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8787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海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海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然而,在一些“捷径”的诱惑下,有些年轻人偏离了下笨功夫、练基本功的正途。其实,那些所谓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崖,反而可能是泥津和陷阱,即使暂时有了获益,却可能形成路经依赖。年轻人还是要有长远眼光,喜欢写作就要竖持深度思考、字斟句的,喜欢表演就要坚持艺术学习、锤炼演技,喜欢设计就要殚精竭虑、锐意创新,如此才能慢慢积累优势,到达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和境界。A文中的“然而”“有些”“即使”“喜欢”依次为副词、代词、连词、形容词。B“成功的彼岸”“形成路径依赖”“有长远眼光”“坚持深度思考”短语类型相同。C“在一些捷径的诱惑下”,在原句中所做的成分是状语。D画线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把“即使却”改为“既然就”。二、基础知识综合学校将举办“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2 . 下面是学生代表小铭准备的开幕辞正文。阅读并完成后面小题少年正是读书时。进入初中,我们跟着朱自清触摸春天,感受贮蓄(zh/ch)(_)了一冬的蓬勃生机;随着老舍走进泉城,享受冬日济南的暖和(huo/h)(_)、惬意;走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学习 jng y qi jng(_)的职业精神;认识给海伦带来ji rn(_)不同生命体验的莎莉文老师,领略高超的教育艺术;翻看_(作者)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思考说真话需要的勇气和代价;阅读刘义庆的志人小说_,感受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小说、散文用人物、情节让我们认识大千世界、感受作者情思;古诗词则借意象抒情言志。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乡书何处达?_”,用鸿雁传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刘禹锡秋词一诗中的“_,_”,用白鹤冲天展现了豪壮的情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_,小桥流水人家”,用意象叠加的方法抒发了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正如论语雍也中所说的“_,_”,倘我们都能以读书为乐,那么即便是“饭疏食,饮水,_,乐亦在其中矣”。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一起在书香中成长,成人,成!(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并根据拼音填写词语。(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 . 学校准备邀请作家张弛和张书母子参加读书节活动。下面这份拟发给张书的邀请函正文,有三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改正。我校将于2019年1月24-26日举办“少年正是读书时”的读书节活动。特向您和家母发出诚挚邀请,恭请二位惠顾我校并给广大师生做阅读讲座。二位是名过其实的公众人物,事务繁忙,但我们仍十分期待二位的到来。4 . 校学生会准备为本次读书节制作关于推荐阅读书目的书签。下面书签上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5 . 遇事勇往直前、追求个性的小鸣,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摘录诗句,以彰显个性、激励自己。下列最有可能被他摘录的一项是( )A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三、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寻面记,完成下题。寻面记童年一碗面,魂牵梦绕40年。人说北方面条南方米饭,生为地道的南方人,我却对小麦面情有独钟。我曾经简单地把这归结为我天生的北方情结,在记忆的海里打捞,童年那碗面不动声色地从幕后被推到台前。四岁?五岁?老人的回忆不甚清晰,我通过他们零星的词句连缀成关于我童年生活的一个片段。我和父亲到三伯家做客。那时的人们,普遍少油水,饥饿的肠胃对一切食物充满真实恳切的好感。猝不及防,年幼的我和一碗拌面相遇。翠绿的葱花,馋人的热猪油,油滋滋香喷喷光亮亮的一碗面,我双手捧碗,两眼发光。父亲手持竹筷,小心地挑起两三根面,放到嘴边吹一下。我的嘴巴已经急不可耐,凑过去,一口咬住了筷子,猪油的鲜香,酱油的酱香,在这些香里穿梭的葱花的气息,活泼泼地和我的味蕾相遇。我来不及咂摸其中的滋味,面条已被我吞下了肚,我的辘辘饥肠开始咕咕直响。一旁的三伯慈爱地看着我,明知故问,孩子,面条好吃吗?我腾不出嘴来回答,只顾点头。那是我今生吃过的最为美味的一碗面。如今,父亲已经入土,慈祥的三伯,昨天刚得到肺癌晚期确诊的消息。每次相见,我终究开不了口,求三伯再为我做一碗面。我知道,那碗面,今生再也无法复制。一个人的旅行,也往往是寻面之旅。我一直期待着,在万水千山的行走中,我和一碗面不期而遇,那碗面里有我童年的味道,有我四十多年真挚不变的情怀。到扬州,徒步五六个小时,游了瘦西湖后,我在大街上随心游走,寻觅一家有缘的面店,等一碗扬州炒面。就是它,素朴的门面,干净的陈设,微笑的伙计。面,扬州炒面,少放油。一会儿,它被摆到我面前,安安静静,浇头的红椒、葱段、鲜笋、肉丝,都被切成寸把长的细条状,或隐或现在面条里,和谐而从容。浇上醋,挟一筷入口,有麻油的香,菜蔬的鲜,细细地品,有绍酒的绵,有白糖的微甜,但那些外在的调味掩盖了面条的本味。它不是我苦苦等待的那碗面。飞到重庆,尝担担面。那时我已经习惯了素食,各式荤腥诱惑不了我的胃。我拨开浇在上头的肉末,挑几乎不粘着肉末的细薄面条吃,酱香浓郁,咸鲜微辣。我的嘴巴赞着它的好味道,我的心却还惦记着童年那碗面,再好吃它也只能排第二。游武汉,尝热干面。到北京,吃炸酱面。玩河南,点一盆原汤三鲜烩面。我是在三亚吃的一碗山西人做的刀削面。在成都,尝尝担担面和重庆的有何不同。所谓的中国五大名面,我一个人都用心品尝过了。那些美味,仿佛有灵,它们使出浑身解数,从色香味各个角度对我的味蕾发起冲击,但我的味蕾顽固地守卫着,那碗无法复制的面。不可否认,在台湾吃的那碗牛肉面,终究有些特别。应我的要求,侍者给我上了一碗不放牛肉的牛肉面。面条在棕色的老汤里沉静地躺着,没有葱蒜姜任何调料,因为台湾的醋和大陆很是不同,在我吃来分明是可乐的味道,不得不放弃,就这样,我和一碗最本色的汤面相遇。拿筷子用心挑起几根面,小心地放到嘴里,耐着心细嚼,一种相隔久远的属于小麦属于北方属于阳光的麦香,和我的味蕾一见倾心。我的眼睛突然有些酸,隔山隔水的,我竟在台北重温童年那碗面的滋味。但很快,牛肉的味道固执地挤上前来,麦香退后,我的泪没有涌上来。(10)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刻,我捧着面碗泪流满面。我至今没有等到,我遇见的各地面条,都离美味很近,而离故乡,很远很远。(11)曾在成都昭觉寺邂逅一碗素面,软滑柔韧,无比素朴,是今生难忘的记忆。我与寺庙一向有缘,天籁梵音,檀香入脾,那种舒泰安详,是在别处很难体会到的。心烦时,一到寺庙清净地,烦恼顿消;平常时候,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到寺庙走走,庸常的日子也有了莲花芬芳。(12)游走到成都,傍晚时候,去著名的千年佛寺昭觉寺。大门已关闭,我从边门入。恰僧人用餐时间,购券排队,一碗素面,都是4元一份。