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66150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训练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2题。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解析第1题,漫画反映的主题是植被破坏导致区域内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气候变干,土地沙化更加严重。第2题,图中反映了植被破坏会引起降水减少、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问题,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1.C2.A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水热条件的变化 B.地壳运动C.植被类型的变化 D.岩浆活动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解析第3题,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可分解如下:阶段当地为平地,植被为森林;阶段当地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阶段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了沙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第4题,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也发生改变,说明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3.B4.A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反映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读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6.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解析第5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第6题,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答案5.C6.C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78题。7.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物稀少,土壤瘠薄8.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 B. C. D.解析第7题,我国西北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第8题,由题意反映出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答案7.C8.C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9题。9.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从图中分析大气中CO2的来源:动植物遗体分解、呼吸作用、燃烧化石燃料,其中燃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答案B10.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到破坏有关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解析注意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答案D下图为“我国黄河中游人为增沙量及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的时间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于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B.70年代主要因为毁林开荒,打坝淤泥C.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因为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没D.主要由于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12.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随时间的变化表明()A.70年代水土保持工作进展最快B.80年代人为增沙量变化不大C.90年代入黄泥沙量比70年代有所减少D.90年代人为增沙量部分抵消了水土保持的减沙效益解析第11题,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是自然原因;70年代打坝淤泥会保持水土;80年代至90年代,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础建设是黄河增沙的主要原因。第12题,从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随时间的变化图中可以看出,7080年代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变化大,90年代人为增沙量占水土保持减沙量的22%左右,部分抵消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答案11.C12.D二、非选择题13.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含义。表示绿色植物的_作用,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和_来实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3)简述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解析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来实现的,冷湿的地区,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含量高。成土母质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参与下,经过长期的发育过程,就形成了土壤。答案(1)光合矿物质(2)降水气温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14. 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和_。(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而不断形成的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3)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溶作用增强,导致土壤_,没有了树木,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灭绝等严重问题。(4)上述事例说明,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_系统。一种资源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周围其他的_要素。(5)因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_的考虑和对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带雨林地区生物、气候、水、土壤等资源和要素之间的整体性特征,做题时要注意联系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解答。答案(1)暴雨冲刷烈日暴晒(2)枯枝落叶更新(3)侵蚀枯枝落叶物种(4)整体环境(5)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