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同步训练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4664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同步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同步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同步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同步训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B虽然他向来一有钱即随手散去,没有什么贮蓄。C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不休。D这两幅作品是同一个人画的,风格却完全截然不同。2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勒罗受雇扮演“送行者”,看似违反常情,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尔博姆的幽默散文送行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B季羡林在成功一文中累积自己七八十年之经验,得出一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怎样才能获取成功?明代大儒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让我们懂得,只要珍惜时光,刻苦学习,讲究方法,劳逸结合,成功就会朝你走来。C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散文岳阳楼记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成为激励仁人志士的千古名句。他的诗歌钱塘湖春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D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饱含真挚的情感,都德最后一课传达出被剥夺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朱自清背影充盈着父亲对儿子慈爱深情,鲁迅故乡流露出鲁迅先生挥之不去的浓烈乡愁,毛泽东七律 长征洋溢着无产阶级胜利豪情。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中,总有一些黄叶眷恋枝头的高度,迟迟不愿落下。尽管风刀霜剑相逼,虫吃鼠咬雨淋漓,还死死抓着枝头不放手。做一枚落叶多好,一片落叶最懂得感谢岁月天地的恩泽。繁茂的枝头,它们翠绿过;_的季节,它们静美过。虽然我们习惯上_它的后半生,但它们并不怨愤,也不消沉。来年枝上,比今年的葱茏_。A萧条忽视更胜一筹B萧条忽略相形见绌C萧瑟忽略更胜一筹D萧瑟忽视相形见绌4 . 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ABCD5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相对于特殊信任,众多学者更为强调普遍信任或社会信任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_。基于同样的理由,本文要研究的对象为“普遍信任”。从而在日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实现更为广泛的合作而普遍信任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熟悉的关系圈人际关系更为松散,经济全球化更是意味着交易范围、对象、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有利于大众之间相互认可和接受从“熟人”型传统社会到“匿名”型现代社会,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般来说,前者仅仅局限于特殊的客体,且往往指向特定的目标、背景和时间,而后者的客体通常泛指一般社会大众ABCD二、字词书写6 . 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睡觉(_)歌曲(_)觉察(_)弯曲(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夜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nio)娜(nu)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fn)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zh)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7 . 提到朱自清,你一定很熟悉,因为七年级上学期你曾学过他的散文_。8 . 反复品读,你能体会到这篇文章形象鲜明,结构精巧,语言生动,写法巧妙。请你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簪菜花丁立梅清明是春天的一道分水岭,春行到此处,该绿的叶都绿了,该开的花都开了。随便一搭眼望过去,褐色的大地上,到处簪满黄花绿草。难怪古人把清明节又叫作踏青节。春光撩人哪,此时不踏青,更待何时?宋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瞧瞧,这等踏青,何等浪漫!将近半城的人,于清明这天倾巢而出。放眼处,梨花飘白,杨柳依依。人们三五成群,笙歌飞扬,一直玩到日暮才尽兴而归。而在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里,清明又是另一番喧闹景象:汴河沿岸,房屋齐整,树木参天,男男女女云集,有坐了船来的,有乘了马车来的,摩肩接踵,挤挤挨挨。踏青的盛况,可见一斑。乡人们日日与大地相伴,早已融入彼此的生命中,无须多出这一章节。但在清明这天祭祀的风俗,却被沿袭下来,一代一代。他们称清明节为鬼节,说这一天,被阎王爷拘禁着的大鬼小鬼都出来放风了。于是家家烧纸钱,户户祭祖先。菜花地里的土坟,早几天前就被装扮一新,新培了土,坟上插满大大小小的红纸幡白纸幡。在成波成浪的菜花映衬下,那些红纸幡白纸幡,很像纷飞的红蝴蝶白蝴蝶。我们小孩子,平日里闻鬼即怕,这时却都忘了怕了,远远望着那些坟,觉得无限神秘。清明这天,祖母捉住到处乱跑的我们,把我们一个一个揿到堂屋中央,让我们对着家盛柜磕头。家盛柜上,摆有祖宗的牌位,上面立着我们未曾谋面过的老爹老太。供品都是家常小菜,碗里的饭,堆得尖尖的,上面插着筷子。一旁燃着香与烛火,气氛庄严。祖母说,好好给祖宗亡人磕头,祖宗亡人会保佑你们平安的。头磕完,没我们的事了,我们撒腿跑出去,折杨柳,掐菜花。底下有一个重大活动,那就是簪菜花。女孩子头发长,花好簪,随便掐两朵,簪在辫梢上,或是发里面。男孩子多是短发,花簪不住。他们想了主意,先用杨柳编成花环,把菜花一朵一朵簪在上面,然后戴在头上,就是灿烂的花冠了。大人们此时都是宽容的,由了我们一朵菜花一朵菜花地糟蹋去,因为清明这天就该簪菜花。有歌谣是这样唱的:“清明不戴菜花,死了变成黄瓜。”至于菜花与黄瓜,到底有没有关连,不管的。我们头上簪满菜花,在乡间土路上又蹦又跳地唱。一场沉重的纪念,愣是被我们演绎成无尽的快乐。成年后,我曾翻阅大量资料,想找出清明节簪菜花的由来,无果。我也曾就此问过老一辈的人。老一辈的人呵呵乐了,说,祖上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啊。