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1048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共 2 课时第 1 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或教学挂图,学会一定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预习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2、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激趣导入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我们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从今天起,老师要求大家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那就是自主预习复习。板书:自主预习复习齐读课题。探索新知一、 看图,讲明预习意义,明确预习要求。1、有的同学不禁要问,每篇课文老师都要进行认真细致讲解我们为什么还要预习呢?预习有什么好处呢?师小结:预习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好课文作必要的准备。2、 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预习又有什么具体要求呢?请把书打开。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出示: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生字新词。二、 学习预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第一课。怎样才能达到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呢?我们平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师小结:由此可见,图上的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非常自觉,他们动嘴读,动手画,动脑想,动口问,积极认真,我们就要像他们那样进行预习。2、下面我们就试着预习第一课。(1) 出示预习步骤:一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二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大意。三读课文,开动脑筋,不懂就问。(2)刚才同学们预习得很好,和书上图中的孩子一样专心、认真,通过预习,我们对第一课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同学们会更主动,更积极。三、 提出课外自觉预习的要求提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结:课堂上时间有限,我们在课外应像今天课内一样自觉预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四、 总结全文。自觉预习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去。用以上步骤试着预习第一课。第一步:试读课文后用“”画出生字新词。画出了生字新词后,你会怎么处理?学生回答:(1)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读准字音。(2)联系上下文理解。(3)实在不会打上“?”质疑。第二步:再读课文,注意读通文中一些难读的句子。一次读不顺再读。第三步:再读课文后质疑。仔细观察第三页最后一幅图,交流。再次齐读板书,牢记。作业1、根据已学的预习方法预习下面的新课文。板书设计自主预习复习一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二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大意。三读课文,开动脑筋,不懂就问。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共2课时第2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或教学挂图,懂得认真完成作业是小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教学挂图、优秀作业若干份教学重点难点懂得认真完成作业的意义和要求。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思考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自主预习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其实,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许多,像认真完成作业也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到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好习惯。板书:认真完成作业齐读课题。一、 看图,讲明认真完成作业的意义和要求。1、认真完成作业对于我们到底有什么帮助呢?师小结:认真完成作业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2、那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做到认真完成作业呢?请把书打开。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圆圈里的小女孩在做什么?板书: 一笔一划地写 认认真真地做3、其实,我们的作业不仅要动笔写,有些作业还要动嘴读,动手做,认真听录音,或是去查阅资料呢!请你仔细观察书上的四幅小图,图上分别画的是什么?4、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真认真,是啊,只有像图上的这些小朋友一样,学会讨论交流。学生仔细观察书上插图,交流。学生观察图画,回答:她坐得端端正正,在一笔一划地认真写作业。学生齐读。学生观察交流。第一幅:一位小女孩在认真地写作业;第二幅:一位小男孩在认真地读书;第三幅:一位小女孩在认真地听录音;第四幅:两个小朋友在剪剪贴贴合作完成作业。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板书:认真完成每次作业二、 欣赏优秀作业。1、请你欣赏书上展示的优秀作业,你觉得这几份作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其实像这样优秀的作业在我们班也有不少,出示班中的优秀作业。四、总结全文。1、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启发,想跟大家谈一谈?2、是啊,我们只有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次作业,我们的学习成绩才能有所提高,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我们才会受益匪浅。齐读板书。学生观察插图,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欣赏,学习这几份作业中的闪光点,并以此告诫自己:在今后的作业中,也要认认真真,力争完美。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学生再次齐读板书,牢记作业1、出示一些词语并抄写,学生认真完成此次作业。2、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3、让学生准备一份自认为优秀的作业在全班展示。板书设计一笔一划地写认认真真地做认真完成每次作业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课题1、长城和运河共 2 课时第 1 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3、明白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小黑板长城和运河的图片。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诗歌内容,明白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思考激情导入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出图)3、课文中的“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上也看到了长城和运河,“我”眼中长城和运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去探个究竟吧!学生猜想。生齐读课题。生观察交流。探索新知1、 自学课文。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1)各自轻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 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引出主要内容的。2、 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 检查自学效果。