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1958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下列各题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静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1 . 第段运用了“明镜”和“水墨画”两个比喻,说说这两个比喻的表达效果。2 . 第段描绘的阿里山林区有什么特点,用一个双音节词来加以概括:;3 . 作者写“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对表现以上特点有何作用?4 . 品读文章,根据第段中划横线句分析人们的思想感情。5 . 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比较下面句子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A、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B、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万树,离开了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6 . 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语言效果。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古代风筝用处多王吴军史书记载,风筝源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鲁国的著名工匠鲁班看到了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于是深受启迪,他就“削竹为鹊,上天三日不下”。这是风筝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也曾斫木制鹞,能在空中飞翔。汉朝初年,韩信用竹篾扎出架子,糊上纸,做成了更接近于后来的风筝的飞行物,用线牵引着,使其乘风飞空,这种飞行物就有了“纸鸢”的名字。到了五代时期,李邺在纸鸢的头上装了竹笛、安置了丝鞭,风吹着竹笛,鸣声响起,宛如古筝,于是就有了“风筝”之名。唐朝诗人高骈在风筝一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写的就是风筝在天上发出古筝一般的声音的情景。古代的时候,风筝不只是放着玩的,更是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在唐朝以前,风筝就曾应用在军事上。鸿书中记载,鲁班首先把风筝用于战争侦察中。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在决战时,刘邦的大将韩信曾放起一只风筝,根据风筝的引线的长短来估计秦朝皇宫的距离,确定方位,开凿出地道,赶在项羽之前攻进了秦朝皇宫。明朝的时候,有一种火器,名叫“神火飞鸦”,它其实是一种鸦形风筝,内装炸药,用四个起火装置作为动力,当这种风筝飞到敌方的上空时,盘香就会点燃导火线,引起火药爆炸,具有一定的攻击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曾在军舰上把风筝放到海面上空,以标示隐藏在海底的德国潜水艇的确切位置,为空中轰炸机指出袭击的目标。风筝是古代战争中的通讯工具。唐朝末年,叛将田悦兵到临安城下。宋将张全率军顽强抵抗,但是旷日持久,张全怕孤城难守。为了搬取救兵,张全把求援书信捆在风筝上送出城外,引来了救兵,临安城得以解围。风筝是古代的科研工具,古人把风筝用于气象研究和监测。明朝的王逵在蠡海集一书中记载,当时曾经用风筝做测风实验。古人还把风筝作为生产的工具。资治通鉴中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利用风筝“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弥补了“舆马之不能,舟楫之不逮”的不足。当然,风筝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放着玩的。放风筝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中说:“春日,把风筝放得很高,然后剪断引线,使其自行随风飘摇,晦气和痛苦也随之而去。”“放晦气”当然是迷信说法,但是,放风筝却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清朝的富察氏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儿童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时,需要牵线跑步和昂首远视,这的确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益于视力。(选自北京日报2018年3月2日)7 . 古代风筝的用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8 . 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9 . 请用“”给至段分层,只划一处,并说明理由。 理由: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10 . 解释下列加点词。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 孰为汝多知乎(_)何以致泣(_) 元帝异之(_)1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孰为汝多知乎?译文:_(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译文:_12 . “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13 . 甲文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什么?乙文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什么?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什么共性呢?三、句子默写14 . 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白露为霜。(诗经)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_;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四、名著阅读名著阅读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15 . 本段文字节选自鲁迅散文集_中的五猖会,父亲在要“我”背_,“我”却想急于看五猖会。16 .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五、综合性学习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png,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嗥鸣(_)怪诞(_)脸 png(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文中“谰语”的意思是_。 (4)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和 _的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课文段落,完成下列题目题。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粉的像霞,红的像火,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8 . 划线句运用了_、_修辞手法。19 . 文段中一个句子存在语病,请你修改。六、作文20 . 请以“善意的提醒”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