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4598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端详(xing)叱咤(ch)商酌(zhu)飞皇腾达B譬(b)如阔绰(chu)妥帖(ti)不可明状C魁梧(w)侥幸(jio)装潢(hung)屏气凝神D张皇(hung)恭维(wi)濒(bn)临与日具增2 . 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九天是一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入九以后,文人墨客,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更有雅致的于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此曰九九消寒图。下列词语中的“消”与“消寒活动”“九九消寒图”中的“消”意思最接近的是A消失B消毒C消夏D消沉3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白丁”“布衣”都指平民;“岱宗”“岳父”都指泰山;“四书五经”的“经”指诗经金经三字经等。B伟大的悲剧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五人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他们的失败之悲、死亡之悲。C爱莲说孙权劝学河中石兽是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的。都德、普希金、端木蕻良分别是法国小说家、俄国诗人、日本作家。D乐府诗集是一部由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歌辞总集。陋室铭的“铭”原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4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姨外婆一如既往地微笑着,用她的语言让我这个以苛求语言著称的写作者茅塞(si)顿开。B木炭提供(gng)的热气则通过地下空气管,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植物根部周围的土壤中。C亲人永决,痛苦难耐,但在人前总要礼数(sh)周到,做好场面上的事。D宾宾有礼的客人知道,衣着(zhu)打扮不能分散人们对花的注意力。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槐花飘香申琳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5 . 作者围绕槐花香,写了槐花香在_;香在_;香在_三个方面,表达了“我”对故乡童年的_之情。6 . 请结合文意,说说文章第段的表达作用。7 . 结合语境,理解第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 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8 . 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相遇老刘退休后第一次上15路公交车。那个线路的公交车曾经是老刘战斗了20多年的战场,车上车下,他抓了上百个扒窃嫌疑人,也得了一面墙的奖状,特别是“全国反扒窃能手”那个荣誉,一直令老刘骄傲和自豪。眼下,车厢里显得陌生很多,那里大多是老人,也不拥挤了。老刘这才想起,其实他早就不上一线了,退休前十来年就坐在办公室里复核案件,带带徒弟。所以说,公交车的变化不是他退休后才有的。应该更早!老刘想。以“老猎手”的眼光看来,这样的环境对行窃是不利的,同时,他多少也有些失落感,早年,作为这个城市的骨干线路,15路公交车最繁忙、最拥挤,车厢里几乎成了不同年代的时尚展示厅,五颜六色,熙熙攘攘,那里成了扒手的冒险乐园,当然,前提是别碰上老刘,老刘曾是他们的噩梦。车里有很多空座位,老刘还是习惯地选择了最后一排,从角落里,他可以对整个车厢一览无余。车行一站地便是纪念街,下车两个人,上车三个人。老刘注意到第三个佝偻的身影儿,他连忙用帽子把自己的脸遮了一大半。“耗子也老了。”老刘在心里嘀咕。老刘一眼就认出了耗子,他甚至认为,耗子化成骨灰他也能把他认出来。耗子的一生也与15路公交车结下不解之缘,从胡子刚长硬开始,他就吃扒窃这碗饭,也一次一次栽到老刘手里。耗子出出进进看守所和劳改队,一转眼也成了“老贼”。老贼大概没注意到“老枪”,他无精打采地向窗外张望。老刘想,看来,耗子也偷不动了!解放广场站到了,上车的人多起来。车门关闭、启动,耗子突然站了起来,他开始在车厢里移动。不好,老刘也本能地站了起来。他似乎忘记自己已经退体了,他想,如果耗子作案,他照样抓他。老刘尾随耗子在车里移动着,从车中间移动到车尾。车停下来,再启动。老刘又随耗子从车尾移动到前部。“要抓就抓他现行!”老刘想。耗子只是移动,并没作案,折腾了三圈,老刘额头冒汗。劳动公园站到了,耗子慢腾腾地下了车。老刘连忙跟了过去,下车时差点让车门夹住。耗子大概没注意到身后,他一瘸一拐地进了一座高大的写字楼,老刘紧跟随其后,见电梯停在15楼,他也跛着腿上了另一部电梯。电梯打开,老刘看到一个醒目的指示牌,牌子上写着“高科技培训班”。他还没反应过来,一个穿黑制服的人挡住了他。“他是我带来的!”老刘侧过脸,发现耗子正向他招手。老刘随耗子进到会议室里,台上的小平头立即站起来,一边招手一边喊:“段爷来啦!请到前排就座!耗子说:“不了,我和一个老朋友来的,我们就坐后排吧。老刘和耗于坐了下来,他小声对耗子说:“行啊,段立军,有辈分了。”耗子说:“熬一熬就师爷了,你不也一样带徒弟了吗?小平头说:“兄弟们,形势发展对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不利了,现在人们出门都不带现金了,要不刷卡,要不就手机扫一扫,这样下去,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掌握高科技,不采取应对的办法,我们这个古老的行业就要成光棍(骗子的古称)了下面请赵博士为大家讲解互联网社会中的技术提升之道。”会场上有二三十人,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被称为赵博士的人一边演示PPT,一边讲解着。老刘听不大懂,耗子似乎也听不懂,迷迷糊糊打瞌睡的样子。老刘站了起来,耗子睁开眼睛:“怎么?这就走了?”老刘说:“走了,听不明白。”耗子笑起来,嘶哑干涩,然后说:“老刘啊,我们都老了,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说完,耗子狡狯地冲老刘一笑,还挑逗性地眨了眨左眼。老刘站起来,走到门口,眨了眨右眼,对耗子神秘地笑了笑。