(1)小黑板出示词语:驾驶 航行 谱写 创造 连绵起伏奇迹 民族 祖先 绸带 曲折蜿蜒不朽的诗篇 奇异的景象(2)谁能说说你已经读懂了哪几个词的意思?(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 理请文章脉络。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5、指导书写生字。A、出示生字:驾 折 蜿 蜒 谱 朽 篇 创 族 绸B、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C、重点指导:“蜿”:右边的“宛”不要多加一点。“蜒”:右边的“延”不要写成“廷”。“创”:注意左半部分的写法。“族”: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指名读这些词语,读好多音字“曲”、“折”、“行”。开火车读词。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读懂的词义。齐读出示的词语。学生自学后讨论。(诗歌的每一部分都先写了奇迹的名称和特点,然后抒发对奇迹的赞美之情,最后点明奇迹的创造者。)自读生字。学生自由交流,找出难记难写的字提醒大家注意。学生书上描红。 作业1、熟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3、抄写词语。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首先 写了奇迹的名称和特点然后 抒发对奇迹的赞美之情最后 点明奇迹的创造者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年 月 日课题1、长城和运河共 2 课时第 2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3、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课前准备长城和运河的图片、投影片、录音带教学重点难点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复习导入复习:1、听写词语。2、说说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是怎样的?默写本课词语。学生交流对长城和运河的印象。一、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出奇景呢?(引导学生从长城的“长”这一角度思考)2、讲读。(1)比较:(投影出示)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学生思考:因为只有高空俯看才能看清长城的全貌,才能对她进行形象的描绘。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这两个句子在语意上的细微差别:“看见”是作者从高空向下有心观察才发现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探索新知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2)小结:第一句通过景象吸引了作者的目光,突出了景象的奇异,并为下文的具体描绘作了铺垫。(3)“穿行”能否改为“爬行”?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觉得长城怎样?(4)“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比较:(投影出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的奇迹。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3、 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样读?(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二、精读第二部分。1、导读。2、讲读。(1)“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 比作 ,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 之处,你能说说吗?的;而“出现”表示景象无意中被高空中的“我”发现。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体会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特点。 交流:奇异、了不起、罕见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体会长城历尽若干年代,至尽魅力无穷,每一段城墙都令人感慨。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出社问与陈述句在意思上是一样的,但设问句先通过问来制造一种悬念,后来答的语气就强烈些,这样就强调了奇迹的创造者。突出中心。学生用惊喜的语气朗读。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朗读。学生用敬佩并自豪的语气朗读。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互相评议。指名读。齐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2)比较:(投影出示)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1、 指导朗读。朗读这一部分的语气是否也和第一部分一样?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三、总结全文。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2、你能看着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来写一段话吗?3、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注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学生读句子,体会大运河的长和她的美丽动人。学生试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思考问题。学生回答: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同桌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齐读全文。学生谈感想。 学生写话。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作业 1、 多音字组词。hng( ) q( ) 行 曲 xng( ) q ( )zh ( )折 sh ( ) zh ( )2、 形近字组词。骂( ) 使( )蓝( )驾( ) 驶( )篮( )绵( ) 峪( )蜿( )棉( ) 浴( )碗( )折( ) 绸( )朽( )导( ) 象( )拆( ) 调( )巧( )异( ) 像( )蜒( ) 扁( )州( ) 飘( )诞( ) 篇( )洲( ) 漂( )3、你知道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请你去课外查找一下有关资料,可先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它们的奇异景象,然后在全班交流汇报。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长城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 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年 月 日课题2、美丽的南沙群岛共 2 课时第1 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的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小黑板教学挂图音乐磁带中国地图。教学重点难点1、读通全文,学会生字,理解词义。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激趣导入1、 出示挂图。辽阔的大海波涛汹涌,美丽的岛屿如串串珍珠。2、 配乐解说:宽广无垠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板书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指导读题)学生欣赏挂图。学生感受大海的波涛汹涌,宽广美丽!指名读,齐读课题。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探索新知一、 初读课文。1、小黑板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想南沙群岛位于中国的哪个地方?3、 检查自学效果。(1)小黑板出示词语:辽阔 晶莹 岛屿 开垦 汇入 壮观 搏击 宝库 矿产 暗沙 美誉 海龟 海域 星罗棋布 难以计数 用之不竭 水天相连 五彩缤纷(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二、 感知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地图边思考:(出示中国地图)南沙群岛位于 。2、南沙群岛是祖国的 也是 。