我和几十个年老的男女一同安静地排队。大锅里的面条,比平日食用的稍宽,稍厚,也许因为在锅里久了膨胀之故,总之有一种不同于往常的色泽。面被盛到家常的海碗里,是那种白底蓝边涂釉料的中等大的碗,上有一个蓝色的工整的“昭”字。面条没有什么陪衬,安静地躺在素淡的碗里。旁边有一些瓶罐,装着红油等调料,已被众人舀了很多去,有的瓶只剩瓶底的一些红亮了。我什么调料都不要,清汤寡水,端着碗,走到另一个用膳处,找一处无人的桌凳,轻放那碗面。从不远处放筷子的地方取了筷子,轻步回到座位。那是一种半个世纪前常见的竹筷,竹子的本色,连清漆都没有上过。手捏竹筷,我心里的期待呼之欲出,怀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虔诚,尝第一口面,似乎我应该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让我与那碗面的重逢顺理成章,更具纪念意义。事实上,那是我之后回忆它才有的情感,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只听到自己扑扑的心跳。入口,清淡,软滑,面条的本味在唇齿舌之间醒来,素朴到好似天天相见。(13)在一个香烟氤氲的所在,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我和一碗素面,相看两不厌,我在心里觉得它口感已经无限接近童年那碗面,不知是记忆的偏差,还是因为年龄渐老怀旧的缘故。(14)想到父系的老人中仅84岁的三伯还在,风烛残年,听闻老人已经吐血,他没有力气再为我做一碗面了。想到堂哥堂姐,几十年与我情同陌路。我终将成为孤儿,悲怆汹涌袭来。我的故乡,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在无情地沦陷,我赤脚也追赶不上它消逝的脚步,前方是渺茫的白,回望,也看不真切,怪眼泪不听我的话。(15)那夜,一碗面,一碗乡愁,入梦来,一个亲切的声音追来:孩子,面条好吃吗?(作者韩月牙,有删改)6 . (小题1)文章记叙了作者的“寻面之旅”。阅读第-(13)段,完成下面的表格。7 . (小题2)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细致的描写扬州炒面?答:_8 . (小题3)第段写道:“那是我今生出国的最为没味的一碗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不超过150字)答:_9 . (小题4)童年的一碗面,让作者魂牵梦绕了四十年。生活中你一定也有值得怀念的“那碗面”,请描述出来,与同学们分享。答:_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谈读书朱光潜朋友: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经不像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展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胃口。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一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构来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你的朋友:光潜10 . 作者给予青年哪些读书方面的建议?11 . 文中富兰克林和达尔文的事例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12 . 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有何好处?四、句子默写13 . (1)不应有恨,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3)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具有忧国忧民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乙)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注释)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咎:责怪。14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乃记之/而去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D火尚足/以明也15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水尤清洌(_)(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_)(3)遂与之俱出(_)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不出,火且尽。17 . (甲)(乙)选文均是山水游记。请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分析甲、乙两文蕴含的作者情感。六、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8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有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B傅雷家书是一部家信汇编,作品凝聚了作者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的爱。C“知识就是力量。”这句遐迩传扬的名言就是培根说的。D弗兰西斯 培根被马克思称为是“法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19 . (小题2)阅读水浒选段,填空。他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吩咐到:“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他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他”是水浒英雄:,与“他”有关的一个著名故事:20 . 阅读水浒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蒋门神见了他,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抱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这段文字中的“他”是谁?“他”为什么要打蒋门神?这件事的结果如何?“他”因此落得怎样的结局?七、小作文21 . 小作文动物学家观察发现,老鹰在树梢和悬崖上筑巢时,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一些尖锐的石子铺在荆棘上,最后才衔枯草、羽毛或兽皮放在小石子上面,做成一个孵蛋的巢,雏鹰渐渐长大,这时老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里的枯草、羽毛掉落,露出尖锐的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忍,喳喳直叫,只好忍着痛,扇动着尚显稚嫩的双翅,离巢飞去。动物学家的发现,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的认为老鹰简直像个教育家,太懂得如何关爱自己的孩子了,也有人认为老鹰这样早早的把孩子赶出窝巢,危险太多,不利于孩子成长,请你针对老鹰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150字左右。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