下楼时老刘也哑笑着,走出大楼门口,发现外面飘着零星的雨点,老刘想起那一年,他和耗子两人凭借体力搏斗着,从车上到车下,车轮从他的右腿、耗子的左腿碾过,那天也是稀稀落落的小雨老刘不去想这些了,他心里对耗子说:我警告你段立军,你别高兴得太早,你们那群人里,我看到了我徒弟的徒弟,他正专心致志地听课呢,他可是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选自思维与智慧)9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10 . 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子。耗子狡狯地冲老刘一笑,还挑逗性地眨了眨左眼。11 . 第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并说说这种顺序所起的作用。12 . 老刘是一个怎样的人?13 . 结合小说内容,理解题目“相遇”的含义。三、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填空。(1)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3)面对光阴的飞速流逝,我们可以借用孔子当年在河岸的感慨:“_,不舍昼夜”来表达。(4)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一个有道德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5)“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论语十二章中提到的孔子的富贵观:“_,_。”不谋而合。(6)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形象地描绘出边塞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的诗句是:_,_。四、课内阅读15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博学而笃志(_)(2)不亦说乎(_)(3)元芳入门不顾(_)(4)俄而雪骤(_)(5)撤盐空中差可拟(_)(6)太丘舍去(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答张十一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注)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筼筜(yn dng),竹名,生长于水边。踯躅:杜鹃花科。恩波:皇帝的恩泽。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斗:通“陡”。16 .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清晰鲜明的水墨画,绘出春山明净,春江空阔之景。B颔联“筼筜竞长”运用了拟人手法,把“筼筜”人格化,写活了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C颈联是全诗的关键之句,抒发了诗人自知生命将在这炎热的瘴气中白白葬送,以致无法报答皇恩的痛苦。D尾联含蓄委婉,看罢友人的书信顿觉白发增加一半,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哀伤,以及与友人同感共悲的哀痛。其中“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E本诗是赠答诗,张十一客给韩愈的诗中有“鲛人远泛渔舟火,鹏鸟闲飞雾里天”的句子,韩愈也用此“闲”字回答了他此时自在悠闲、无所事事的状况。17 . 诗歌前两联在景物描写上有“远近结合”和“以声衬静”的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六、名著阅读18 . 请根据对鲁迅朝花夕拾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作品篇目。作品篇目内容(_)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_)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七、综合性学习19 . 综合性学习。君子处世,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盐城景山中学九(1)班准备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标语拟定)“同学们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从懵懂无知到日渐成熟。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仍勇往前行;在求学之旅里不断磨砺,让自己一直更加坚强。”请从这段话中概括提炼一句话,与下句对仗,从而拟定本次活动的标语。_,半载苦乐铸就辉煌。(演讲比赛)请围绕“自强不息”确定两个演讲主题。主题一_主题二_(采访活动)江苏少年曹天宇因先天性肌肉萎缩症,只能靠轮椅行走。2019年高考,曹天宇以理科408分(超一本线60多分)的优异成绩被南京大学录取。这个男孩,以他的乐观开朗和自强不息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班级准备派班长王明去采访曹天宇同学,假如你是班长,请你准备一个具有意义的采访问题:_。八、作文20 . 请以“那件事,我真的忘不了”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要求:(1)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确定重点,理清写作思路;(2)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真切感受,让文章充实饱满,有血有肉;(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1 . 作文暖,来自圣洁的心灵,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暖,是每一个人的需要; 暖,是每一个人的渴望。 暖有两种:身体的暖和心灵的暖。 每个人都曾经感受过暖,或者是熊熊燃着的炉子,或者是徐徐吹来的春风,或者是一个关切的眼神,或者是递过来的大衣,或者是柔和的话语。 每个人都制造过暖,每个人都有能量。只要有心,人可以时时刻刻释放暖。请以“暖”为题目完成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