(“巨大的蓝色宝库”,“迷人的世界”)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们很了不起!三、 指导写生字。1、出示生字:辽 阔 屿 罗 库 产 仅 暗 合 龟2、 重点指导:“阔” “屿”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积极思考问题。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这些词,同学之间互相纠正读错的音。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朗读纠正字音:辽阔 簇 讴歌繁衍 海域全班齐读课文。学生边读边看地图边思考,再交流。学生口头回答认读生字,找出难记难写的字提醒大家注意。在书上描红。作业1、熟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3、抄写词语。4、思考:课文是如何描写南沙群岛是个蓝色的宝库和迷人的世界的?板书设计 蓝色的宝库美丽的南沙岛 迷人的世界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课题2、美丽的南沙群岛共 2 课时第2 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学挂图音乐磁带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复习导入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通过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出示挂图,欣赏音乐)学生交流感想。学生在音乐中欣赏挂图上美丽的南沙群岛。探索新知一、 精读感悟。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又说明了什么?(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师小结:南沙群岛的岛屿不仅星罗棋布,而且美如珍珠,你们朗读的真好。(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师小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后思考、交流。学生练读第一句话,思考交流:岛屿多。自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学生自由练读第一自然段,齐读。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为之骄傲的,请带着这种情感试着读读第一自然段。2、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1)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2)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3)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3、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1)请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2)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米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试着画下来。(3)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4)评点学生作品。指导朗读学生喜欢的词句(5)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读读议议,或查字典,或请教同学。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指名读,齐读第二自然段,师生评议。师生朗读,体会总分写法。(1)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并交流。(2)学生动手画句子。(3)学生边读句子边想象边创作绘画。(4)讨论为什么这样画?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结合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蓝玉”“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碧波浩渺”“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词句。(5)学生读句子,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6)练习试 背第三自然段。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二、仿段练习。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写几句话。作业1、练习背诵课文的地2、3自然段。2、课文中有许多生动优美的语句,选几个你喜欢的抄下来,读一读板书设计蓝色的宝库美丽的南沙群岛 迷人的世界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课题3、庐山的云雾共 2课时第1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小黑板教学重点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激趣导入1、 简介庐山的云雾:庐山在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南,四季风景如画。庐山峰奇山秀,瀑布闻名中外,最神气的要数庐山的云雾了,庐山的云雾既浓又多,并且变化莫测,姿态万千,是庐山的一大奇景。2、 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景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学生认真倾听,对庐山的云雾有个初步的了解。学生齐读课题。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特在何处呢,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就知道了(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二、感知庐山云雾的特点。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三、指导写生字。1、出示生字:庐 瀑 幻 似 姿笼 罩 系 泻 返2、重点指导书写:瀑:右半部分的下面不能写成“水”。幻:左边不能写成“ ”,右边不能多“ ”。逐段朗读课文,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各自体会庐山云雾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认读生字,找出难记难写的字提醒大家注意。学生书上描红生字。作业1、继续读熟课文。2、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板书设计庐山的云雾 第1自然段: 写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 第4自然段: 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课题3、庐山的云雾共 2 课时第2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能用“流恋忘返”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课件教学重点难点1、 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激趣导入1、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云雾缭绕,大家想去亲眼目睹一下吗?2、 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 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庐山云雾的呢?欣赏录象,感受云雾之美。学生谈感受。一、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引说第一句,教师:“庐山的景色”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好它,并想想为什么喜欢?2、 交流:(1)指导朗读: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A、“尤其”可以换成什么词?B、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C、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前面应稍轻,后面稍响)在山上游览、漫步,有什么感觉?(2)指导朗读: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学生:“十分秀丽”学生自由读并找句子,思考喜欢的原因。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回答:特别学生回答:变幻无常指名读,齐读。