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11_1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250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11_1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11_1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 11_1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2)两大社会基本矛盾(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理解:(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分析:(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2)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2、过程与方法:(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规律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二、【学生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在第二、三单元系统地学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这为他们学习本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本框要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用发展、矛盾的观点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急发展趋势。人类在自然观上容易坚持唯物主义,但是在历史观上往往容易陷入唯心主义。高二学生同样面临着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难题。三、【教学设计思想】:1、遵循“以生为主,还学于生”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坚决贯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导向作用。教师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创设情境,预设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2、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教学中,所举事例力求从学生生活中寻找,也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3、遵循“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材只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手段,避免以本为本,照本宣科。4、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案例、图片等,既激发了学生兴趣,拓展了教学空间,又节约了时间,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四、【重点、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五、【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可划分为物质生活即社会存在和精神生活即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客观的,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六、【方法点津】:(1)运用对比方法认识几种社会生活概况。(2)联系社会实际对社会的物质性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加以理解。(3)讲授法、自学阅读法、讨论法、启发教学法七、【课文导语】: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其发展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因此,在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中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但是,社会又不同于自然界。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完全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那么,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导入复习导入: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局限性何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得出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并解揭示出根本原因在:不从实践出发,不能找到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引入新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2、二者什么关系学生阅读课文,自己整理整体框架形成历史问题思考:你知道斯芬克斯之谜吗?在哲学上的斯芬克斯之谜是是什么?人类为什么会迷惑?学生讲授斯芬克斯之谜,归纳、探究人类在社会领域陷于唯心主义的原因挖掘社会共鸣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含义问题: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学生交流发言概念学习总结(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教师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进行区分,特别介绍什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带着问题看视频我不是房奴1、“富二代”、“月光族”、“房奴”、“刚需”等网络词汇的产生与流行说明了什么呢?2、为什么8090年代有单位的人令人羡慕,如今80后的人却要艰难地去当“房奴”呢?3、假如,80后一味地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而不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打拼,会怎么样呢?学生探究,总结交流探究关系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学生阅读课文,阐述内涵深入自主理解问题:维纳斯和下雪的图片说明了什么呢?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合作交流理论实际化教师解析问题2、为什么8090年代有单位的人令人羡慕,如今80后的人却要艰难地去当“房奴”呢?3、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与现在的幸福观、金钱观、消费观、道德观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抽象知识具体化总结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问题:同学们能够举出有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例子吗?学生举例知识具体化教师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3、假如,80后一味地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而不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打拼,会怎么样呢?学生分组交流整理知识框架框架形成学生校正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1)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举例深化理解答案对正(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第一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生活的本质有人说马克思之所以在历史领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因为他找到了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那么这把钥匙是什么?马克思的哲学观点,同期的哲学派别有什么不同学生分析社会,回答问题知识升华总结n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它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n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教师教授区别: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过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用上述观点看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那么,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找出答案引导学习矛盾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探究思考:你知道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吗学生回答: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导学习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结:社会发展的第一个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那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规律的,请举例说明学生阐述,并举例自我学习掌握规律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思考:生产关系如果与上层建筑对应,我们应该怎么称呼?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阅读课文、阐述变相思考解析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阶段提升总结两项关系之间的联系过渡我们掌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那么同学们来说一下,社会发展呈什么趋势?这一趋势怎么实现的?学生总结,提升提升推导能力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有几种,为什么会有这么的区别,我们国家的矛盾解决靠什么方式来完成?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引导深化认识明确阶级矛盾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的矛盾社会主义的矛盾是非对抗性质的。实现方式:其性质决定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改革社会发展趋势总趋势: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实现方式: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基本矛盾实现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段小结课堂小结八、【练习】: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九、【反思】:这一框知识点相对来讲比较多,我用了两课时才把这些知识点上完,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比较重点突破的,但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为什么还包括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呢?这个知识点该如何突破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点,希望以后多去探索这个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