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3728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觥筹交错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B鳞次栉比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C殚精竭虑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D顾盼生姿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狼)2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幼时记趣一文采用总分结构写出了作者自己的三种物外之趣,而产生这些物外之趣的原因在于他的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B安恩和奶牛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它通过描写安恩老太太把奶牛牵到市场却不卖牛只为让奶牛散心的故事,提醒人们,要爱护动物,重视每个动物生命的情感需求。C郑人买履这篇寓言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的作品,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D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3 .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雨说作者郑愁予,被称为“浪子诗人”。他的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B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比如沁园春雪。C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他的诗集有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纪念碑等。D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作者济慈,俄罗斯诗人。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个部分。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聪明伶俐”、“开飞机”、“印象不错”、“桃花红”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这个句子是病句,语序不当。5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异想天开,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B成都有锦里、宽窄巷子、太平巷里等著名景点,这些地方的建筑精致、小巧,鳞次栉比。C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月6日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视美方行动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D2018年开学第一课共分为四节课,令别为“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多角度诠释了对创造的理解,让观众获益匪浅。二、字词书写6 . 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规范又美观哟! jn m q lin bin po kn b k soumn ln jun lin mi zn nn j k wi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小题。飘逝的风筝徐国平(1)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2)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3)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4)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5)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6)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7)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8)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9)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10)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11)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12)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13)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14)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15)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16)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 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17)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18)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19)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20)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21)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22)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23)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24)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25)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7 . 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A8 . “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9 . “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A”这句话中加点词体现了鹞爷的什么心理?10 . 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A11 . 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读书是一种“遇见”赵畅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一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见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苏轼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所欲求者”就是指不仅选择那些契合自己兴趣爱好和助于功课长进的书籍,更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代读者淘洗的经典作品。这样的“遇见”,才不会耗损时间与精力。交友应遍及五湖四海,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当年西南联大的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兼收并蓄,打通文理。吴宓、金岳霖等教授能用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梁启超作王荆公时,为搞清王安石新政的真相,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笔记数十种。在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把发现的谬误一一进行审辨,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负责。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是为读书解疑释惑的好方法。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读书则会更有所得。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研究移民史时,一直弄不明白巴人地盘扩大的真正原因,直到那次在三峡旅行时对巨大盐场的探寻和发现,才终于茅塞顿开。可见,现实中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对书本知识而言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佐证和补充。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了。而一个会“串门儿”、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变得水到渠成。(载于人民日报2017年10月9日,有删改)12 . 请将本文第段的论证思路补充完整。(每空不得超过5个字)读好书_读行合一13 . 文章第段画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是( )A如果说,读书是一种“遇见”,那么,怎样选择“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B如果说,读书是一种“遇见”,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14 . “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曾作为道理论据用以证明作者的观点,如果把这句话还原到文中,你认为应放在第_段。15 .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你的“遇见”以及相应的收获。四、句子默写16 . 古诗文默写(1)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3)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持节云中,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庄子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论语十二章中也有意思相近的一句话:“_,_。”(6)“诗圣”杜甫心系民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心中的“安居梦”:“_,_!”(7)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的句子是:_?_。五、对比阅读阅读文言文答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袁枚黄生借书说注:庋(gu):放置,保存。素蟫(yn):指蛀蚀书籍的银白色蠹(d)虫。1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随园主人授以书以:姑俟异日观俟:其切如是是:18 . 两文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19 . 两文的体裁和写法有什么不同?试作简要分析。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鹧鸪唐代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注释)烟芜:烟雾弥漫的荒地。品流:等级,类别。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征袖:指游子的衣袖。征,远行。20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鹧鸪在温暖的烟色荒地上面嬉戏,只见它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B颔联是说,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只看到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到鹧鸪鸟的啼叫声音。C颈联描写了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的抬起手臂,听任雨水沾湿衣袖。D尾联写出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21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诗人对鹧鸪的形象作了工雕细镂的描绘。B荒江、野庙着以“雨昏”、“花落”,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入魂销肠断的氛围。C颈联从鹧鸪转而写人,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的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D“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七、名著阅读22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孙悟空为打探消息,进入狮驼洞,见狮怪、象怪和鹏怪,但大鹏识得孙悟空变化,用阴阳二气瓶将孙悟空装入宝瓶。(西游记)(_)(2)鲁滨逊在土耳其人手中逃亡时,把一个小孩留下来,那个小孩名字叫佐立。(鲁滨孙漂流记)(_)(3)简爱参加完里德太太的葬礼后,回到桑菲尔德庄园,发现这里的人们都在忙碌着,农夫们在翻晒干草,女佣们在收拾家当,他们都在为主人罗切斯特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婚礼准备着。(简爱)(_)八、作文23 . 满树的花朵,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智慧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阳光和高尚。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请以“种下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