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40973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B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D闻一多先生写文章一丝不苟,用词造句反复推敲。2 .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B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要塞(si)气氛(fn)不逊(xn)深恶痛疾(w)B颁发(bn)翘首(qio)诘责(ji)悄无声息(qio)C溃退(ku)教诲(hu)滞留(zh)颔首低眉(hn)D轩昂(xun)解剖(pu)炽热(ch)黯然失色(n)4 . 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术涵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了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B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C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个性鲜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尽显疾恶如仇的英雄本色。D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母亲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得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我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老太太的话让我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孩子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文章有删改)5 . 文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作了描写?结合下文说说作者写这段的目的是什么?6 . 段中,画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7 . 请说说段写贝鲁特老太太在战争的硝烟中叫卖蔬菜,即使吃沙土也要活下去,这看似与母亲无关的叙写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8 . 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三、句子默写9 . 文人墨客喜爱用四季的花来怡情、抒怀、表节。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原句。(1)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2)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3)同是小园景色,秦观看到的是园内,“有桃花红,李花白,_”;叶绍翁看到的是园外,“春色满园关不住,_”。(4)都是以花自喻,龚自珍以“_”的落红表达愿为国献身的心志;陆游以遭遇坎坷而“_”的野梅表达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周敦颐以“_”的莲花表达对洁身自好的坚守。四、课内阅读课内文言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0 . 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余拏一小舟(_)(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3)是金陵人,客此(_)11 .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2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B选文文笔简练,“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传达出悠远阔大的境界和寂静的气氛。C选文结尾舟子说“痴”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D选文第二段叙事,写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注释:涓(jun)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官名,俗称太监。担任宫廷内洒扫的人。安事死马:要死马有何用?捐:白白费掉。13 . 关于“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以下几种,文中“反以报君”中的“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背叛,违反B反而C对立D同“返”,返回14 . 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与马说中的千里马命运截然不同,请简述其不同。六、诗歌鉴赏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5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B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飞动的情景,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练和纯熟。C“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不远,表现出了织女内心的高兴与激动。D“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牛郎却只能含情脉脉地对视而不能对话。16 .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七、综合性学习17 . 图文转换下图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仔细观察图标,用简练明白的语言介绍它的图案构成和寓意。 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_,_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_;落笔处由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_的美好愿望。八、作文18 . 请以“回家”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体符合要求;(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或套作;(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