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含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620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04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聚焦与凝萃1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要领和技巧;2容量瓶的使用;3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7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原理: c(B)(2)仪器: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烧杯、托盘天平(3)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冷却、转移(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用玻璃棒)、洗涤(水的用量2-3次)、混合均匀、定容(12cm)、摇匀、静置、装瓶贴签8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1)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选择容量瓶必须指明规格,其规格应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等。如果不等,应选择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如配制500 mL1 molL1的NaCl溶液应选择500 mL容量瓶,若需要480 mL上述溶液,因无480 mL容量瓶,也选择500 mL容量瓶,配500 mL溶液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应按配制500 mL溶液计算。(2)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是否漏液方法是: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紧玻璃塞,用手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按住瓶底倒转容量瓶,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塞处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无液体渗出,将其放正,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转观察。(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加热,也不能久贮溶液。(4)配制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9误差分析: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过程分析对c的影响nV称量时间过长减小不变偏低用滤纸称NaOH减小不变偏低移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水不变不变无影响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减小不变偏低未洗烧杯和玻璃棒减小不变偏低定容时,水加多后用滴管吸出减少不变偏低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不变增大偏低定容时俯视读数(读刻度)不变减小偏高定容时仰视读刻度不变增大偏低隐性考点1稀释定律:(1)溶液的稀释与混合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c1V1=c2V2(c1、c2和V1、V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a稀溶液稀释时V2=V(H2O)+V1b浓溶液稀释时V2V(H2O)+V1混合c1V1 + c2V2=c混V混a混合后溶液体积V(混)=V1+V2(两溶液浓度相同或差别较小或稀溶液混合)b混合物溶液体积改变V混(两溶液浓度差别较大)(c1、c2,1、2,V1、V2分别表示混合前同一溶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体积,c混、混、V混表示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体积)(2)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c(B)M:溶质B的摩尔质量:溶液密度(gmL1)推导方法设溶液为1 L,则c(B)w100%100%(3)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S)的换算c(B):饱和溶液密度(gmL1)M:溶质B的摩尔质量(gmol1)注:只适用于饱和溶液中的换算推导方法设溶剂为100 g,则B为S g,溶液为(100S)gc(B)(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标准状况下,V L气体溶于V(H2O)L中,所得溶液密度为(gmL1)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溶液体积:V103LmL1根据cc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的单位是gmL1时,利用V(溶液)计算V(溶液)时注意单位换算。当气体作为溶质溶于水时,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气体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也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该是V(溶液)。浓度差别较大的两溶液或浓溶液加水稀释时,混和后溶液的体积V(混合)。2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6)称量NaOH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若稀释浓H2SO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2SO4,并用玻璃棒搅拌。融合与应用例1用胆矾配制1 L 0.1 mol/L的溶液,正确的做法是(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 g溶于1 L水中B称取胆矾25 g溶于1 L水中C将25 g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到1 LD将16 g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答案:C 例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B制成0.5 L 10 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C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不管取出多少浓度不变,A正确;0.5 L10 mol/L5 mol,5 mol22.4 L/mol112 L,B正确;N(Ba2)N(Cl)(0.5 L2 mol/L0.5 L2 mol/L2)6.02102336.021023,C正确;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其浓度为18.4 mol/L,D不正确答案:D例3实验室需480 mL 1.0 mol/L 的NaOH溶液如图是该学生在实验室配制该NaOH溶液的过程示意图,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容量瓶的规格是_。(2)用已知质量为y g的表面皿,准确称取_g NaOH固体当他将托盘天平的砝码和游码调整好之后,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这时指针在不停的晃动,且偏向右边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_。(3)观察配制NaOH溶液的过程示意图,指出其中有错误的是(填操作序号)_ _。在中,没有体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步骤是:_。(4)若用按图所示配得的NaOH溶液作为标准液,取其一定体积置于锥形瓶,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则测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现需用480 mL 1.0 mol/L的NaOH溶液,但实验室没有480 mL规格的容量瓶,可考虑先配制500 mL,再从中取出480 mL(或移走20 mL)溶液配成500 mL,浓度应仍为1.0 mol/L,则计算可得,需准确称取NaOH固体0.5 mol40 g/mol20 g.(2)称量时,“指针在不停的晃动,且偏向右边”,说明左侧表面皿中尚未加到20 g NaOH固体,但已接近20 g,因此需要继续加入极少量NaOH固体,此时应该右手持药匙,左手轻轻拍打右手手腕,让掉下来的少量NaOH加到左盘使天平平衡(3)溶液配制的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其中NaOH具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且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因此错误;在转移溶液时,应先让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入容量瓶,且引流用的玻璃棒下端应紧靠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因此错误;定容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的刻度线水平相切,因此错误(4)按图所示配得的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即浓度偏小,根据c(HCl)V(HCl)c(NaOH)V(NaOH),该式中c(NaOH)V(NaOH)是定值,由于NaOH溶液实际浓度偏小,则耗掉的V(HCl)偏少,因此测得的c(HCl)浓度偏大。