学生讨论交流。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思考A、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表演。B、老师描述,让学生闭眼想象上述情景。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着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C、 伸出你的小手摸一摸身边的云雾,现在你有什么感觉?D、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读得慢一点)E、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多)二、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小节。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直线画下来。2、哪些语句告诉我们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的呢?用波浪线画下来。3、这里介绍了哪些位置的云雾,它们各是什么样的?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云雾的姿态。教师巡视。5、你们都画了什么呀?(教师指着黑板上同学所画的内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画面,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和我们画的一样呢? 6、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置身于庐山的云雾中,我也想来读一读。(师范读)学生自由练读,做动作,指名学生一人读,一人表演。学生闭眼想象。学生伸出手来感受身边的云雾。指名学生读,体会腾云驾雾的感觉。学生体会云雾的多。学生自读,画出中心句并交流:云雾的千姿百态。学生找句子。(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巨大的天幕。)学生寻找答案交流。自读课文,两人合作用笔在纸上把云雾的姿态画出来。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各画出云雾的一种姿态。学生交流自己所画内容。学生欣赏课件。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和神奇。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7、我们看了四种云雾的姿态,其实它的姿态远不止四种,作者只选了四种典型的姿态向大家作了介绍,它还会有哪些姿态呢?小结: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具体描述了云雾在四个不同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8、回想一下我们刚刚是怎样学习这一段的?学生想象交流。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感受云雾景象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3、 交流:(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什么是“瞬息万变”呢?(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用笔画出云雾变化多、变化快的语句。(瞬息万变、刚刚转眼间,明明还没等你)(4)“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是作者的想象,你能象他一样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云雾的瞬息万变吗?还会变成什么?谁能用上一些词,把你刚才想到的连起来说说?过渡:庐山给云雾笼罩着,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庐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你们还愿回去吗?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学生回答:瞬息万变。变化又多又快。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学生思考。学生想象交流。学生自由练说,指名说。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是啊,真是舍不得离去。真令人留连忘返。四、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到这,你想对庐山说什么?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庐山,知道了庐山的云雾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去欣赏一下。六、背诵课文。这么美的文章,我们真该把它背下来!七、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学生产生流连忘返的感觉。齐读第四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背下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业1、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用手中的画笔把庐山的云雾画下来。2、喜欢背诵的同学,可以背一背庐山的古诗。板书设计3、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年 月 日课题习作1共 2 课时第 1 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范文,了解看图写话的一般方法。2、学习观察几幅连贯的图,并开展丰富的想象。3、根据图片的顺序分段写一篇作文。4、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可自拟文题。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连贯的图教学挂图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观察几幅连贯的图,能根据图片的顺序分自然段来写,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思考激趣导入1、 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看图书,下课的时候,大家看得多带劲啊!2、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组图画。(出示教学挂图)同学们能看懂图上的内容吗?3、教师评点。(看的仔细,说的也不错。可从看懂图意、想象丰富等方面再进行指导)同桌互相练说,集体讨论交流。探索新知一、学习范文。1、 有一位叫段秋霞的同学,把自己看懂的图上内容写了出来。2、 这篇作文中,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3、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4、 教师指导:我们在看图时,要根据画面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5、 段秋霞是怎样分的段写的?二、指导看图。1、 老师还有一组图。(教师出示)2、 图上画的是什么?3、指导学生逐幅观察图画。(1)教师指导:注意观察图上的景色以及小猴和小熊的动作。猜一猜,他们要到哪儿去干什么?小猴抓脑袋在想什么?(2)教师评点:仔细观察小猴动作,想一想:小熊会说些什么?它们在干什么?(3)不知道同学们的观察是否仔细?3、 你能连起来说说图上内容吗?三、习作指导。老师这儿还有一幅图,同学们也可以任选一组自己喜欢的图,把图上的内容写出来。出示要求:(1)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图上没有画的内容也写出来。(2)一幅图写一段话,要有条理。2、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作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指名一学生读范文,其他同学思考并交流。学生谈感受。学生讨论:一幅画写一段话,这样写就很有条理。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画,交流第一幅图上的内容。仔细观察第二幅图画,交流第二幅图上的内容。仔细观察第三幅图画,交流第三幅图上的内容。学生评议。(观察是否仔细,如小猴的表情、周围的景物等;想象是否丰富,如小熊的话语、表情等)连起来说说图上的内容,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得有条理。学生明确要求。学生为作文取题。练习写稿。修改评议。年 月 日作业1、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两组图画,任选一组写一篇作文,也可以自己找几幅连贯的图写。2、写完后进行修改评议。板书设计习作1仔细观察图画一幅画一段话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以每四个字组成的短语为单位,各小组自由选择内容派代表上台汇报,并在地图上相应的省、市、自治区名称旁贴上简称卡片。