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6课 春江花月夜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360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6课 春江花月夜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春江花月夜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春江花月夜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时 春江花月夜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扁舟子 偏远 褊狭 蹁跹 翩然B.青枫浦 逮捕 果脯 哺乳 辅佐C.捣衣砧 玷污 粘贴 沾光 拈花D.揭盖子 碣石 谒见 渴望 偈语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枫浦上不胜愁 胜:超过,胜出。B江天一色无纤尘纤尘:细小的灰尘。C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月光明亮的样子。D昨夜闲潭梦落花闲潭:安静的水潭。3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4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增删个别字词)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答:_ _ 4(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她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3)人们把她看作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她寄予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之情。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答:_ 5.示例:平凡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平凡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平凡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2、 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6.“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 7.“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使用了什么手法,试赏析。 答: 8.诗歌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 答案6.诗人描写了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景。营造了清幽静谧的氛围。7.“待”“送”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待”字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到长江“送”走一江春水,自然的从上半篇描写大自然的景色转到了抒写人间的离愁别恨。此句亦是过渡句。8.这首诗歌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刘希夷所表达的则是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的感慨,无奈、伤感之情浓厚。3、 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月杜 甫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注】该诗写于安史之乱中,此时诗人身陷贼中,与家人远隔。国西营:长安西部的兵营,是抗击安史叛军的军队。9.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答: 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怎样抒发这种情感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9.首联描绘了一幅清朗静谧的秋夜图。秋天将至,气候渐凉,皓月当空,月影清朗。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又营造了空寂清冷的氛围,为下文的望月生情、借月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10.(1)这首诗抒发了思家念亲之情,表达了对国家战事与人民疾苦的担忧。(2)寓情于景:前两联描写秋期将至时的清朗月光,渲染了空寂、清冷的氛围,表达了家国之思和动乱之痛。直抒胸臆:后两联写月光只能增添内心的痛苦和头上的白发,劝告月亮不要去照“国西营”,以免将士们因睹月而思家念亲。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11.这首诗在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1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分条简要阐明。 答: 答案 11.意境上突出了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特点。 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或是闲适愉快的心情)。 12.第二句“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荫深处乳鸽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或以动衬静),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景中寓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春雨”“娇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 第6课时 春江花月夜 参考答案及解析1. 1.D【解析】A项,分别读pin/pin/bin/pin/pin;B项,分别读p/b/f/b/f;C项,分别读zhn/din/zhn/zhn/nin;D项,分别读ji/ji/y/k/j。2.A【解析】胜:承受得住。3.A【解析】A项使用了比喻手法,B、C、D三项均使用了对偶手法。4. 【解析】此题考查变换句式。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立句子的主干,把主干单独列为一句,然后把其他修饰成分拆解成若干短句,最后按照一定的关系重新排序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提取语段的主要信息“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以此作为主干句,然后把其余信息变成短句按正确顺序列出即可。5. 【解析】注意题干中“三句话”“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的要求。6.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意境及景物描写的作用。第一问,先抓住景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再根据“无纤尘”,得出景色的特点“纯净”; 第二问,据“皎皎空中孤月轮”,可知环境是多么的幽静。7. 【解析】判断诗句使用的手法,一般从修辞角度考虑,“待”“送”明显使用了拟人的修辞,然后结合内容说明其效果即可。此句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江月如此有恨,流水这般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8. 【解析】体会诗句的内涵,要抓住关键词语。如,张句的“无穷已”与刘句的“人不同”,前者揭示了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的内涵;后者抒发了青春易老、人生无常的感叹。【答案】9.首联描绘了一幅清朗静谧的秋夜图。秋天将至,气候渐凉,皓月当空,月影清朗。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又营造了空寂清冷的氛围,为下文的望月生情、借月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解析】题干问的是“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答题关键词是“画面”“作用”。首先,描述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典型意象。秋天将至,气候渐凉,皓月当空,月影清朗。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描摹出一幅清朗静谧的秋夜图。第三步:联系诗句,分析作用。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又营造了空寂清冷的氛围,为下文的望月生情、借月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10.(1)这首诗抒发了思家念亲之情,表达了对国家战事与人民疾苦的担忧。(2)寓情于景:前两联描写秋期将至时的清朗月光,渲染了空寂、清冷的氛围,表达了家国之思和动乱之痛。直抒胸臆:后两联写月光只能增添内心的痛苦和头上的白发,劝告月亮不要去照“国西营”,以免将士们因睹月而思家念亲。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情感。要从意象、意境、手法角度去分析。结合“丹心苦”“休照”和注释来体悟。 【答案】11.意境上突出了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特点。 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或是闲适愉快的心情)。 【解析】春雨连明“潜”入,突出环境之静;春天的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落下斑驳的倩影;无论是花,还是竹,都给人一种清新、生机勃发的感觉。最后一句以动衬静,收到“鸟鸣山更幽”的效果。12.第二句“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荫深处乳鸽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或以动衬静),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景中寓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春雨”“娇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全诗所用手法,因而需逐句体悟,更需着眼全诗。本诗属于写景诗,手法应考虑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描写角度等;修辞方面,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