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基础夯实1.中世纪欧洲王权比较弱,主要表现在()国王登基要经教皇加冕才算有效王室领地少,国王不能在贵族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国王军队很少,遇有战事需召集贵族封臣带领他们的士兵参战城市的内部管理不受国王干预A.B.C.D.解析:只有取得自治权的城市,其内部管理才不受国王干预,排除。答案:B2.“新君主国”的形成反映了当时欧洲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君主权力不断上升自由民主的盛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法治国理念的实践A.B.C.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新君主国”的形成时间及其具体表现。“新君主国”是指欧洲最早一批走向集权的国家,“新君主”扩大并巩固了王权,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新君主”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自由民主”“以法治国”等理念截然相反,故排除含或的选项。答案:C3.17世纪的法国,君主专制统治达到极盛。下列路易十四的改革措施(观点)中最能顺应当时世界潮流的是()A.朕即国家B.只有当全部权力集中到唯一的君主手中时,国民的幸福才有保障C.凡从事海运的商人,在已确定的航程中,得到朕处领得每一吨进口、出口商品的补助费D.建立常备军、常备警察部队解析:17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不断发展,各国采取重商主义,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C项中路易十四的做法即重商主义的表现。答案:C4.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非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是()(导学号52420016)A.加强中央集权B.打击教会和贵族C.强化农奴制D.暴力推动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对彼得一世改革性质的分析理解。彼得一世“强化农奴制”巩固的仍是贵族地主的统治,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因此我们把这一改革界定为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答案:C5.下列对17、18世纪欧洲君主改革的总体评价,不正确的是()A.改革削弱了各国的专制统治B.改革削弱了大贵族和教会的势力C.改革使各国大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D.改革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解析:17、18世纪以来欧洲君主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强化君主专制,故A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A能力提升6.(原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坚持自己拥有本国境内的“神职授任权”,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生争执,结果,格列高利七世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四世只得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据说,亨利四世身穿罪衣,站在城堡门口三天,才获得教皇的赦免。历史上称为“卡诺莎事件”或“卡诺莎之辱”。材料二构成国王的伟大和尊严的不是他们手中的权杖,而是他们手执权杖的方法唯有君主才有权思考和决策,其他人的职责只不过是执行君主的命令而已。路易十四材料三路易十四认为,“笃信基督的国王”应当家做主。他自己选任主教。法国的天主教会也竭力宣扬路易十四是圣经上以色列众王的继承人,是神意的代表,病人被路易十四触摸就能痊愈。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王权受到哪些制约。(2)据上述材料,分析15世纪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积极意义?参考答案:(1)国王的权力受教皇制约;封建领主在领地内有相对独立权;封建庄园经济具有分散性特点;许多工商业城市自治,不受国王管理。(2)由王权受到制约到王权不断加强,教权逐渐成为封建君主强化王权的工具。推动了国家的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及经济的发展。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世纪以来,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等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封建落后势力仍然很强大,有的地方封建割据严重,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当弱小,无力改变现状,因此希望借助王权的庇护,获得自身的发展。封建君主也想借助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进行改革,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材料二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导学号52420017)请回答:(1)17世纪欧洲主要封建国家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否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市民”指什么?这种政治势力对君主专制的加强起了什么作用?(3)综合材料,分析说明17世纪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有利于。因为17世纪时的欧洲各国,封建割据势力强大且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王权的加强有利于消除封建割据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2)新兴的资产阶级。帮助封建君主打垮了封建贵族,加强了君主专制。(3)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