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258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雨的四季和春的作者分别是刘湛秋和朱自清。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西汉末年政治家,诗歌有长歌行龟虽寿。C刘义庆,北朝文学家,编有世说新语。古人称“令郎”“赐教”是谦辞。D马致远是宋代的诗人,天净沙是词牌名。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读书有着穿透光阴、超乎寻常的力量。它引领我,躲避俗世一切的浮燥和喧xio( )。翻开一本线装书,沉睡在光阴里的书香一瞬间将我覆盖。文字简静美好,拙朴醇厚,沉静从容。不繁文缛节,不喊口号,不唱高调。天性自然,人性温暖。古老的文字,来自源远流长的汉语,一字一意象,一词一乾坤,清气四溢,意蕴深长。美好的文字永远那么温润,那么有情感,那么有力量。捧读这样的一本书,我仿佛觉着自己成了旧时私塾里的一名童子,坐在春日午后洒满阳光的塾馆,任书声朗朗,让唇齿留香;我又向往着自己置身田园牧歌式的原野,满目的姹紫嫣红,左采一朵,右摘一朵,叫人目不暇接;我还。一本线装书如百年的月光,洒满我心灵的每一寸空间。佛家言,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一个生命就是一条河流,那么邂逅一本好书,心中就有了一轮明月。(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喧xio(_)乾(_)坤(2)第一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_,应改为_。(3)“邂逅”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上句内容相应,句式基本相似。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乙) 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3 . 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_(2)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_4 . 这两段各写出春风的什么特点?5 . 举例说明,甲、乙两段文字是如何写出春风的上述特点的?6 . 读了上述两个文段后,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王本道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的院落,东西两侧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未动声色,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天时人事日相催”,春天来了!说来有些怪异,这株蒲公英生长在庭院东墙下一排木制围栏与甬道牙石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办理完退休手续后,有暇时常于清晨和傍晚在庭院里散步,不经意地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在固定的位置上如约而至地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暮春之时,日渐壮硕的叶片在清晨的阳光和露水里晶莹闪烁。及至初夏,一场场细雨洗过的庭院里,姹紫嫣红,铺青叠翠,蒲公英的几层叶片中间,长出了纤细的枝茎,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来。那丝丝缕缕的花瓣组成的黄花,直径不足半寸,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如同用圆规精心画出的圆,开得自然洒脱,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频送幽香,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不落寞,不悲观,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细微的清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绒球,不消几天光景,阵阵微风之中,洁白的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借着风力飞向遥远的天际想到这株蒲公英十年来与我的缘分,我不禁对它生出深深的怜爱之情。资料显示,蒲公英属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含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可食用、药用。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巧笑倩兮,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上世纪的1963年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G老师四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面目清癯,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G老师与我们同去。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同学们在乡下的一日三餐都十分简单。为了丰富餐桌,劳动之余,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野地里采集野菜,G老师也参与其中。那时的春天,原野上的野菜种类很多,尤其是蒲公英随处可见。采集其间,师生谈笑着,常有人提出一两句唐诗宋词向老师请教。当时还没有人料到两年后会出现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所以,高中毕业后的理想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等等。G老师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后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长进步。我此前的学生不乏青年才俊,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永远是极少数人,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指着眼前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又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G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返校后,G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给大家布置了一道自选作文题。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如今G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可与众多的奇花异草同日而语,但是蒲公英也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年年岁岁,它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骀荡之时,率先破土而出,在无人问津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夏日,绿肥红瘦之际,又要将栉风沐雨培育出的无数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多少年过去了,这株蒲公英散放出的“小伞”都飞向了何处?它们会在哪里停留驻足?细想起来,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坡地、湖畔、田野、贫瘠的荒漠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作为“老三届 ”中最年长的一届,半个世纪前他们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但庸常不是庸俗,庸常只是平常,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着,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在不怨不尤之中,也保持着一份心安理得的踏实感,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由此,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春日里,清晨的阳光已经流泻出丝丝暖意,阳光下的这株蒲公英,细小的叶片正闪烁着淡绿柔美的光晕。