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6930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综合1 . 下面的文段选自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有改动),阅读后,完成各题。左传说不朽有三种(甲)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行为是这样,思想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乙)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A.(甲)冒号 (乙)破折号 B.(甲)逗号 (乙)破折号C.(甲)冒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逗号(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修改:_(3)下列文章题目的结构类型与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不同的一项是(_)A.驿路梨花 B.一棵小桃树 C.泊秦淮 D.已亥杂诗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我的语文老师曹文轩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度寻找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过一位像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了一句话,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 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 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 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我们至今还记得,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 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又开始走上讲台,那一天是讲作文课。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在此之前,我的历届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 今还记得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 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她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 说内容,就是这些字,你的那些作文,字非常地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 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 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 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 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 害人的。”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的好,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 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影响,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 是一个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节选自读者2016 年第 23 期,有删改)2 . 本文叙述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3 .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的好,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 校园里头。4 . 为什么作者认为“我的语文老师”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5 . 根据语境,谈谈你对“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的理解。三、对比阅读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乙)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刘基说虎)(注释)啻:(ch)只,仅。不啻倍:不止大一倍。利:以为利。又倍其力:它的能力比人大了几倍;倍:比大几倍。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获:捕获。6 .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中有误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然虎之食人/不恒见D故/力之用一7 . 解释句中加点字。屠暴起(_)盖以诱敌(_)然虎之食人不恒见(_)故人之为虎食者(_)8 .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9 . 甲乙两文都讲述了人类和凶猛动物的故事,甲文中屠户能够战胜狼是因为他_,乙文中的人能够不为虎所食是因为他们_。四、句子默写10 . (江西省奉新县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_,白露为霜。(2)二者不可得兼,_。(3)群臣进谏,_。(4)_,君子好逑。(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6)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_”。五、诗歌鉴赏11 . 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完成第下题。送 魏 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诗中暗示送别季节的一个词语是_。请赏析第二句中“凉”字具有怎样的妙处。_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_六、名著阅读12 . 杨绛先生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书中具体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读书的意义。(100字左右)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长征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13 . 在西游记中,取经团队遇到不少阻拦和困难,比如牛魔王一家就给他们带来了许多麻烦。牛魔王的儿子 _(填人名)绰号“圣婴大王”,孙悟空与他一番大战,在观音 菩萨的帮助下才将他降服;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她手中的法宝“ _”很是奇 特,轻易不肯示人,为通过火焰山,孙悟空几次相借,费了不少周折;牛魔王法力惊人, 孙悟空与他一战,亏得猪八戒相助,才取得了胜利。七、综合性学习14 . 综合性学习。 你参加了班级举行的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题目。(1)(诗词科学)探究诗词中的科学,请选出蕴含气候受海拔高度(高下的差异)影响的诗句(_)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诗词大赛)八年级(2)班几位同学准备把写“秋”的古诗编辑成集,请你帮助他们积累两句含“秋”字的完整诗句。 _,_。 _,_。八、作文15 . 请以“成长路上,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16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清代袁枚有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被重新唤醒,令亿万中国人受到感动。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便是生命的胜利。苔花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简单的诗句里,包含着质朴的坚定的梦想即便无人喝彩,也要毫无保留地绽放给这个世界。在生活中,你身边是否也有如苔花一样的人呢?他(她)的故事一定曾经令你感动吧,依据这些素材,以“这也是一朵苔花”为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题目二:从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在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的塞罕坝,有一片地处风沙前缘的112万亩人工林海,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塞罕坝林场,为美丽中国梦做了生动诠释。建场55年,资源总价值超过200亿元,现在有昆虫1000多种,植物700多种,动物256种,鸟类192种。这个林场以中国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无前例的绿色奇迹,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变,为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中国,提供了典型范例。假如你在今年七月暑假时来到塞罕坝,你希望有怎样的经历呢,你又将产生怎样的思考呢?请展开丰富想象,以“我在塞罕坝生活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记叙文。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