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线上教学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4726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线上教学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线上教学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线上教学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线上教学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解说: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B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C扬州将不断发挥、挖掘、整理扬州旅游的文化内涵,整治旅游环境,展示旅游品牌。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D对于汉民族乃至中华民族而言,服饰文化如同历史一样历经沧桑巨变。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服饰文化历经巨变。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刚劲(jn)潺潺(chn)为所欲为(wi)B模仿(m)爱抚(w)津津乐道(jn)C魁梧(w)恶劣(li)百折不回(zh)D皮革(g)归宿(s)苟延残喘(cun)3 .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小船今天应当停泊到一个大码头,想起这件事,我就有点儿慌张起来了。税关前停泊了无数上下行验关的船只。事实上却只出胖人,出肥猪,出鞭炮,出雨伞。一条长长的河街,在那里可以见到无数水手柏子。长街尽头飘扬着用红黑二色写上扁方体字税关的幡信。小船应停泊的地方,照史籍上所说,出丹砂,出辰州符。ABCD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儿子的一点点进步,都让爸爸妈妈喜出望外。B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节日快乐。C悬崖的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D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5 . 古镇周庄沈万三故居有一副对联,下联为“白云流水是禅心”,上联应是( )A满园春光堪入画B翠竹黄花皆佛性C一帘晴雪卷梅花D三代前贤松柏寒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后面小题。藤野先生(节选)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6 . 根据选文,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去仙台学医。7 . 文中对藤野先生衣着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德和性格?8 . “我”看到藤野先生为“我”添改的讲义后,感到“吃惊”“不安”“感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9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野先生与“我”关于解剖学的三次谈话的内容。超低温的奇迹奚同庚在向绝对零度(指热力学上的最低温度)进军的同时,科学家又在艰辛地探索着低温世界的许多奥秘。在低温世界里,物质会发生人们意想不到的许多奇妙的变化,出现很多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在超低温条件下,许多金属的性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韧性本来很好的钢,变得像陶瓷那样脆,敲一下它就会粉身碎骨;至于锡,用不着碰它,已经变成一堆粉末了;本来能流动的水银,变得像铁一般坚硬。当然,也有例外。像铜、铝和镍在很低的温度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在超低温条件下,除了金属以外,其它物质也会发生面目全非的变化。柔软而娇嫩的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过以后,会变得像玻璃那样既脆又硬,摇一摇,还会叮当叮当直响;在非常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氧气像白色的砂粒,氢气像石头一样硬,各种气体几乎全部成了固体。惟一的例外,最能抗冻的是氦气,它还是液体。不过当氦气冷到-270.96的时候,它竟会变成一种能“爬”善“攀”的液体。如果把一个小杯子放在大杯子里面,小杯子里面盛放着液体的氦,当温度冷到-270.96的时候,小杯子里面的液氦就会自动地沿着杯子的壁向外“爬”出去,流进大杯子里,一直到大、小杯子的液面相平为止。这时候的液体氦,已经是一种没有一点粘滞度的理想流体了。我们把液氦在极低温下这种自动“爬”出容器的现象,称为“超流现象”。“超流现象”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什么用处,目前还不清楚。但是,科学家对这种奇异的物理现象极为重视。有人认为,具有超流现象的理想流体是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它可能也存在于某些崩溃的星核之中。弄清这种新的物质形态的本质以后,对于分析宇宙中像脉冲星一类奇异星体的本质,很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此外,超低温技术对于原子核物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物理学中著名的“宇称守恒定律”被否定,以-270下的实验结果为依据的。同样,依靠超低温下的实验结果,又证实了著名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理论。低温世界里的奇妙现象,还有好多,下面我们再着重介绍一个最有趣的物理现象超导。1911年,荷兰著名的低温物理学家卡默林奥尼斯和他的学生,把水银冷却到了-269以下,再在已经凝成固体的水银导线上通上几毫安的电流,然后测量它两端的电压。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水银导线的电阻竟然完全消失了。这一惊人的发现使师生两人愣住了。乍看起来,这个现象简直是太荒唐了,真叫人不敢相信。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又设计了一个更精密的实验。把水银冷到接近绝对零度,用它做成一个环路,放在一个磁场中。然后把磁场突然撤掉,由于电磁感应作用,在水银环路中便产生了一个感应电流。如界水银内确实没有电阻,感应电流应当毫无损耗地长期流下去。经过几年的耐心观察,得到了肯定的结果:水银环路里的电流确实没有一丝一毫的衰减。这就是说,环路里的电子,好像坐上了没有任何阻力和摩擦的转椅那样,一旦转动起来,就永远也不肯再停下来。10 . 阅读全文,说说在超低温下物质出现了哪些奇迹。11 . 阅读第段,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当温度冷到-270.96的时候,小杯子里面的液氦就会自动地沿着杯子的壁向外“爬”出去,流进大杯子里。12 . 文章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_、_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表达作用:_13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段中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现象的故事让本文变得生动有趣,可读性很强。B第段横线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之所以就是”。C文章第和第段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D超流和超导现象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4 . 请在文章第段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作为文章的结尾。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5 .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作者字_。16 .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17 . 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蓬”、“雁”自比?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煮饭成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选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著箅(b):放箅子,箅,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馏:蒸饭。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18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宾客诣陈太丘宿诣:拜访B俱委而窃听委:舍弃C太丘使元方、季方炊使:让、派D仿佛志之志:标记19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尔颇有所识不?(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20 .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元方兄弟俩煮饭成粥的原因。五、命题作文21 . 作文“两难”,就是这样或那样都让人为难。生活中,我们难免面临两难的处境:或反复掂量,终有决定;或左思右想,仍难决断。这或许是痛苦的抉择,亦或是甜蜜的负担请以这真让人两难啊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写作提示与要求:(1)写清楚“两难”的原因,充分表现“两难”的处境;(2)立意明确,真诚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感悟;(3)选择恰当的人称和角度;(4)文体明确;(5)不得套作、抄袭;(6)文中不可透露考生相关信息。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