一、 练习。1、抓难点,巧记简称所代表的意思。(1)把简称分成两部分记意思。(2)分组记忆各简称的意思。2、当游客,巧记游客的顺序。(1) 创设情境。(2) 老师指图。(3) 让学生说说刚才的游览顺序。1、 指导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和背诵。二、 读句子,理解句意。1、审题,明确要求。学生汇报学习情况。用原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的为一组,其余为另一组。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记第二组。全班同学乘坐小火车周游全国。全班按简称的顺序开火车读,老师指图,如此反复几个回合。学生说刚才的游览顺序(即简称歌的编写顺序),大概是由北向南,由东到西。学生练习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1)各人自由诵读。(2)老师分块指地图上大体方位,引导学生背诵。(3)同桌互背。(4) 指名读,再齐背。(1)自由读句子,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指名读句子,师生相机纠正。(3)再读句子,思考这些句子的意思。(4)交流反馈,理解句意。学生自由选择句子,说说句意,全班讨论交流,老师指点,评议。(5)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句子。教 学 过 程作业1、继续背熟简称歌,知道这些简称各是指哪个省、市、自治区。2、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板书设计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在相应的省、市、自治区贴上其简称。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 年 月 日课题练习1共 3 课时第2 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1、照样子,练习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特别要掌握好“捺”的写法。2、背诵八条成语和一首古诗夏日田园杂兴。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词卡、小黑板、教学重点难点1、写好含有“捺”画的半包围结构的字;2、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及古诗意思。 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激情导入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简称歌,请大家回忆一下,谁能正确、流利地把它背诵出来。2、 你知道这些简称各是指哪个省、市、自治区吗?3、 今天我们还有新的学习内容,揭题: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学生背诵简称歌。学生交流。齐读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与思考探索新知一、 写好钢笔字。1、出示生字卡片。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小结:返、越、处三个字都是从左下方包围的半包围结构;三个字中的捺画都很长,从下方托起被包围部分;三个捺的书写相同,但斜度在渐次加大。示范描写:(1)提醒学生注意笔顺:“返”要先写里面,再写走之儿,“越”和“处”则相反。(2)捺画的写法:边写边讲起笔、行笔、收笔的注意点,要连贯流畅,形成“一波三折”之势。4、 反馈。选出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评议,表扬好的,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训练。二、 读读背背。(一)熟记成语。1、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查字典。2、词卡出示成语,指名读,相机正音。3、理解成语的意思。对于部分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风云变幻:风和云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变化迅速,动荡不安。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4、 练习。(1)指导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对成语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再读中体会每排两个成语在意义上的联系学生认读:返、越、处学生读帖,重点观察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学生注意仔细观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学。指名学生读成语。学生自主选择成语,说说各自的理解,师生共同评议。(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思考(2)师生评议,评议应侧重于朗读中能否通过读来表现对成语的理解。5、 反馈。(1)小组背诵成语。(2)出示成语,让学生填入句子中。瞬息万变 气象万千 腾云驾雾风云变幻 奇峰异岭 飘飘欲仙白云苍狗 若隐若现A、早晨,下了一场大雾,远处的小山、房屋( ),看不清楚。B、三峡两岸( ),千姿百态。C、高山地区的气候变化又多又快,真是( )。D、听了众人的夸奖,他洋洋自得,昂着头,微闭着双眼,真有点( )了。E、黄山的云海、奇松、怪石真是( ),好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二)背古诗夏日田园杂兴。1、 小黑板出示古诗内容。2、 教师指名试读,相机正音。3、 理解诗句意思。老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大体了解诗意。4、 练习。5、 反馈。(1)指名背诵。(2)分小组背,齐背。(1)指名读(2)小组合作练习背诵。(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背诵情况。(2)读句子,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指名读,齐读诗句。(1)学生再读,结合插图,边读边想诗意。(2)学生自由说说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疑难问题。(1)学生自由联读。(2)同桌互读,指名轮流读,相机评议。(3)练习背诵。作业1、 背诵8条成语和古诗夏日田园杂兴。2、激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多积累一些成语和古诗。板书设计教学感悟课堂教学设计年 月 日课题练习1共 3 课时第 3 课时备课教师授课教师课时教学目标口语交际聊聊春节。各自讲讲春节是怎样过的,也可讲讲春节的习俗。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各自在春节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讲讲春节里一些常见的习俗,培养表达兴趣和表达能力。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调整思考激趣导入1、 创设情境:放音乐喜洋洋,同学们听了这段音乐,感受如何? 2、是啊,喜气洋洋的春节刚刚过去,小朋友们对于这个春节一定有着美好的回忆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春节。学生谈感受。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过春节的,各用一句话介绍五幅画的主要内容。(“一家人忙着贴春联”“跟爸爸、妈妈、奶奶一起看电视”“看舞龙”“全家人吃年夜饭”“跟妈妈到爷爷家拜年”。)在小组内互相说。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练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各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探索新知1、 出示挂图:你能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1)以其中一幅图为例,请有相同经历的学生作介绍,指导学生说清楚,说具体。(如,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哪些人?在干什么?这件事是怎么一步一步进行的?)(2)听学生介绍后,师生共同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表扬鼓励,对说得不好的给予帮助和指导。作业1、有机会跟你的亲戚朋友说说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也可以把春节的有关习俗讲给他们听听。2、课外去搜集一些其它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把它跟全班同学交流一下。板书设计聊聊春节说清楚说具体教学感悟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