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448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五)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久要不忘平生之言B闻义不能徙C颠沛必于是 D非其鬼而祭之解析:选AA项中的“要”通“约”,贫困。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C项,都是“并列、紧靠”。A项,讨厌/满足;B项,危险/端正;D项,好的东西(地方)/好好地。3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A项,即使/虽然;B项,通“如”,表假设/表修饰;C项,都是介词,用;D项,代词/主谓间结构助词,不译。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义然后取 B饭疏食饮水C己欲达而达人 D以告者过也解析:选CA、B、D三项,名词活用为动词;C项,使动用法。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58题。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论语宪问)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真实、不虚)B夫子时然后言 (按时)C岂其然乎 (正确)D人不厌其言 (满足)解析:选AB项,时,“在适当的时候”;C项,然,“这样”;D项,厌,“讨厌,厌恶”。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解析:选A句中“于”为介词,对于;句中“其”,代词,他;句中“其”,代词,这。7下列各项关于选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了“义然后取”的思想。B凡事要守道,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因此,孔子反对追求荣华富贵,只要能坚守道义,就是人生的最大快乐。C孔子对公叔文子的态度是肯定的。D孔子强调对富贵财利的追求必须合乎道义,这种思想现在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解析:选BB项中孔子并不反对追求荣华富贵,只是要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坚守道义。8选文中“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对这番言论如何理解?答:_答案:孔子听说卫国的公叔文子好像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人,于是便问公明贾。公明贾认为别人的话言过其实了,他于是详细解说了公叔文子的言行。从公明贾的话中,我们看到公叔文子确实不错,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不该笑的时候不笑,最关键的是他见利思义,不该取的时候不取,该取的时候就理所当然地取为己有。所以,公叔文子能够这样,使孔子不大敢相信。但是文句中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涵是值得我们品味的。(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加斧锧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服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服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注桡:弱。桐棺三寸:墨子节葬下云:“(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以“桐棺三寸”代指质地朴素的棺木。政廷:执法官。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养:供养之地B遁者无罪 无罪:不加惩处C还车而返 还:退回D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阿:私,偏袒解析:选C还,应读xun,作“掉转”讲。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DA项,上句“辞”作“辞别”讲;下句“辞”作“拒绝”讲。B项,上句“则”意为“那么”,连词;下句“则”加强判断,副词。C项,上句“复”是动词,意为“告白”;下句“复”意为“仍旧”。D项,两个“之”字,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1给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充被省略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乘难与比行万乘难与(之)比行B不复于王而遁(荆师)不复于王而遁C荆之为四十二世矣荆之为(国)四十二世矣D正法枉必死正法(者)枉(法)必死解析:选BB项省略主语“子囊”。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动必缘义”与“行必诚义”互文,意思是:“举动”一定要依据道义,实行道义。B子囊认为撤军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赐他一具桐木棺材并“加斧锧其上”。C文中认为,在荆国历史上,子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其节操不单单激勉于一代人臣。D选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彰显儒家所谓的“廉耻”“仁爱”与“忠孝”。解析:选BB项中“子囊认为撤军有罪”与“荆王追悔莫及”的说法错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译文:_(2)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译文:_答案:(1)将军撤兵,是因为这样做有利。现今确实有利,将军为什么还请处死刑呢?(2)一国之主的忧虑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现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