答案:(1)500 mL(2)20.0 g 右手持药匙,左手轻轻拍打右手手腕,让掉下来的少量NaOH加到左盘使天平平衡(3)将得到的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4)偏大扫描与矫正【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个判断2分,共40分)( )1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2用水稀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浓)V(浓)c(稀)V(稀)(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气体分子数、气体质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为:nV(标准状况)/22.4 Lmol1N/NAm/McV(溶液)( )4溶质质量分数与固体溶解度的关系为:w100%100% ( )5在1 L 2 molL1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A( )6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是0.16.021023( )70.1 molL1稀硫酸中含SO42的个数为0.1NA( )81 mol NaHSO4固体中含阴阳离子数为3NA( )9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100.1 molL1稀硫酸中含SO42的个数为0.1NA( )11用两只250 mL的容量瓶配制0.1 mol/L 500 mL的NaOH溶液( )12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 )13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14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与盐酸的H浓度相等( )151 mol 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 5 mol/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16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溶液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1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180.1 molL1的100 mL H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0.03NA( )19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20一定温度下,1 L 0.5 molL1NH4Cl溶液与2 L 0.25 molL1NH4Cl 溶液含NH的物质的量相同实训与超越【7+1模式】一、选择题(76分=42分)1【2011新课标,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D电解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 225 时,20.00 mL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可得0.466 g沉淀。滤液跟2 mol/L NaOH溶液反应,用去10.00 mL碱液时恰好中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混合液中c(SO)0.2 mol/LB原混合液中c(NO)0.9 mol/LC原混合液中pH0D原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0.1 mol/L3【2014广东,10】设NA为阿伏伽德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H2O含有10NA个质子 B1 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C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D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4【2014全国卷,13】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 mol ne a mol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5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 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 mL,该8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 mol/L B6 mol/L C6.25 mol/L D6.75 mol/L6在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 NA个硫酸根离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 molL1 B2.5 molL1 C5 molL1 D7.5 molL17某学生配制100mL1 molL1的硫酸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然后对溶液浓度作精确测定,发现真实浓度小于1 molL1,他的下列操作中使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量筒中浓硫酸全部转入烧杯中稀释后,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烧杯未洗涤。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有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浓硫酸在小烧杯中稀释后,没有冷却就马上转移入容量瓶。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时,加入过快而使液面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滴加入蒸馏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反复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比刻度线低,再加水至刻度线。A B C D二、填空题(18分)8“84消毒液”:含25% NaClO、1 000 mL、密度1.19 gcm3,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请根据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2)该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molL-1(假设稀释后溶液密度为1.0gcm-3)。(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25% NaClO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如下图所示的仪器中,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利用购买的商品NaClO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考点四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答案)【正误判断】题号正误解析1溶液的体积不是水的体积2略3略4略5略6NH4因水解而减少7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8NaHSO4固体中含有钠离子和硫酸氢根9略10不能确定溶液的体积。11只能一次配制所需的溶液,多次操作会带来误差。12n(NH4NO3)0.1 molL11 L0.1 mol,氮原子数为0.2NA13Na2O溶解在1 L水中得到的溶液,其体积不是1 L,因此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14略151 mol HCl气体含有1 mol HCl分子,而0.5 mol/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无法确定,因为没有提供溶液的体积。16磷酸不完全电离,1 mol磷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小于3 mol。17nc(B)V,因不知未知溶液的体积是否相同,故无法判断二者的物质的量是否相同。18因H2SO3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19pH1时c(H)0.1 molL1,n(H)1 mol20由于NHH2ONH3H2OH,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故溶液中所含NH的物质的量不同【7+1模式】题号答案解 析1BNaCl属于离子晶体,构成粒子是Na和Cl,不含分子,A错误。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1.00 mol NaCl中含1.00 mol Na,故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B正确。C项错在溶于1 L水中,正确配制方法为将58.5 g NaCl溶于水中,配制成1 L溶液。58.5 g NaCl为1 mol NaCl,根据原子守恒可得,电解1 mol熔融的NaCl产生1 mol Na、0.5 mol氯气,即23.0 g钠和11.2 L氯气(标准状况),D错误。2C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为BaSO4,则n(SO)0.002 mol,滤液中加入10 mL 2 mol/L 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n(H)2 mol/L0.01 L0.02 mol,根据电荷守恒2n(SO)n(NO)n(H),则n(NO)0.02 mol0.002 mol20.016 mol。则原混合液中c(SO)0.1 mol/L,A项错误;c(NO)0.8 mol/L,B项错误;c(H)1 mol/L,pH0,C项正确;原混合液中c(H)1 mol/L,而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D项错误。3AA选项18 g H2O为1 mol,1 mol H2O含有10 mol质子,B选项甲苯的分子式为C7H8,1 mol甲苯含有8 mol CH键;C选项气体摩尔体积仅仅适应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氨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D选项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4DA选项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令c(Cl)11 molL1,c(ClO) 1 molL1,根据电子守恒可求得c(ClO) 2 molL1,则,A项正确;由反应产物KCl、KClO和KClO3的化学式看出钾元素与氯元素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n(Cl2)n(Cl)n(KOH)a mol,B项正确;改变温度,若反应中只生成KCl和KClO,转移电子a mol,若反应中只生成KCl和KClO3,则转移电子a mol,故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范围为a molnea mol,C项正确;D选项改变温度,若反应中只生成KCl和KClO3,根据电子守恒,可产生KClO3(最大理论产量)a mol。5C设原溶液的质量为m,则m14%(m100 g)28%,解得m200 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蒸发后溶液的体积为80 mL,可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25 mol/L6B由题意可知SO与金属离子数目之比为32,设金属用M表示,则硫酸盐的化学式为M2(SO4)3,可知该盐溶液中含0.5 mol M2(SO4)3,则c(M2(SO4)32.5 molL17C略8(1)4.0(2)0.04(3)C(1)由c得,c(NaClO)4.0 molL1。(2)稀释100倍后浓度为原来的1%。(3)选项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需用烧杯来溶解NaClO, 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和引流,需用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来定容,图示的A、B、C、D不需要,但还需玻璃棒和胶头滴管。选项B,配制过程中需要加入水,所以经洗涤干净的容量瓶不必烘干后再使用。选项C,由于NaClO易吸收空气中的H2O、CO2而变质,所以商品NaClO可能部分变质导致NaClO减少,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结果偏低。选项D,应选取5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 mL即可,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0.5 L4.0 molL174.5 gmol1149 g。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