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373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武汉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武汉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水浒第三回中,鲁智深在痛打西门庆之前先消遣他,先后让他将十斤肥肉、十斤精肉、十斤寸金软骨剁成臊子,从而激怒了西门庆。B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述了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C“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比喻生动形象,通过写天气的炎热,侧面烘托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艰辛。D童年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生活,阿廖沙是高尔基的乳名。作品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C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D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3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于是B男有分,女有归。归:归宿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生气D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不必4 .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C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部影片感人至深,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就是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B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反映之强烈,出乎意料。C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然神驰心往。D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6 .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记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不用韵。陋室铭表现了作者的抱负和情操,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清楚有条理。C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D石壕吏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既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又对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7 .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B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真不是人!跟别人相约同行,却委屈我自己先走了。D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时分见面。二、字词书写8 .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瀚墨香飘汉城内外诗润荆楚星火传诵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我们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来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靠住二天门的石坊,向四下里眺望,我又是骄傲,又是担心。骄傲我已经走了一半的山路,担心自己走不了另一半的山路。云薄了,雾又上来。我们歇歇走走,走走歇歇,如今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困难似乎并不存在,眼面前是一段平坦的下坡土路,年轻人跳跳蹦蹦,走了下去,我也像年轻了一样,有说有笑,跟在他们后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下坡路转到上坡路,山势陡峭,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路一直是宽整的,只有探出身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想凑近了看,隔着辽阔的山沟,走不过去。我们正在赞不绝口,发现已经来到一座石桥跟前,自己还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细雨打湿了浑身上下。原来我们遇到另一类型的飞瀑,紧贴桥后,我们不提防,几乎和它撞个正着。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口沫喷的老远。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巉岩的山石装扮起来。连我上了一点岁数的人,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直到花朵和叶子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在山涧里,随水漂去。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雾在对松山的山峡飘来飘去,天色眼看黑将下来。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仰起头来朝上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我胆怯了。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怪不得东汉的应劭,在泰山封禅仪记里,这样形容:“仰视天门窔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挟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捏石扪天之难也。” 我像应劭说的那样,“目视而脚不随”,抓住铁扶手,揪牢年轻人,走十几步,歇一口气,终于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心还在跳,腿还在抖,人到底还是上来了。低头望着新整然而长极了的盘道,我奇怪自己居然也能上来。我走在天街上,轻松愉快,像一个没事人一样。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记,有的门口挂着一只笊篱,有的窗口放着一对鹦鹉,有的是一根棒槌,有的是一条金牛,地方宽敞的摆着茶桌,地方窄小的只有炕几,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前脸正对着万丈的深渊。别成一格的还有那些石头。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忽忽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我们在雨中看到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了。小瀑布不见,大瀑布变小了。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布,倾盆大雨的时候,恰好又在斗田宫躲过,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有删改)9 . 了解游踪,把握写景的角度是我们读懂游记的有效策略,请你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就本文作者的游踪及写景角度绘制思维导图。10 . 选文在抓住景物特点,详略处理、细致描写、写景手法、语言表述、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很有特色,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赏析,要求200字左右。四、句子默写11 . 诗文默写填空。(1)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其五)(2),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5)酒入愁肠, 。(范仲淹苏幕遮)五、课外阅读12 . 文言文阅读。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待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房玄齡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貴,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太宗曰:“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主既幼弱,臣又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在藩之功,擢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此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勖子弟,使无愆过,家国之庆也。”太宗又曰:“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受恩深者子孙,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对日:“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太宗曰:“然。”(注)司空:古官职名。宇文述:与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擢:提拔。戒勖:劝诫勉励。愆过:罪过;过失。(1)对于“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这种现象,房玄龄的观点让我们想起孟子说的“_,_”。(2)通读全文,可归纳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_。六、语言表达13 .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是(2分)汶川地震,举世同悲;,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国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的民族魂。风雨飘摇风雨同舟百折不挠百炼成钢七、综合性学习14 . 语文综合实践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八、作文15 .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在一个充满着干燥与衰败的沙漠里,生长着一棵梭梭树。它的根系非常发达,最长的根甚至可以达到4-5米以下的地下水层。但是,那些短的根因为跟不上这样的生长速度,达不到那样的深度,很多便因缺水的缘故,逐渐萎缩了。旁边的植物见了,便对梭梭树说:“你怎么不停下来等等这些长得慢的根呢?”梭梭树答道:”如果我停下来等那些汲取水分慢的根,那么我就有很多的根要萎缩了。”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