年复一年,每当春风拂面之时,我都会在庭院那熟悉的地方搜寻它的倩影,而它也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7 . 怎样理解文章标题“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的含义?8 . 文章主要写蒲公英,为什么还两次写到白玉兰和海棠?9 . 纵观全文,G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10 .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1)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在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解释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2)“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11 . G老师认为“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j)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部既还, 先期一日期日中,过中不至B君与家君期日中计日告之C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温故而知新D期日中,过中不至诸儿复送至郭外13 .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A友人惭,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行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D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14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15 . 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至少两条)五、句子默写16 . 古诗默写_,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_,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曲径通幽处,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_。(舒婷致橡树)人们常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_,_。”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阐述光明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_,_。六、诗歌鉴赏阅读(甲)(乙)两首古诗词,回答后面问题(甲)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乙)秋词(其一)唐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7 . 把甲乙两首古诗词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18 . 这两首古诗词有很多共同点_,但所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七、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原名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_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_。八、综合性学习20 .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灵感忽至凌晨时分被一种莫名的不安扰醒,随后想到今天是元月元日。这一日像时间的领头羊,带着一大群时光充裕的日子找我来了。我披衣到书房。平日随手堆满了书房的纸页和图书在迷离的展色里充满了温暖和诗意。这里是我安顿灵魂的地方。我的巢不是用树枝搭起来的,而是用写满了字的纸和书码起来的。我从中抽出一页素纸,要为今天写些什么。待拿起笔,坐了良久,心中却一片茫然。一时人像浮在无际无涯的半空中,飘飘忽忽,空空荡荡。,我便放下笔,知道此时我虽有情绪,却无灵感。写作是靠灵感启动的。那么灵感在哪里?它怎么到来?不知道。似乎它想来就来,不请自来,但有时求也不来,甚至很久也不露一面。我起身打开音乐。我从不在没有心灵欲望时还赖在桌前。如果毫无灵感地坐在这里,会渐渐感觉自己江郎才尽,那就太可怕了。音响里播放出的歌是前几年从俄罗斯带回来的,俄罗斯最时尚的歌曲的骨子里还是他的浑厚和忧伤。忧伤的音乐最容易进入心底,撩动起过往的岁月积存在那里的抹不去的情感。很快,我就陷入这种情绪里。这时,忽见画案那边有一块会黄色的光。它很小,静谧,神秘;它是初生的太阳照在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下来,落在画案那边的。此刻书房内的夜色还未褪尽,在灰蒙蒙、晦暗的氣氳里,这块光像一扇远远亮着灯的小窗。也许受到那忧伤歌声的感染,这块阳光使我想起多年前蛰居的那间小屋,还有炒锅里的菜叶、破烂的家什、混合在寒冷的空气中烧煤的气味。然而在那冰天雪地中,唯有家里的灯光才是最温暖的。于是此刻这块小小的光亮变得温情了。我不禁走到画案前铺上宣纸,拿起颤动的笔蘸着黄色和一点点朱红,将这扇明亮的小窗子抹在纸上。随即是那扰着风雪的低矮的小屋。一大片被冷风摇曳着的老槐树在屋顶上空横斜万状,说不清那些苍劲的枝桠是在抗争还是几自地挣扎。在通幅重重叠叠黑影的对比下, 我这亮灯的小屋反例显得更加温馨与安全。记得有一年,特大的雪下了一夜,我的矮屋门槛太低,早晨推不开门,门外挡着的积雪足足有两尺厚。我从这小窗户跳出去,用木板推开门外的雪才把门打开。当时我从家里走出,站在清冽的冻耳朵的空气里,多么像雪后从洞里钻出来的野兔于是我把接屋前大块没有落墨的纸当做白雪。我用淡淡的水墨渲染地上厚厚而柔软的白雪时,还记起那时常有的一种盼望一一有朋友来串门和敲门。支撑我们走过困境与苦难的不是人间种种情与义吗?我使用笔在雪地上点出一串深深的脚窝渐渐通进我的小屋。这小屋的灯光顿时更亮,黄色的光影还透射到窗外的雪地上。没想到,就这样一幅画出来了。温情又伤感,孤寂又温馨。画中的一切都是我心底的景象。我写过这样一句话:“人为了看见自己的内心才画画。”而心中的画多半是它们自己冒出来的。这是一种长久的日积月累,等待着有朝一日的升华;就像冬日大地上的万物,等待看春风吹来,一切复活:又如高高一堆干枝干柴,等待着一个飞来的火种。这意外出现的火种就是灵感。灵感带来突然之间的发现、突破、超越与升腾。它是上天对艺术家的心灵之吻。在你找它时,它一定也在找你。当然它不一定在你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来。就像我在书房原本是想写点什么,灵感没有来,可是谁料它竟然化做一块灵性的光降临到画案上?新年初至,灵感即降临我的书房画室,这于我可是个好兆头。当然我明白,只要我守住自己的信仰、追求及所爱,灵感会不时来吻一吻我的脑门。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散文灵感忽至,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1)请你在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前写段话,将本文的记叙顺序改为倒叙。(不少于60字)(2)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情感天地”“小事蕴理”“写法指津”栏目。请将灵感忽至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语。写作提示:围绕栏目特点;结合文章内容;不少于100字。九、作文21 . 请以老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写在横线处,补全作文题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