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3573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拉萨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拉萨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萨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来的风风雨雨让祖国更加强大,无论是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开通,还是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等,都在zhng(A.彰 B.章)显着我国在科技上取得的进步、在国际上的友好交流。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着隆重庆祝为原则,歌曲中国志气、纪录片共和国的建设者为原则,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在祖国不断发展进步的甲(A.征程 B.进程)中,我们只有以坚如磐 (A.bn B.pn)石的信心、乙(A.坚韧不拔 B.矢志不移)的毅力,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为文中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处_ 处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乙_(3)请参照划线句,文中画线处补充上一个合适的句子。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西湖绸伞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伞,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据说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制作。古代的伞又称为“盖”,它和扇一样,最初是用鸟的羽毛制成。随着丝织品的出现,才逐渐采用罗绢作伞。发明了纸以后,油纸伞又风行起来。明清时代,我国制伞业尤为发达,从这时起,不少小说和戏曲都有写到伞。众所周知,白蛇传中许仙借伞的故事,就发生在杭州西湖断桥边。西湖绸伞创制于本世纪30年代初,据说是由都锦生丝织厂工人竹振斐创作的,由于选料得当,制作精细,别出心裁,一上市就受到人们欢迎。到了1935年春天,杭州出现了第一家专门制造绸伞的作坊,这就是著名的“竹氏伞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办起了国营杭州西湖伞厂,又成立了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西湖绸伞组,有400多名职工,10多名研究人员,年产绸伞60万把上下,其中出口的占三分之二。由于提高了制伞技艺,绸伞越制越精,目前国际市场上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撑收自如的自动伞,但西湖绸伞仍以其独特风格,博得人们喜爱。西湖绸伞选料考究,制作精巧。它的圆形是采用特制的伞面绸作的。这种伞面绸薄如蝉翼,织造细密,透风耐晒,易于折叠,色彩瑰丽,单是染色就有湖色、墨绿、果绿等颜色。仅仅是描绘山水、风光、花鸟、人物等图案就有西湖十景、古代仕女、龙凤、奔马、梅雀、蝴蝶等数十种,这是其他伞所望尘莫及的。伞骨则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这种竹篾质细洁,色泽玉润,有枣红、桃红、天蓝、桔黄等20多种颜色,烈日曝晒也不会弯曲。在伞面上还采用喷、刷、绣、画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制作一把外型美观的西湖绸伞,要经过选竹、制伞骨、上伞面三大阶段。选竹,俗称“号竹”。每年伞厂会派出有经验的老师傅,到余杭、奉化、安吉、德清等淡竹产地,翻山越岭,在竹林中寻觅,挑选具有三年以上竹龄、粗细在五六公分、色泽均匀、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过嫩、过老、过大、过小的竹都不能要,真是“百里挑一”,这样的淡竹每株仅取中段2至4节作伞骨。加工成伞骨要经过擦竹、劈长骨、编挑、整形、劈青篾、铣槽、劈短骨、钻孔等到十多道工序。一把绸伞35个根骨,每根骨4毫米宽。如果把一段竹劈成了36根,就需要“抽骨”以保持竹筒圆润,竹节平整。上伞面要经过缝角、绷面、上架、剪绷边、穿花线、刷花、摺伞、贴青、装杆、包头、装头、装柄、打钉口等十六道工序,道道工序都必须全神贯注,不得马虎。这样制成的伞重量只有半斤左右。收拢时,彩色的绸面不外露,伞骨恰好还原成一段淡雅的圆竹,结节宛然,十分朴素大方。撑开时,伞面五光十色,有的绯红如旭日一轮,有的蔚蓝同晴空一色,有的青绿像碧水一泓,美不胜收。西湖绸伞的品种很多,有遮阳、遮雨的日用绸伞,有五彩缤纷的彩虹伞,有舞蹈演员在台上撑打的舞蹈伞,也有杂技团演员走钢丝用的杂技绸伞等。(链接材料)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拓,新的制作方法、新的材质、新的工艺层出不穷,使得我国的民间艺术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但在这种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有两点担心:一是市场放开后,各类民间艺术品的传承人过于盲目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互学”过程中,自己一些本来非常有地方和地域特色的东西就给丢失了。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手工的东西用机器来代替。比如牙雕、玉雕、石刻等,一旦用机器代替,很快就能生产出来,批量赚钱,但手工的东西没了,内涵也就没有了。2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是从创制历程、材料选择、制作方法和品种样式四个方面介绍西湖绸伞的。B最早的西湖绸伞是用羽毛制作而成的,后来才改成以竹作骨,以绸张面。C制作西湖绸伞,必须经过选竹、制伞骨、上伞面三大阶段的工序才能完成。D符合一定的竹龄、粗细、色泽要求,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才会被西湖绸伞选用。3 .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 结合链接材料,请你谈谈西湖绸伞受人们欢迎的原因。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小题。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5 . 结合第段,简要分析文中怎样通过绘其声描其行来表现儿童的特点的。6 . 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加点词语,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7 . 下面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由小区里的槐花开了,联想到飘着槐花香的故乡,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故乡的回忆,行文简洁自然。B有小孩子“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是因为他们经不住槐花香味的诱惑,已经等不及吃槐花蒸菜了。C作者善于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心理,比如在写等待槐花蒸菜出锅时,用“心不在焉”一词,就形象地刻画出孩子们的期待心理。D我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爱上了槐花蒸菜,拿筷子夹了一块,我们家的故乡情愫也开始传承到儿子身上。E伯父院里的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在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着对伯父和故乡的怀念之情。8 . 文章以“槐花飘香”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注),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节选自战国策)(注)纴(rn):织机。9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媵人持汤沃灌汤:(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3)资用匮乏匮:(4)引锥自刺其股股:10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门人弟子填其室其如土石何B以中有足乐者可以一战C潦倒而归可计日而待也D此皆秦之罪也何陋之有11 . 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停顿。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13 . 回答下面问题。(1)根据(甲)文内容填空。宋濂在文中写少时求学,表现了他读书时_的学习态度,并以此来鼓励马生。(2)(甲)(乙)两文都写了读书之苦,但都苦尽甘来,请你简要概括他们的“甘”分别是什么?四、句子默写14 . 默写。(1)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_,_。(2)黄鹤楼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3)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诗句是:_,_。(4)渡荆门送别中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5)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活动来展示初春景象的诗句是:_,_。(6)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想要寄给远行之人的诗句是:_,_。 (7)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 (8)赠从弟(其二)中描写劲松与狂风对抗的诗句是:_,_。 (9)梁甫行中通过描写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抒发无限感慨的诗句是:_,_。五、诗歌鉴赏古诗阅读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注)鞅(y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霰(xin现):小雪粒。15 . 诗中用“野外”、“_”、“_”来强调乡居生活的清贫。16 . 有人说,陶渊明的诗歌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请结合这首诗和他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六、名著阅读17 . 文学常识填空。(1)_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_篇,包括_、_、_三部分。(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采用_、_、_的艺术手法。七、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对此,网友调侃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材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18 . 阅读两则材料,谈谈中小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什么弊端,请概括回答。19 . 班上同学小张,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刷微博,聊微信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你作为他好朋友,应怎样劝说他?汉字书写八、作文20 . 作文。莫言说:写文章,就是用你自己的方式讲故事。生活中,时时有故事,处处有文章,请以“一场虚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合情合理,特色鲜明;不得抄袭,不出现真实姓名;书写认真、规范、美观;不少于550字。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