多好的流传!我想,怀念本是一种温暖行为,而非冰凉与凄清。当菜花簪满头,它昭示的是:我会记住那些逝去的爱,我将心怀美好地活着。9 . 第段引入苏堤清明即事、清明上河图有什么作用?10 . 阅读文章段,概括补充文中提到的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出城踏青_给祖宗亡人磕头_11 .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那些红纸幡白纸幡,很像纷飞的红蝴蝶白蝴蝶。12 . “一场沉重的纪念,愣是被我们演绎成无尽的快乐。”在文中有着丰富的涵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13 . 联系全文,用文中原句回答作者认为清明节簪菜花的原因是什么?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母亲的画像谢祺相(1)他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2)母亲生他时难产,送到医院已昏迷不醒,医生告诉父亲,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个。当父亲艰难地说出保大人时,母亲突然醒了,用尽全身力气乞求医生和丈夫:“保孩子!”这是母亲最后说出的三个字,也成了对还没见面的他最博大的爱。(3)他刚懂事时,也曾哭喊着要母亲,可看着奶奶流眼泪,父亲揉眼睛,便再也没有提过母亲。渐渐长大的他,每天都在想,母亲是什么样子呢?父亲再婚后,他对母亲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可是翻遍家里每个地方,也没有找到母亲的照片。母亲竟连张遗像也没有留下来,为此,他陷入极度的难过与恐慌之中。后来,内心慢慢平息之后,他决定根据想象把母亲的模样画出来。(4)从来没有见过的母亲怎么画呢?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婚,他和外婆来往并不多。但是他想,母亲是外婆的女儿,怎么说也应该跟外婆有些相像吧!外婆脸部的轮廓很柔和,于是,他把母亲的脸型画成外婆的鹅蛋脸。但是,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呢?他想起奶奶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好,小时候讲故事给自己听,唱儿歌哄自己睡觉,奶奶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嘴巴,那是天下最温情的嘴巴,于是他把奶奶的嘴巴画了上去。他每天面对的继母是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虽然心中还有些抵触,但每次见到继母怜爱的眼神,心中会生出一股暖意,于是,他将继母的眼睛画了上去。(5)画好眼睛嘴巴以后,他停了好长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这幅画像。不久,他考上市里最好的中学,和小学班主任老师告别的时候,老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泪珠挂在鼻子两旁,鼻翼不停地扇动着,那一刻,他也很感动,非常感激自己敬爱的老师。回去后。他按照老师的鼻子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暑假,他经常去一个同学家玩,那个同学的母亲对他特别好,经常做好吃的留他吃饭。同学母亲能说会道,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眉毛,弯弯的,随着讲话一跳一跳,好像会跳舞。于是,他把同学母亲的眉毛画在母亲的画像上。此时,只差耳朵和头发了。那天他坐公交车回家,车到半途,开车的女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然后下车把路边一位跌倒的老人搀扶起来,还顺带送到医院。女司机面对满车人的劝阻和担忧,似乎充耳不闻,坚持着自己的友善行为。回到家后,他把女司机的耳朵画给了母亲。他又想起了有一次。他又把她的发型画给了母亲,他觉得这是最适合自己母亲的。(6)画像画好以后,他一直珍藏着,没事偷偷拿出来看。许多次,他想拿给奶奶和父亲看,想问他们母亲是不是这个样子,可他又没有勇气,害怕奶奶和父亲摇头。许多年后,他有次巧遇母亲的一位同学,她还保留着当年的毕业照,当她指着照片中的母亲给他看时,他惊呆了。(7)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14 . 文中的母亲汇集了众多女性的美好品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15 . 第(1)段在文章有什么作用?16 . 赏析第(3)段划线的句子。17 . 请在文章划线处补写一段话。要求:与上下文相契合,100字左右。18 . 文章末尾说:“照片中的母亲,和他所画的一模一样。”你觉得这是一个巧合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四、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1) 在高尔基小说童年中,阿廖沙第一次搬家是因为(_)。 A“小茨冈”死了B憎恨这个家C家里着火了D家里太穷(2)英国作家笛福在他的一部小说里,讲述了一位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的人的故事,这部小说是_,请简述他在岛上生病和复原的经过。_五、综合性学习20 . 按要求修改语段。2016年7月25日,一组“葛优躺”表情包出现在网络上。其图片源自曾热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 该剧中的小演员关凌现在依然频频出现在荧屏上。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去别人家蹭吃蹭喝,像一滩烂泥坐在沙发上,神态栩栩如生。 于是网民们把极其懒散的瘫坐姿势称作“葛优躺”。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葛优躺”迎合了人们缓解疲劳、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等。(1)第句标点有误,应将“”改为“”。(2)第句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修改:(3)第句是病句,修改意见是:(4)第句与本段中心无关,可删去。21 . 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传统节日是中华民俗活动的瑰宝,也是文化遗产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个传统节日都会有一些代表性的习俗和诗作,折射出中华民族聪明而智慧的精神品貌,承载着华夏历史丰富而多彩的生活内容。(1)请列举出三个你所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2)请依照例句形式仿写一句话,充分再现该节日特点。如重阳节:登高思亲,便插茱萸少一人。(节日:习俗+诗句)(3)传统节日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各种洋节日的盛行,众多人士开始呼吁“中国人要过中国节,中国节要有中国味。”对于这一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单清晰地表述你的观点和理由。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