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3章 第1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3653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3章 第1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第1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第1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2课时【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材分析】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源资源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本节教材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煤炭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能源结构中都占重要地位,而煤炭又是非可再生资源,能源开发和资源保护是一对矛盾,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既面临机遇,又充满了挑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开发的条件及评价。2了解山西省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明确我国能源基地建设的一般途径。3通过图表和文字材料,分析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4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山西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源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把能源工业放在战略重点的首位,急需科技人才为能源工业出谋划策,使学生们深知肩负的重任,同时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能源基地的建设成就,力求能源基地的建设有新的突破。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保护要同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与生态道德观。【教学重点】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2产业结构的调整3能源综合利用的意义【参考答案】煤炭 生态环境 铝土 煤焦化 煤电铝 单一 多元 利用率 原料 合作探究1:能源的综合利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材料二: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材料三: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1)山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各行业各自的发展方向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各工业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山西省应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4)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点拨:(1)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方向发展。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2)依据材料二,2008年加工工业比2003年比重上升;原料工业占主体地位。(3)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发展。(4)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思考提示】课本45页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煤一电一铝:依赖煤炭和铝矿;煤一焦一化:依赖煤炭;煤一铁一钢:依赖煤炭和铁矿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由原来输出煤炭,现在输出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等;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思维拓展】在开发资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生产力会出现大量过剩,人们把这类城市称作“资源枯竭型城市”,这类城市应该怎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答案:(1)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是随资源利用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败,以后应引进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反思归纳】列表比较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前后的差异和变化自主学习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生态问题;(2)环境污染“ ”污染。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参考答案】三废 洁净煤 废弃物 清洁能源 重化 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新技术 重化工业 煤矸石 煤泥 消烟除尘 (21)防风林带合作探究2: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读图思考】教材P46图310此图展示了露天采煤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从分析图例入手,需明确以下问题:(1)从排水沟到沙丘,植被变化有何规律?提示:从排水沟到沙丘依次是乔木、灌木和固沙草方格,这说明水源条件越来越差。(2)居民点的选址有何要求?提示:居民点要求交通便利,离工矿区和复垦区距离较近。【针对训练】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什么?(2)露天煤矿易于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当地的煤炭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4)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读图思考】教材P47 图311此图反映了山西省污染水源经过沉淀池处理的二次利用情况。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在山西省尤为重要。从分析图中箭头、箭尾的内容入手,需明确以下问题:(1)图中废水的来源有哪些?提示:图中废水来源有矿坑水、洗煤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思维拓展】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反思归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途径【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设计一个简易小实验,模拟露天开采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写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答案:一、实验材料:在室外,找一块植被覆盖的斜坡地,铁锨,水桶,水洒,水。二、实验步骤1用铁锨在坡地上取两块坡度、大小一样的两块土,在水泥地面上摆成一排(成块状,去掉散落在土块周围的土粒),再去掉其中一块的草皮,使其表面平整无植物,且无植物根须(两坡土的坡度基本一致)。2模拟降雨。先后两次用水洒均匀地在坡面上洒水,(用一定量的水,水的大小可以适当变化,但洒水时洒的高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并观察坡面表层土壤的变化情况。3观察坡面冲沟的大小、深浅和坡脚堆积土粒的多少。三、实验结论1裸坡的冲沟大、深,坡脚堆积的土粒多,有植被覆盖的坡地无冲沟,基本上不见水冲下的土粒。2地表无植被覆盖容易造成水土的流失。(不考虑坡度和土壤的密度)3露天开采容易造成植被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解析 该题考查探究学习的能力。首先必须明确水土流失形成的机制,水土流失是地形、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是要根据水土流失形成机制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第三,根据实验结果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规律总结】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一方面要了解该类试题的设问形式,另一方面要明确其答题思路。1设问形式近年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如地理实验题、地理探究题。实验探究型综合题的设计既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理念,又符合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这类试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实验探究型综合题多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背景设计实验,反映学生的心智水平,它具有问题情境特征、思维开放特征、实践探索特征、学生主体特征、方法教育特征和能力培养特征等。实验探究型综合题是一种思考性、综合性较强的题型,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它既能体现新理念,又能考查地理知识和能力,因此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其命题基本形式是简述实验或探究过程,确定探究课题名称、分析探究结论并推广利用等。2答题思路实验探究型综合题的解答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认真读题、审题,领会试题要求,找准实验目的;理解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定准实验结论;弄清命题意图、吃透实验结论,选准实验材料,关键是要选准实验方法,选择简单的实验器材,注意材料的普通化;注意实验细节,写准实验步骤。关键是要写清实验具体操作步骤,注意步骤的序号化,要用科学、规范、严谨、简练的地理术语。【板书设计】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能源的分类和地位二、能源开发的条件三、能源基地的建设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2产业结构的调整3能源综合利用的意义五、环境的保护和治理1.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的背景: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