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903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愚钝由衷城惶城恐人本三分B吹噓沥青藏污纳均沉粼竞跃C征蓬缥碧泠泠作响正襟危坐D建树酒肆鸢飞戾天晗首低眉2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火灾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教育。B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校组织了系列纪念活动,约1000名师生参加了活动。C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已经有约2000多年左右的发展历史。D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发扬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屋脊(j)相称(chng)气概(gi)畏罪潜(qin)逃B惩(chng)罚凌(lng)乱坍(tn)塌拈(nin)轻怕重C匍(p)匐哺(b)乳搓捻(nin)咄(du)咄逼人D棱(lng)镜侍(sh)弄粗犷(kung)哄(hng)堂大笑4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余秋雨B独坐敬亭山李白唐代C滁州西涧刘长卿唐代D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贾岛唐代5 .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倚立窗前,观美景;夜眠围屋,做美梦;端坐书房,悟人生。吟诗填词写文章看山看树看天蓝听风听雨听叶落ABCD二、现代文阅读6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016年中考刘宁营口卷)阅读下文。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匮乏的必需品陈忠实、杨绛两位先生先后辞世,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都引发了“刷屏”,也同时出现了讥讽的声音:你们读了作家几本书,也有资格假惺惺装文化人点蜡烛?老实讲,对这种态度我不以为然: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与世界相连,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作家的印象,专业或不专业,读得多或读得少,只要他愿意表达,难道不应该更宽容地对待这种表达的自由吗?我认为,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匮乏的必需品。我们怎么看待一个人,也部分反映了我们怎么看待世界。能否宽厚、从容地对待世界,也决定了这个世界是否会宽容、从容地对待自己。按照美国作家房龙在宽容一书中的定义,宽容,就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异于自己或传统见解的观点有耐心与公正的容忍。换个说法,宽容的本质就是尊重、有同理心。在当下社会的很多场合,缺少尊重感、同理心的情况处处可见,导致了各种关系的局促和撕裂。网络世界上贴标签、打棍子、扣帽子的做派,天天都在上演;在某些官员那里,给曝光丑闻者套上“没安好心、危害社会”的帽子,给某些新生事物贴上“没事找事”的标签,也是分分钟的事儿;在很多老师那里,凡是学生身上有自己“看不惯”的表现,便试图扼杀剪除;甚至某些自诩进步的知识分子,也难逃羁绊:凡是不同于己,便“不可理喻”,加以蔑视与讥讽,引为寇仇。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不仅是一种修养和美德,最终还会成为你我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多元时代里,每一个人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看不惯”:看不惯一些明星的高调,看不惯一些学生的新潮,看不惯义愤,看不惯中庸与调和但各种“看不惯”之后,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同理心去感受,他们触碰底线了吗?他们真的一无是处吗?他们真的是人心大坏而不是角度不同吗?当我们崇尚犀利的时候,莫忘记了从容的魅力。1936年,鲁迅去世,一位女作家给胡适写了一封信痛骂鲁迅,胡适给她回信说:鲁迅先生固然批评过我,但是我对你这个态度,深表遗憾。“爱一个人,我们不能万美集于一身;不喜欢一个人,我们不能万恶集于一身,我们要就事论事,方有持平之论。”信念不同的自由激辩也该有底线, 比如: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 验、宽容的激励。发生 在这个时代的很多谩骂、嘲讽、“打击”,凡是不以理性与包容为底色,我一概从心底对其不齿。大家确实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绝对不是“灭了谁”才有出路。思想竞争、观念竞争,需要以极大的包容之心作为运行的底盘,在如此基础上碰撞、激辩、博弈、说服,才能彼此砥砺,螺旋上升。没有包容心的争辩只能把真理越推越远,处处硝烟弥漫,结果一地鸡毛。人人都应该克制自己“看不惯”的反应,在理解与理性的基础上讨论与争辩。比起曾经的极端年代,我们确实宽容了很多,但比起我们追求的美好未来,我们的宽容还远远不够用。法国文学大师雨果的一句话,贴在很多中小学校的教室或走廊里,“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遗憾的是,它始终没能写入这个时代每一个人的心里。傲慢、偏见、偏激,狭隘、局促、自负,仍是投射在很多人心头的躁动阴影。而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处处都显匮乏的必需品。7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 . 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9 . 文中第4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第2段和第3段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11 . 文中第4段提到“在多元时代里,每一个人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看不惯“,请举出你曾经”看不惯“的事,说说读过本文之后,再面对这类事情,你会如何看待、处理?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节选自愚公移山)(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节选自袁枚卖蒜老叟)(注释)睨:眼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12 .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B始一反焉(始:开始)C观者如堵(堵:墙)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13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叩石垦壤叩头曰:“晚生知罪矣。”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D杂然相许陷入尺许1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C(甲)(乙)两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5 . 翻译下列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四、句子默写16 . 根据课文默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诗经蒹葭)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陈涉世家)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做到“淡定与从容”,需要有“_,_”的豁达胸襟。(范仲淹岳阳楼记)五、诗歌鉴赏17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加在一起白连春一声鸟鸣是小的轻的和露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时间的最爱早晨 一颗青草是小的轻的和骏马加在一起就成了天空的最爱大地 一滴水珠是小的轻的和插秧洗衣服做饭的背影加在一起就成了我的最爱家园一只蝴蝶是小的轻的和花朵加在一起就成了四季的最爱春天一块泥土是小的轻的和汗水加在一起就成了犁耙的最爱收成 一个我一个你是小的轻的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的最爱中国(原作有删改)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小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8 . 关于诗句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首联就顺着莓苔履痕,一路寻来。B本诗通过写道士所居环境的静穆清幽,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C诗中莓苔、白云、静渚、春草、闲门、松色等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D本诗在自然景物中融入作者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并没有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来的禅意所冲化,因此诗人难免有些失意。19 .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六、综合性学习20 . 语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为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九(6)班近期开展了“走进立冬,感受传统”综合实践活动课,邀请你参与其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交流展示了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陈可同学: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7-8日之间。“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A“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朱誉楠同学: 立冬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宋代,人们更换新衣,互相庆贺,就像过年一样。到了现代,人们也会庆祝一下,B北方人大多都会在立冬这天吃饺子,南方人会吃些鸡鸭鱼肉等。听我爷爷说,立冬这天吃上一碗馄饨,是老靖江们的特定习俗。戴可怡同学:据古书记载,立冬时,水已经能够结成冰,土地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已经不多见了。立冬时,靖江天气还不算太冷,菊花盛开、枫叶正红、黄叶飘落,C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你都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秋景。(1)【想一想】同学们主要从时间、含意、_、_等方面来介绍“立冬”。(2)【改一改】同学们的交流发言中有一句存在语病,请从ABC三个划线句中找出并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病句:_(序号)修改:_(3)【谈一谈】沈心炎同学搜集来今年立冬(11月7日)靖江与哈尔滨的天气播报图,他对靖江与哈尔滨气气候差异如此之大感到诧异。请你结合所学的气象物候知识,向沈心炎同学作简要阐述。 _七、作文21 . 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总会有些什么值得自己留恋,或许是同桌的一个鼓励的微笑,或许是家人的一个温暖拥抱,也或许是一处美丽的风景。请以“把_留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在横线处填写某个词语(如:清醒、梦想、责任、微笑),将题目补写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