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9课 鞭贾练习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417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9课 鞭贾练习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9课 鞭贾练习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9课 鞭贾练习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鞭贾永州因柳宗元而闻名天下,“永州之野产异蛇”妇孺皆知。只可惜能医大风、疗挛腕、杀三虫的永州异蛇却没有让令世人敬仰的柳先生延年益寿,以至于他离开永州四年后便与世长辞于广西柳州了。这是质朴憨厚的永州人世代不忘的一大憾事。然而,柳子庙于古老的永州城西昂然而立。不用说天下之大,日月之悠,一个古而小的永州之野亦不乏青磷金印、达官冢陵,可在百姓的心目中又有谁能与柳子庙相媲美呢?(选自道客巴巴网)美字体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赏美文走进柳宗元柳宗元,你是河东籍“顶尖级文学大家”,世称“柳河东”。我在蒲州古城寻找你,条山烟云告诉我:“你在那荒原野岭、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你孑立飘然,跨过山山水水,娓娓向我诉说你的故事一切始于那场轰轰烈烈的政治革新运动永贞革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风华正茂的你,望着江山,心中的斗志似乎汹涌澎湃着。革新派,可惜呀!选错了道路,纵使竭尽所能,怕也只能是一声叹息,叹这世间的不公,胎死腹中。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触犯了大官僚、大贵族的既得利益。似乎没有一点悬念,结局是悲壮而惨淡的,遥远的南方田野上,走着一行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人群。这便是被贬到南方边远地区为官的“八司马”。文人遭遇政治,悲剧便诞生。陈子昂如此,白居易如此,你亦如此。没有人理解,更是悲哀的事!你是大唐历史上仕途最不顺的诗人,一个命途多舛的男人,一个伤痕累累的男人。没有儿女,妻子死了,母亲也死了,现在就剩下你一个人了。于是你的一腔热情在风中一点点冷却,到头来只剩下“独钓寒江雪”的莫大孤寂。一个人,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失魂落魄地来到了永州,开始了你长达十年孤独寂寞的贬谪生涯。当你走出长安城,面对着南荒的凄风苦雨和凄凄荒草,就已失去了对朝政的依恋,而隐伏在骨子里的对文学的原始冲动却如雨后春笋般吐露出来。于是,中国唐朝的政坛上,也许就此失去了一位廉洁正直的官吏,却从此孕育了一位光耀千秋的文坛圣手。看着永州,想做些什么。你消失良久的热情像雪一样慢慢地积攒起来,不可无所为呀,心底的良知像撞钟一样在你的心头响起。于是,一个全新的永州出现了,一个政通人和的永州出现了。永州人民已经离不开你。柳宗元,柳子厚!柳河东,柳柳州!没有魂归故里,长眠在岭南的山水里,鲜活在历史的口碑相传里。不需要皇家的敕封,那篇篇经典的传世佳作,就是你最好的墓志铭;百姓最亲切的称呼,就是永远也不会忘却的厚重缅怀!(选自查字典散文网,有删改)【课内挖掘】柳宗元在柳州兴 办 学 堂柳宗元在柳州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大力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由于地处偏僻的少数民族区域,远离文明发达的都市,柳州一直以来处于封闭落后的环境里,弊风陋俗长期控制着人民的思想和心灵。柳宗元上任后,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并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的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出当地自己的医生为民众服务。柳宗元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播,更致力于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开 荒 建 设当地是丘陵地区,城外有着大片大片的荒地。看到百姓艰苦贫困的生活,柳宗元下决心改善这样的面貌。他以父母官的身份,号召、组织乡间的闲散劳力,开荒垦地,种树种菜,鼓励发展生产。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饥饿和贫穷。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种土地面积大增。仅大云寺一处开出的荒地就种下了竹子三万竿,种菜百畦。他为改造一方水土,立下了不灭的功勋。(节选自桂中书生的博客)【课外运用】仰望柳宗元透过历史与时间那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我仰望着你!我似乎都能听见你呼吸的声音,你吟哦的声音,你心跳的声音,连同那些在历史的阵痛中触发的丝丝哀伤,一并冲击着我的心脏,让我无法忘怀,不能自已。溪,还是永州的那条愚溪,楼,还是那座高远而荒陌的柳州城楼;只有文字还是自由的,那是一枝畅达痛快无可顾忌的笔墨。尽管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你谦恭有加,小心翼翼,汲汲惶惶,畏惧不已,甚至有时连自己的学术人格都不敢树立起来,但这些都不重要了。真的,我知道,如果你真的移开流连在驿道上的那双渴盼的眼睛,安居于这百越之地,旷达地登高望远,你也许就不再是柳宗元了!正因为你是你,性不谐俗,不为世用,你的思想,才让我肃然起敬。站在永州,或者柳州,你就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让我顶礼膜拜。你的性格,沉郁峻拔。你的洒脱不羁,你的不屈人格注定要在永州或柳州这片心灵冻土上和着你的魂、你的魄全然沉淀,又全然升腾,继而贯穿古今!你的文字清峻高洁,胸怀绝世,让我每次品读你都带着眼泪,远远地凝望你的背影,你的一生浓缩成晶莹的冰雪一点,千百年来,任凭多少后人品读与怨叹,也嚼不透你的冰霜与孤傲。(选自高考学习网)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B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C举之翲然若挥虚焉D今之栀其貌,蜡其言解析:D项,“栀”“蜡”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答案:D2下列各项中,与“持以夸余”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以求贾技于朝者B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C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D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省略句。A、C两项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判断句。答案:D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日喻苏轼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之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注:本文一题“日喻说”。眇(mio):双眼瞎。扪(mn):按,摸。龠(yu):古代一种形状如笛子的乐器。没人:潜水的人。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远:遥远B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通晓C然则道卒不可求欤 卒:最终D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杂:零碎解析:D项,杂:兼、不单一。答案:D4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轼主张“道可致而不可求”观点的一组是()道之难见也甚于日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ABC D解析:“道可致而不可求”指道能够通过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是说“道之难”,是作者认为的错误做法。是当今士人的弊病。答案:A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盲人对太阳的推测来说明“道”是不可以通过间接手段得到,必须亲身实践,亲自学习B孙武和子夏的话是苏轼用来说明“道可致而不可求”的,相比较而言,子夏比孙武的话更明白、准确C“南方多没人”的例子,再次强调了实践的重要。只要“日与水居”就有可能得其“没水”之道D作者在文章结尾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说明了今昔不志于道、不务学的情况,并点明写本文的目的解析:A项,原文没有说“道”是不可以通过间接手段得到,只是说道不能靠主观推想。答案:A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他日闻钟,以为日也。译文:_(2)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译文:_答案:(1)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2)所以世间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以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参考译文: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知道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这个人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就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他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着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就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认识道的难处比认识太阳的难处更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到把乐器龠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世间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以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什么叫作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工作;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7岁就能趟水过河,10岁就能浮在水面上游泳,15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是马虎草率就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15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于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的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三、创新语用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中,咏花诗绝大部分是写梅花的,写樱花的仅有两首。梅花在唐代的长安也是非常受重视的,全唐诗中关于“梅”的,多达948首。_?因为这是暖相气候造成的影响。唐代最初的200年一直是很温暖的,直到公元9世纪初,气候发生显著的突变,成为了冷相气候。_,仁明天皇把紫宸殿庭院里原本种的“右橘左梅”,改为“右橘左樱”,用樱花替代了中国流行的梅花。这说明,_,导致梅花萎缩、樱花崛起的局面。_答案:为什么梅花那么受重视在这种冷相气候的背景中日本和唐代长安的气候一样都经历了温度的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