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8《醉翁亭记》导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2254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醉翁亭记》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醉翁亭记》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8《醉翁亭记》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 醉翁亭记【学习目标】 1、 了解文中“而”的作用,“然”的意义。2、 学习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体悟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段落层次,把握文章中心。 2、体会欧阳修的山水游记,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的特点。 【知识链接】1、再说“记”。“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 的旅行见闻。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 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 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满井游记桃花源记等;类似的古文文体还有:“铭”(陋室铭) 和“说”(马说爱莲说)。 2、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 西吉安)人。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苏洵、 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3、写作背景。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滕子京是因为什么事而“谪守巴陵郡”的呢?是因为他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这次改革,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至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理想;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 39 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滁州偏僻,穷困,而作者以自己的政绩和才能使滁州人民乐于山野之间,因 此作者常常寄情于山野之间。在这里,作者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 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中,而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描 绘出了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如诗如画,是一篇文质兼美、脍 炙人口的文章。 【预学环节】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必要时可以在书上注音。 环滁( )琅琊( )( )林壑( )辄醉( )林霏( )穴暝( )伛偻( )( )酒洌( )山肴( )野蔌( )觥筹( )( )阴翳( )2、试读,处理好停顿、语速、语调,体味文章既有诗的韵味,又带有散文美感的特点。3、此文“而”做连词共23处,贯通全篇,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依据以下例子,加以体会。溪深而鱼肥 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日出而林霏开 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杂然而前陈者 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者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也 表转折关系,却4、回想黔之驴“慭慭然”中“然” 的意思,结合文后第三题,体会其意思。5、翻译下列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风霜高洁。 伛偻提携。 颓然乎其间。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6、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不会的做上记号,在小组内提出来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解决。【讨论环节】1、在翻译的基础上,归纳各段段意。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2、再读课文,根据提示边读边圈画出写“山水之乐”缘起的句子,体悟醉翁亭所处的环境之美。 (1)山水相映之美: (2)朝暮变幻之美: (3)四季变幻之美: (4)动静对比之美:3、品读文章,结合文后第二题,感受作者描写景物的角度变换。 4、品读第三、四段,讨论交流: 除了醉翁亭的“山水之乐”让作者“得之心”感到“乐亦无穷”外,作者还感受到怎样的“乐”?5、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一起来总结:(1)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 、 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 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全篇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表面上句句记山水,实 际上句句记亭,句句记太守。作者把自己的 之情,含蓄、巧妙地蕴藏在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游乐气氛的渲染上。(2)全文以“ ”字贯穿始终,各部分都紧扣主旨,层层深化,逐步推进。 (3)文章结尾,作者用“ ”画龙点睛,点明“醉”与“乐”的统一关系,从而完成了文章主旨的表达。文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你认为“醉翁之意”在乎 ,更在乎 。作者的乐,真谛在于 (4)本文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 , ,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展示环节】根据讨论环节进行。【拓展】1、如果给每一段加上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中都有一个“亭”(醉翁亭)字 :点出亭 如果小标题中含有“乐”字,该怎样归纳呢? 醉归之乐(或自知其乐) 2、回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比较欧柳各自的胸怀意趣。【检测】一、基础知识。 1、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文学常识填空。醉翁亭记作者 ,是 朝 、 家。他自号 ,又号 。这篇文章选自 。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3、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环滁( )琅琊( )( )饮少辄醉( )酒洌( )岩穴瞑( )弈者胜( ) 阴翳( )觥筹交错( )提携( )4、翻译下列句子。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译: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 (3)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 (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二、阅读理解。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 , 。 , ,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 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 , , , ,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按要求在文中用“ ”勾画。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 (2)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3、归纳第自然段的段意: 4、第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 、 、 、 ;其中核心为 。 5、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禁发出游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7、第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 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 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8、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