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490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半期考试第I卷(该题共有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2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3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B程朱理学的创立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D康有为托古改制4明清时期,随着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小说逐渐发展成文学的主流,并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清小说的思想内容有()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反映了市镇平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发展的过程以入木三分的辛辣嘲讽揭露丑恶的世风百态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A B C D5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A鸦片战争后,士绅主张器物学习 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C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 D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6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7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革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它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由此推论,康有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A恢复传统价值观 B实行专制政体C引进西方价值观 D实行民主革命8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的“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的外衣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学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9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C发展实业 D实行社会救济10“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1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下列能同时体现“与时俱进”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建立无产阶级专政A B C D12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第II卷(该题共有3题,13题23分,14题16分,25题12分,共计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23分)材料一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据裴钰改变中国整理材料三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7分)(2)据材料2及所学知识,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有哪些。(6分)(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6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4分)14(16分)材料一“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汉书艺文志序材料二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材料三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1)材料叙述的是什么事件的背景?结合所学,将背景具体化。(6分)(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三中图画,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4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6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图片,回答问题: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12分)答案1A孔子主张的“仁”要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希望统治者施政时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2A“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主要说明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反映了元曲以自然本色为主流这一特点。3B“天人感应”说源自战国阴阳家的思想,而佛教传入始于西汉末年,故A项错误。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康有为托古改制是借孔子的名义宣扬变法,故排除C、D。程朱理学吸收佛教和道教。4A根据明清时期小说的思想特点可得出,明清小说思想内容多变,都符合题目要求,据此可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5D材料中的争执在于要不要变法,显然,这是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A、B时间不符;C项应是君主立宪。6A从材料看,这个派别主张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但认为我们政教风俗优于他国。所以是洋务派。7A根据材料信息“大祸临头”可知康有为反对辛亥革命,排除D。根据“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可知康有为认为“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是封建道德的败坏,所以他提出的方案应该是“恢复传统价值观”,排除C。B不是康有为的政治主张。8B材料中的“移花接木”“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等体现了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实则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目的。A、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9.A10D1923年前后,一再失败的孙中山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陷入迷茫之中。正是通过和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了国共合作,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11A马克思在其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因此不属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12C首先理解邓小平的话强调思想解放是其他一切方针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只有思想得到解放,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方针政策。13(1)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之下,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进行改革。(3分)积极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4分)(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等。(6分) (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破产等。(6分)(4)由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4分)14(1)百家争鸣;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瓦解;诸子站在本阶级立场,提出改革社会的主张。(6分)(2)特点:通俗化,平民化。特征: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4分) (3)原因: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关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6分)15.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4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4分)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