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 鉴赏表达特色(一)-散文7教学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1829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复习 鉴赏表达特色(一)-散文7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复习 鉴赏表达特色(一)-散文7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复习 鉴赏表达特色(一)-散文7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表达特色(一)-散文7科目: 主备人: 备课日期: 课 题鉴赏表达特色(一)题型与方法课时计划上课日期第 周教学目标掌握表达特色的设题形式和解答技巧,重点掌握景物描写技巧。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景物描写技巧。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点拨加工润色一、考点探讨对作品表达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必考点。江苏卷在这一考点上命题的主要特点有: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选择某一段或某几句要求分析其表达特色,这是主要的命题角度。一种是小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要求分析全篇的表达特色。答题要求多角度切入(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分析”要求既有对表现手法的辨识,又有对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具体解释。考查的表现手法重在常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二、知识梳理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五种。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考查的内容有:描写:重点是景物描写。记叙人称:重点是第二人称的运用。有时考查整篇人称的运用,有时是局部人称的改变。整篇文章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于这类题目,做时首先应确认指定句段或全篇的表达方式,然后依据所用的表达方式的作用并结合文句作答。2、表现手法散文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虚实结合,联想、想象,衬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上述七种表现手法,要找到对应的例文例段,仔细揣摩其特征,做到快速、准确地辨认出。答题时应掌握两点:确认篇章或文段所用的表现手法,依据所用表现手法的作用并结合文句作答。3、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表达技巧鉴赏中的重点,常见常考的修辞手法共九种。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修辞手法考查有这样三个特点:综合考查,一句或一段综合运用了好几种修辞手法;确认手法和作用效果一块考,它很少单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般都要求作用效果分析;一般为局部考查(句段),很少整篇考查。做修辞题的重点与难点是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一般分析要将其本身作用与所要表达的内容效果结合起来。4、语言表达语言赏析是平时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高考中一般不涉及这块,如若考查这块内容,就会在题干中说明,如“请从语言表达角度”或“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角度加以赏析”等,语言表达赏析的角度一般是从词语的选用(选用什么样的词语,如口语、叠字等)、词语的锤炼(精心炼字)、句式的选用、修辞手法四个角度赏析。三、景物描写描写是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高考考查表达技巧考得最多的一种。描写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所运用的技巧也往往与“表现手法”相交错。因此,在复习表达技巧时一定要突破“描写”这一重点。1知识梳理(1)描写技巧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与细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选取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语言特点(2)写景角度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3)景物、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间、季节、地点、气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2.题型特点(1)试题示例文章某段描写了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句话描写了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写出了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描写的?(2)试题特点所赏析的是一段景物。题干一般出现“描写”字样。3.答题特点(1)步骤概括景物描写特点,通常要注意文中的形容词。景物描写的手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特殊的手法,要注意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考虑。景物描写的作用,从内容、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考虑。(2)答题模式手法(技巧)角度作用(3)注意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与描写特点这两种方法不可混为一谈。景物描写技巧一般都要求多角度切入。4演练体悟(1)画线句子描写了树的多种姿态,请分析其表达特色。至于画中的树,我常常把它们当做一个个人物。它们或是一大片肃然站在那里,庄重而阴沉,气势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态,各不相同,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有一次,我从画面的森林中发现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它娇小,宁静,含蓄;那叶子稀少的树冠是薄薄的衣衫。作画时我并没有着意地刻画它,但此时,它仿佛从森林中走出来了。我忽然很想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一个少女写出来。绘画如同文学一样,作品完成后往往与最初的想象全然不同。作品只是创作过程的结果。而这个过程却充满快感,其乐无穷。这快感包括抒发、宣泄、发现、深化与升华。答: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画中树的各种姿态,形象地表明敏感又敏锐的心灵,能够使得创作者内心积淀的偶然性转换为艺术的必然性。(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思路等方面分析) (2)下面文段写到了母亲在灯下纳鞋底的情景,请具体分析这一段描写的表达特色。过去的女性精于女工,但只有与你最亲密的女性才会为你做鞋。她大多是母亲、妻子或情人。常忆起儿时的冬夜,母亲在油灯下纳鞋底。她用顶针使劲地将针顶过厚鞋底,再用钳子夹住那露出的针尖将它拔出来,随后用手拉着针眼后的白线不停地抽。抽一截刺啦一声响。我在这断断续续的响声中渐渐睡去。次日一早,枕畔或许就卧着一双新鞋。鞋里装满了母爱的温暖。答:多角度描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母亲纳鞋底的情景,表现出母亲的勤劳、灵巧。细节描写。通过母亲深夜纳鞋底的细节,表现了鞋承载着母亲深深的爱,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敬仰、感激和缅怀之情。“顶过”“夹住”“拔出”“拉”“抽”等动词使用准确、生动,极富感染力。 (3)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我参观过屈原纪念馆之后,又在矗立湖滨的屈原像前凭吊了一番。我仿佛看到了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蹙额低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我又仿佛看到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的闻一多先生,昂首仰天,血脉愤张,作狮子吼:“有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后来这两个形象就合而为一,何者是屈原,何者为闻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节选自2006年安徽卷行吟阁遐想)特征:秀美、宁静。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作业布置整理课堂笔记教学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