14 . 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5 .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划线句的含义。三、对比阅读比较阅读下面的(甲)(乙)两文,完成小题。(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注释: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贞观为唐太宗的年号。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谏:委婉地规劝。朕:古代帝王的自称。16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月不开开:放晴B掇数枚而咒曰掇:摘取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品尝D所冀移灾朕躬躬:身体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18 . (甲)文描写了一阴一晴两种自然景象,有什么作用?19 . (甲)文中的范仲淹和(乙)文中的唐太宗,都具有某种共同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是什么?四、情景默写20 . 名句积累与运用(1)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 _,小桥流水人家,_(天净沙秋思)(3)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观沧海中描写山岛上草木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衬托大海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5)古人常用明月寄相思之意,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诗句“_,_”,就是希望明月送去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6)次北固山下中“_?_”两句以雁足传书的典故传递无限的桑梓之思。(7)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题文)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晚 春韩 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21 . (小题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22 . (小题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六、作文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因为“经典咏流传”,我们重新理解了清代才子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苔”的精神,虽然自身微小,也能像牡丹那样勇敢地绽放。请以“绽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